第119章 军中的朱棣

姜辉军营。

他是一个非常憋屈的将军,他就是好言相劝了一下王钊,希望他能够严厉管理。

却没有想到,王钊此人这么的不识好歹,不仅采纳他的建议,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大骂他一顿。

完全是不把他当回事。

这种屈辱实在是让人有些难为。

于是,他干脆就直接带领自己的部队走了。

当然他这三万人也不是要造反,而是要离开王钊的大部队。

他们想要自己去打马哈木,哪怕是战死也无所谓,至少免于受王钊的气。

他觉得就算是跟在王钊的身边,可能也是只有死路一条的。

毕竟就他这个样子对待手下的人,怎么可能有人对他死心塌地呢,

还有就是他们也都知道王钊,其实也没有什么实战的经验,还不是只是在训练的时候厉害。

这实战的时候和训练的时候能够一样吗?

总之,姜辉气不过,他就干脆直接离开了。

管他最后是什么样子呢。

他要忠于的是大明,是陛下,而不是他王钊。

姜辉就这样带着自己的部队,离开了,然后他们也没有到处跑,而是找了一个地方安营扎寨,要重新建立一个情报系统,要去打探马哈木的人马情况。

目的就是要自己出发去打马哈木。

他手下的士兵,也知道了他的遭遇,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条件。

唯有其中有一个人,他年龄稍大,但他精神健硕,为了不让人发现他老态,他的头发都剃光了。

此人即便是在人群之中也能够显出他独有的气质来。

他就是朱棣。

朱棣从京城而来,他要打马哈木,他要解决掉这个心头之恨,现在他已经没有什么牵挂了,朱高炽也已经登基了,他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去打马哈木了。

他一个人追上了王钊的部队,混进了队伍里面。

朱棣对于军旅之事比对朝政的事情都还要了解,所以他很容易就混了进来。

成了一个小兵。

现在还处于赶路的阶段,因此还没有他立功的机会,他只能够继续的在队伍中行军。

由于他独特的气质,加上不菲的谈吐,让他身边的人也都愿意相信他,和他成为一个战友。

朱棣就这么在军中安稳了下来。

只是他待的时间越多,就知道的越多,然后就越觉得震撼。

首先就是这武器装备,他虽然是步兵营的,但是他们有时候也会去帮忙火器营去运输火器。

他这才发现,这个号称是朱高炽私兵的部队,不仅是有完整的军队建制,还有完整的人员配备,还有专门的武器研发。

这个火器就已经比他之前用的要好上许多倍。

不仅仅是好,还很沉,但运输起来却比之前他的神机营更加轻松。

之前他的神机营要运输火炮的时候,需要一百人去运输,才能够将沉重的火炮运输到前线。

而现在只需要十人就能够推倒小车。

这个小车还有蹊跷,之前朱棣用的都是木轮子,而现在这个小车的木轮子外部还有一层黑黑的东西。

朱棣问了一下才知道,这是橡胶。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橡胶,所以轮子在行径的时候,可以十分的轻便,对于道路的要求也没有那么的高。

除非是一些实在难行的路面,或者是上坡的时候,才会叫他们这些步兵去帮助。

朱棣就在这个过程中见识到了,朱高炽对于武器的改良。

以及他的思想是多么的先进。

车轮子是如此,还有就是士兵的武器,盔甲,马儿的马鞍什么的,从里到外都是进行了武装。

看到这些,朱棣又是气不打一处来。

“这小子要养这么多兵得发不少的钱吧,这小子,要改良这么多的武器装备,得发不少钱吧,”这一切都需要很大的经济支持啊。

可是他每一次都给朕哭穷,说大明没有钱了,打不起仗了。

原来这钱都进了他自己的腰包啊。

好小子,要不是你是朕的儿子,朕一定要给你好看!”

朱棣虽然表面上这么说着,其实心底里倒是十分的欣慰,这样来看,朱高炽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嘛。要是他真的傻呵呵的人畜无害,那还不得被老二给干掉?

原来他是一个很有城府的人。

现在他拥有这样的一支队伍,还是最后给朝廷使用,这倒是十分的合适。

反正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嘛!

