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还有人敢威胁大明?

于谦是深度知道大明的经济情况的。

对于大明的国库收入等都有了解。

不然他也不会劝朱棣不要有好战之心了。

的确,朱棣年年征战,虽然是为国而战,可是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也是十分重大的税务压力。

就连官场的官员们,很多时候的俸禄都发不起。

但是面对着国战,他们也是敢怒不敢言。

不过,这种情绪要是一直这样下去,早晚还是会出事情的。

现在,先帝是已经驾崩了,作为第二代的皇帝就应该休养生息,效仿汉朝文帝景帝。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大明再次恢复活力,至于对外征战的事情,还是等以后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再说。

等百姓能够喘一口气再说。

但是,这一次马哈木直接打到大明的边境上来了,那么这又不能不打。

毕竟这关乎的是大明的子民安危。

和朱棣那样去到大漠的腹地去追击敌人的情况不一样。

这样的防御之战消耗的钱粮也要少上许多。

新皇帝也需要这个战来立足威严。

因此,于谦是赞成打仗的。

只是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是,太子殿下居然是用自己的私库的钱粮来支付军费?

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太子殿下有多少钱财呢。

这些兵就是他的私兵,钱也是用的他的私库,那么这场本属于的大明的国战,倒是成了太子的私人出力了。

这实在是有些太意外了。

如此深明大义的太子,真乃是大明的福气啊。

于谦听到这里,内心对于朱高炽的认可感又加深了许多。

三杨他们也是对于朱高炽的大义十分的敬佩。

他们对于当初自己的选择从来没有后悔过。

同样这也表达了一个态度,此时处于多事之秋。

其余的事情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

陛下自己就可以搞定这些事情,其余的官员们,依然去完成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如此有实力的陛下,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

以前都是打仗的时候,朱棣要找百官想办法,无论是军粮还是相关的筹备都是大家齐心协力的一起来。

还有一些朝代,皇帝想要打一个仗,还得向权臣好言好语。

甚至有些皇帝直接被身边的大臣外戚等等的各种人给架空了。

导致皇帝干什么事情,都没有办法。

可是现在倒是好。

还从来没有见过,皇帝把大臣们给架空了的。

有仗要打,皇帝自己有兵。

打仗要用钱,皇帝自己就有钱,都不用国库出钱了。

皇帝要办事,他自己就有一套班子,其余的人要是不愿意干,有的是人干。

这些官员一下子觉得自己的存在感变低了。

他们觉得受到了无视。

其实朱高炽之所以要这样做,之所以这么关注自己的实力发展,关注于自己的赚钱能力。

那是因为,他深刻的知道这些文官是多么的不靠谱。

也知道导致大明亡国的真正原因,其实就是在于文官集团的腐朽。

要说大明有几个奇葩皇帝这也是事实,可是文官在这个过程中也没有起到好的作用。

特别是在崇祯时期,他一上台来就除掉了魏忠贤,然后自己又是无比的节俭,一心想要做事情。

可是到处的文官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一个个只关心自己的收入钱财,没有人在乎国家的大局安危。

这还是读圣贤书出来的人吗?

到了最后,国家亡了,这些无耻的文官,还不是一分钱带不走,还不是只得沦为别人的嫁衣。

朱高炽知道这些事情,因此,他当然要继续加大中央集权。

保证国库收入丰盈的同时,还要让自己也有足够的钱财和实力。

一切都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是最放心的。

于谦听到朱高炽胸有成竹的说起这些事情。

要打仗,要给钱,还都是他的私库,国内的一系列事情还继续展开。

这得是多少钱啊,

难道殿下的私库是什么宝藏,用不完的?

他就算是想不通,也实在是不能无礼的去询问,只得是暂时相信,他自己也要抓紧熟悉军中要务,做好守卫京城的重任。

既然这件事情不用三杨操心去凑钱了。

那么他们也就不多问了。

他们是知道朱高炽有多少钱的。

对于一场大战的军费开支还是拿得出的。

于是,他又说起另一件事来。

“陛下,先帝曾经册封过藏王,批准了活佛转世制度,现在藏地那边的新的藏王又来请求册封了。

他们得知先帝已经驾崩,不知道怎么的,藏王这边的态度也就变得无比的强硬了。

似乎有要脱离朝廷的意思。

他们本来和草原民族有信仰的重合,要是不加以安抚,恐怕会形成新的麻烦。

陛下,臣的意思,要不效仿唐朝的做法,嫁一个公主入藏联姻?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之后,深受藏地的爱戴,现在在藏地已经被称为了菩萨。

要是我们也如此,可保汉藏之间的关系融洽。”

这件事其实也是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的。

也是同样关乎大明的利益和稳定的。

现在的大明真的是事情都赶上来的。

之前先帝在的时候,大家还不觉得,可能也是碍于先帝的雄威,这些人不敢来找事。

现在,先帝驾崩了。

新的天子还没有登基,马哈木来了,藏王那边也有要决裂的意思。

还有就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现在下落不明。

这些事情都是麻烦。

而陛下还准备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虽然改革是陛下主持,要相对容易许多。

可是这也会影响许多的人的利益。

这些人能那么容易就同意吗?

要是按照之前的想法,如果有什么事情,可以派兵去镇压,可是现在镇压的兵也要去前线了。

还真是多事之秋啊。

真是十分考验陛下的智慧了。

这一次,藏王派使者前来,虽然没有明说要联姻,可言语之中都是唐朝的公主如何如何。

他们的藏王太子已经到了该成亲的年龄了。

这已经非常明显,就是想要公主联姻。

三杨分析了当下的局势,也觉得联姻这件事是可行的。

之前藏王对先帝俯首称臣,接受先帝的册封。

那的确是看到了先帝的战斗实力,他们把朱棣和李世民都当成了天可汗。

这种皇帝在的时候,他们哪里敢有一点点不服。

可是现在,他们得知,新皇帝是一个胖子,风评还十分不好,是一个玩物丧志的人。

这就让他们有些不服气了。

直接闹翻的勇气没有,提提要求,表现下傲慢的态度还是可以的。

因此,三杨才有了这种建议,先进行安抚!

“派公主入藏?”

朱高炽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冷笑。

“我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我大明必是历史上最硬气的王朝!

谁要是不服,朕就打到他们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