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高产作物

“胡大人,朕明白你的意思。

你就是想说朕也是在劳民伤财,是在大兴土木,会和先帝一样,搞得民不聊生是吗?

怕朕走杨广的老路。

放心吧,先帝打下的基业,朕又怎么舍得去败掉呢。

这一点还是要请大家都放心的。

至于劳民伤财你们看来是错怪了。

朕的这些措施安排下去,不仅仅不会劳民伤财,反而会得到广大百姓的拥戴。

至于煤炭的毒性,这是因为煤炭在燃烧的时候会释放一氧化碳,这个一氧化碳是有毒的。

但是我们只要处理好这个一氧化碳的排放问题就可以了。

而且,煤炭的燃烧比起木柴可要好上很多倍,用于御寒和炼钢都是极大的好处。

后续还有更多作用。

因此,煤炭的使用将是非常重要的国策,是大明的长远发展。

至于劳民伤财的事情,你们大可以放心。

挖矿挖煤炭都会请当地的民工自愿下井,给予比其他做工高一倍的工钱,不愿意的也不强求。

实在是非常危险的地方,可以用死刑犯和俘虏去办。

这些人如果能够把事情办好,可以免除他们的死刑。”

听到了朱高炽的解释。

大臣们觉得有些道理。

不过还是不完全能够确定,还是在疑惑和信任之间有所徘徊。

胡广倒是听得很仔细。

也反应了过来。

当下就拱手,态度变得温和许多。

“老臣明白陛下的苦心了。”

胡广听起来,陛下的解释和他对于自己的认知都十分的清楚了。

既然他都知道,自己不能走杨广这种人的老路去劳民伤财,也知道不能败掉了大明的基业。

那么他做起事情来就会有所考量。

不管这个煤炭是不是有说得那么好,总之去试试还是可以的。

陛下的方案也是可行的,给工钱让百姓自愿,这样可以增加百姓的收入。

实在是没有人愿意去做的地方,就找死刑犯和俘虏去。

这些人本来就是活不了的人,如果去办了这个事情,还有幸活下来,他们还可以捡到一条命,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就算是一次冒险的尝试了,那三种食物就已经能够让大明富庶起来了。

现在胡广问清楚了,心里也就有数了。

他可以安安心心的辅佐朱高炽把大明推向更加繁荣昌盛的盛世了。

胡广恭恭敬敬地返回了队列之中。

朱高炽满脸堆笑。

心情很好。

“胡大人你能够为大明百姓计,来问朕,朕很是欣慰,你们好奇和疑惑也是正常的。

朕在当太子期间,深深地扎根于这些事情,还有许多的成果。

与大明的主流文化不匹配,大家都说朕是玩物丧志。

如今,朕总算是证明了这么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了吧!”

朱高炽其实还有所保留,他在京畿地区的试验品还远不止这些。

要是让这些官员去当那些地方,看到户户通公路的情况。

看到已经出现了铁质的农具和简易的自行车三轮车等,他们怕是要惊掉下巴吧!

朱高炽这么说,其实就是想让大家对他的看法有一个完全的改观。

也顺便解释了。

之前这些人都认为他是昏庸之人。

是他们眼瞎愚蠢而已。

这些人现在被朱高炽给打脸了。

他们听到朱高炽这个话,一个个的脸色都不好看了。

之前明里暗里,他们说了多少朱高炽的坏话,现在就有多被烧得慌。

朱高炽看着这些的模样,心中十分爽快。

“谢陛下!”

胡广还是恭恭敬敬的朝着朱高炽一礼。

“臣等愚昧,没有明白陛下苦心,还请陛下恕罪!”