有了这样的队伍,朱棣觉得马哈木这一次一定得完蛋了。

朱棣觉得自己可以亲自参与到这里面来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

对于朱棣来说,什么武器装备啊,什么军事建制啊,什么经济挪用啊,都不重要。

这种事情只要有心都可以办得到。

他最觉得神奇的是军粮。

在古时候打仗,这军粮可谓是第一要务,多少将军就是因为军粮的问题导致最后的失败。

军粮是关乎士兵的肚子的。

士兵们发不起军饷可以暂时拖一拖。

没有武器装备可以暂时拖一拖。

可是这要是吃不起饭,那他们可就要闹兵变了。

道理也很简单,反正都要饿死了,那不如直接反了,说不定还能够活。

这是古代的基本操作,很多人都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这才要造反的了。

朱棣也是主帅,也是皇帝,对于这些事情他比谁都清楚。

他每一次北伐出征的时候,就是国库里面的粮食已经比较多的时候,不然他可不敢贸然出征。

而他来到了朱高炽的军中。

发现这些人对于军粮的事情,丝毫都不用担心一样。

就算是士兵们私下里聊天,对于粮食的问题他们都不会谈一下。

朱棣刚来的时候就十分的好奇就想打听。

却发现没有人和他聊这个。

反而是聊朱高炽是如何如何的好,聊他们要是战死了,也可以成为烈士,可以被世人尊敬,家里人还世代被人尊敬,这简直是太好了。

朱棣听到朱高炽的政策,也觉得这倒是一个创举,大明的军队士兵死了都是会有抚恤金的,这一点朱棣没有意外,只是这给于家属的厚待,加上对于死去士兵的追思等等,这倒是十分的有价值。

哪一个人不想被人给记住呐。

他们都是为了国家献出生命的人,理应被后世的人给记住。

朱棣听到了朱高炽的政策,也感受到了士兵的希望,他们对于这个政策的赞许是百分百的。

甚至有些胆小的人,因为这个政策,那也是会主动的去申请出战了。

朱棣听到这些他心里也为朱高炽感到骄傲。

看来,朱高炽这些年一直都不曾放弃学习啊。

不过,这也没有打乱朱棣的心思,他想了解军粮的事情。

然而他其实根本就不用着急。

因为,到了军营里面,军粮就是他们每天都要吃的东西。

等朱棣端着碗,看到里面的食物的时候,他再次愣住了。

他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朱棣刚才还不敢吃,后来见到其余的士兵都吃得津津有味,他为不暴露自己,这才也拿一块吃了起来。

软糯香甜。

这里面的东西感觉很不错啊,味道也挺好,最主要的大。

基本上一个人就吃这样一根就够了,有些胃口大的可能会再去加一根小的,有些人甚至还要去和别人分一根才吃得完。

这东西如此管饱的吗?

这是什么东西?

朱棣看着眼前这个东西发神。

有一个好心的士兵说道:“怎么,没有见过这个东西是吧!

我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见过,心说军粮怎么也应该是大米饭或者粥馒头之类的。

可是就这样一个东西是什么。

有人就告诉我说这是红薯,基本上就这样一根就可以当一顿饭了,而且还有甜味,还管饱,吃完之后还不会闹肚子,对于排便都有好处。

简直就是绝佳的军粮。

后来,我一吃果然是那么一回事,这东西真是太好了。

这东西产量高不说,还很容易保存,不会像粮草那样容易坏。

我们的粮草就是这个,据骑兵营那边的人说,这个红薯的叶子,马儿也喜欢吃,还可以当成马儿的草料。

据说陛下还说过,这个叶子如果是掐头子上面的嫩尖,还可以炒菜来吃,后来厨房也去试了试。

还别说,味道还真不错。

陛下还说了,这东西以后还可以开发出很多新奇的吃法,什么粉条,苕皮什么的,陛下很忙就没有详细说。

以后等我们打了胜仗回去,就去请教陛下,看看这其余的吃法应该怎么吃。

你说这东西多好,你还不吃,你尝尝吧,保证比大馒头好吃。”

朱棣听到这里,才知道这东西叫做红薯,产量很高,还好保存,又很管饱,还有各种各样的吃法。

就连藤和叶子都可以利用,给马儿当草料。

这简直是完美的食物啊。

朱棣见他们吃得很香,自己也就开始慢慢的尝试起来。

毕竟他看到这些人吃了都没有事,他也就不用担心这东西有毒什么的了。

这可能也是他这个当皇帝的一种习惯,吃东西的时候,总是要让别人尝过之后,才肯去吃。

哪怕是他现在的身份是一个小士兵,这个习惯也是一直保持着。

朱棣就这样开始尝试红薯。

当他一开始吃的时候,立刻就惊讶到了。

真的非常的软糯香甜,吃起来,让人牙齿留香,吃到肚子里面也是一股暖暖的。

就算是打嗝都是一阵香味。

他没有办法做到浅尝辄止,一吃就爱上这种食材了。

也有可能是山珍海味吃多了,对于这种食物天然的没有什么抗拒力。

这东西就好比是后世的一些霸道总裁,也会带着小公主来路边摊吃这红薯一样。

这对于他们体内的油脂有很好的排泄作用。

朱棣不知不觉间就吃了一整根,他也是有了饱腹感,不仅仅如此,他还感到周身四肢都有一股热流充斥着,

也就是说这东西的热量很高。

他不仅管饱,还可以提供给人能量,简直是太好了吧。

朱棣吃了一根之后,就没有再吃了,他想要试一试这东西到底是不是那么顶饿。

于是,他就开始了日常的赶路和训练等等,结果让他感到意外的是,他就算是到了晚上要吃饭的时候,他都还没有饿感。

这一根红薯,就管了这么久。

这让朱棣无比的震惊。

就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怕自己没有饿晚上又吃一根红薯会不会涨的时候,晚上的军粮又变了。

这一次,也是一个和红薯差不多的东西,但他的块头还要更加的大,有的甚至是一个帐篷里面的士兵就吃一个,大家拿着餐具去切着吃。

这个大号的东西,朱棣也没有见过。

不过看上去和红薯有些相似,只是他薄薄的皮子里面,是白白黄黄的。

闻起来的香味则是不太一样。

由于这个东西大,也不是人手一个,因此,大家都是量力而取,当然也有小一点的,小的就可以和红薯一样,人手一个。

吃这个东西的时候,和红薯不一样,厨房会发放一些调料,什么盐,酱油,辣粉等等。

看来这东西一定是不甜,才会让人蘸东西吃。

朱棣见其他的人都是蘸东西吃,他却想要尝尝这东西本来的味道,因为对于他来说,这东西是什么他都不知道。

朱棣就直接咬了一块来吃。

结果一进入嘴巴,的确是没有红薯的那种软糯,而是要硬一些。

吃起来也是比较的噎和干,有些难以下咽。

怪不得这些人都要吃蘸料才能吃下去。

这东西口感的确要差很多,不像红薯本身有甜味。

朱棣这样吃的,别人就笑话他:“哈哈哈,这土豆直接吃一点味道都没有,你咬这么大一口能吃下去吗?

军营里面的粮食是不能浪费的哦,来,加点盐试试.”

朱棣当然知道军营的规矩,其中很多的规矩还是他制定的,就如这不能浪费食物这一条就是他加入道五十三斩里面的。

因为他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军中粮草紧张,谁要是还敢浪费,那就要杀了。

所以,他自己现在是士兵的身份,也不敢吐,即便是再难吃,他也得慢慢的嚼。

但当他听从了同伴的话,加入了少许的盐之后,味道就变好了。

居然能够越嚼越香了。

有人告诉他还可以加点辣粉,效果更好。

朱棣平时也不怎么吃辣,可是这一次他打算试试,不然嘴里的土豆恐怕就吃不下去了。

于是,他又加了点辣粉,这下子,嘴里有了辣,有了盐,和土豆混合,味道真的越来越好了。

朱棣居然爱上了这种吃法。

后来,在打听中得知,这土豆也是朱高炽发明了。

这东西的产量比红薯还高,对于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则要求更低,据说在沙漠都可以种植。

听到这里朱棣算是彻底懂了,也悟了。

有这两种东西,军粮的问题就不在是问题了,大明可以征伐天下了。

可是就在他得意军粮问题解决的时候,军粮还真就出问题了。

被马哈木派人偷袭,烧了粮库。

朱棣气得捶胸顿足,要不是身份的关系,他得立即前去帮助,可是这之后的操作,则让朱棣更加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