一大堆老臣也是齐齐作揖请罪,暗怪自己老眼昏发,没有看清人。

姚广孝等人也是吃了一惊。

原来太子殿下一直以来,不务正业,是在搞这些东西,是在研究这些,现在看来这些东西的发展,虽然不是读书文化的主流,但却是实实在在实惠于百姓啊。

这才是圣君该有的样子嘛。

而不是靠着圣人之学去愚昧百姓。

姚广孝和庞林,都加入了请罪的队伍。

这是来自于内心的服气了。

朱高炽也是大手一挥,他只是要证明一下自己就行了,至于这些人没有必要都去治罪。

那样反而显得自己有些小气了。

“无妨,那时候朕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或许这也是一种天意吧!”

朱高炽重新坐定,他的目光依然是落到了胡广的身上。

眼中还带着一些期许。

“胡大人,尚能饭否?”

这话问得,很有水平,这也是引经据典了。

胡广饱读诗书之人怎么可能听不出来,这是陛下有事情想要交给他做,又怕他老了,年纪大了,没有心气了。

胡广正想看看这新朝,到底会怎么样,有事情交给他做,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胡广哈哈一笑,道:“廉颇七十尚能饭,我胡广六十五不仅能饭,还能纳妾生子。”

听得这话,当场所有人都哈哈一笑。

现场的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朱高炽也是噗嗤一笑。

没有想着这个老爷子,平时板着个脸,还能调皮一下。

他也知道这话就是回应他了。

意思是他精神好得很,有什么事情尽管安排,保证完成任务。

这样的话,朱高炽也就放心了。

他认真的说道:“好一个胡大人啊,不错,朕要重新丈量大明的土地,多少耕地多少荒地,多少山林,还有道路桥梁以及各处的风景名胜等等,做一个大明的全景地图出来。

这项工作和杨荣他们那一项的任务一样重要。

现在大明的各处情况,一般只有当地的布政使司才清楚,而布政使司对于

一层层的下去,有很多东西还都是依靠上报。

就容易出现信息不准确的情况。

如果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地图出来。

哪里有条路,哪里有条湖,哪里有风景,哪里有桥梁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不仅行军打仗有好处,对于以后大明的人员流动,对于朝廷的管理等等也有极大的好处!

胡大人你的余生就去完成这一项宏大的巨作,将惠于子孙万代,是真正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你敢不敢接下此任务?”

朱高炽的话语说完,如一记震撼的地震,震得他们心都在抖。

他们听到这些内容,都不由得吸了一口凉气。

各自在心中盘算这个工程有多么的大。

相当于要用脚去丈量完整个大明疆域。

这里面还要涉及各方的利益,比之前的人口普查和矿山开发还要复杂许多。

这不仅仅要极大的财力人力支持,还要主管者有一颗不怕困难的决心,三年五载甚至十年八年都是有可能的。

这个难度简直是不可想象。

正当大家都在震撼这个工作量太大的时候,朱高炽继续说道:“朕觉得这个地图还不能太大,军中的沙盘和作战地图大点是为了部署的时候好用。

而这个地图要绝对的生活化,只要有需要的就可以人手准备一个。

大概就做成一张八仙桌那么大,这样折叠起来也就可以收在包袱里面了。”

“啊?”

整个大明的疆域,山川河流郡县各种信息汇集在一起,地图还只有那么小,这如何做得出来?

众人都齐刷刷地看着胡广!

朱高炽看到这些人的表情,就知道他们还没有理解,于是又补充道。

“其实就是把比例尺调高一点就行了,比如实际的距离是一万米,地图上就是一毫米,不就行了!”

听到这里胡广也搞懂了,这就是把实际的距离和地图上面进行等比例。

到时候看到地图上面的距离,只要稍微一算就能知道真实距离有多远。

陛下这个办法简直就是算术天才啊!

看来一个国家的人才,还真不能只会读圣贤书啊。

胡广想到这个工作可以造福后代子孙,利于当代百姓,对于他来说,这件事就是人生后半程最有意义的事情了。

胡广十分激动,老泪纵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老臣愿意,老臣多谢陛下成全如此大事,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定完成此疆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