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煤炭是重要物资

他们都是经过了朱高炽的第一轮筛选的人了。

本来就手脚干净,不然早就被朱高炽的特务机构把罪证呈于他的面前了。

现在估计已经在阴曹地府报道了。

因此,对于朱高炽这个带有警告的话语,他们都不会觉得害怕。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涨这么多的俸禄,就已经完完全全够了。

再去自找苦吃,那就是脑子有病。

其实,他们这些人倒是很正常的,毕竟在天子脚下。

他们一直过得其实挺不如意的,看起来官职很高,其实过得很清贫,不管是朱元璋时期,还是朱棣时期,都是还在创业阶段。

俸禄都不高。

相反,那些地位不如他们的,什么布政使司,什么地方小县令,倒是过得十分滋润。

他们在地方上面,天高皇帝远的,搞点小动作,再和一些地主员外同流合污起来。

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服。

有检查的时候,又装一下穷,或者直接将钦差大臣给买通就是了。

所以,他们面对朱高炽的这个政策,其实是不满意的。

再说了,他们的官职对应的土地,本来就不多,很多土地都是他们用手段弄来的。

朝廷要收回去土地,的确可以赔偿他们的粮食收获。

但他们也只敢要本来属于他们的那一部分啊。

就好比一个地方县令,朝廷是分了10亩田地,现在朝廷要收回去,那么只会按照10亩的标准进行赔付啊。

难道,他现在已经用手段搞到了300亩,朝廷也会赔他300亩的粮食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啊,这反而就是告诉朝廷,自己在背后搞了鬼,欺压了百姓啊。

没有哪一个官员会这么傻的。

因此,他们是不愿意接受这个旨意的。

可是他们又没有任何的办法,他们所能够依靠的朝中关系,人家都接受了。

他们这些低级官员又怎么能够不听话照办呢。

他们只能在心里想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这阵风过去了再说吧。

还有一些就已经开始送礼打点关系,想请朝中的要员,在朝中多说几句好话,一起联合废除这个政策。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朱高炽锦衣卫的监视之下,这些朝中官员现在是知足常乐,根本不敢收礼,否则就会人头落地。

这些人有礼也送不出去,最后只能认栽,将自己用手段搞来的土地,全部上交国家。

上交了之后,即便他们有钱了,俸禄涨了,可是生活水平比以前那是低了太多。

靠着涨了的俸禄,吃饭没有问题,养家勉勉强强,养小妾是养不起来了,至于什么去酒楼喝个花酒什么的,那就更加没有资本了。

他们能不闹吗?

最多是一些员外偶尔会请客一下,但是员外也是在探口风,后来见他们没有了利益也就不搭理了。

他们只得被迫当一个清官。

不过,人都是这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好日子的人,一下子穷下来,他们会觉得要了他的命的,所以最后他们还是会走上贪污的老路。

而朱高炽的屠刀正好等着他们。

这样一来,这些心术不正的人被杀了,家产又被没收了,腾出来的位置,给他这一朝的科举人才去实行。

朱高炽就完成了一次大换血。

还不会留下残暴的名声。

这完全是这些人自找的,高俸禄下还敢贪污受贿,百姓们骂的都是他们自己。

其实,朱高炽的这一切都是提前就在预估的。

很多政策他早就有了打算。

一来是结合后世的先进管理经验,一来是面临当下的朝廷环境。

朱高炽每日看起来无所事事,其实都是在想这些事情,在分析这些事情。

要不然,为什么他早早穿越而来,还是长得那么胖。

就是因为,想这些事情,做这些策划谋划,太废精力,太废时间,他不得不靠吃一些食物来维持。

而加上运动又少,所以就还是没有避免胖的结局。

好在,后来,一系列的事情和政策都差不多了,他这才开始了减肥和运动。

现在他终于是可以当一个轻松一点的皇帝了。

接下来就是处理处理奏折。

此刻,朱高炽揉了揉太阳穴,对着底下的人说着。

“好了,以后就不必每日前来上早朝了。

统一就定为七天一次,你们有什么事情的,可以留着在早朝的那一天来汇报。”

朱高炽对于这种早早上班的情况非常的不满。

以前他是太子,是被迫的。

现在他已经当了皇帝,该舒舒服服睡睡懒觉了。

此刻他的眼神都有些困乏,语气中都带着一丝疲惫。

这种早起上班,又要做决策又要解答他们的问题,还要有一堆规矩礼仪,都是很耗费精神。

现在身体胖,困乏,他想多留些时间去锻炼,等什么时候练成肌肉男了,估计精神就会好很多了。

改革从来都不容易,但这些决策都是为了大明的未来,为了大明的强盛,事情必须得做。

京畿地区就是模板,要让整个大明都像那样幸福地活着才行。

“以后,各地方京中各衙门等,有什么事务都直接呈报给内阁商议批阅拟票,做出建议决策,批阅之后再放到朕的御案之前,由朕最终批准!

如有地方重大事务情况,可以加急呈上,不需再走流程,直接交给朕!”

朱高炽虽然有些累了,但还是有条不紊的安排着政务。

他知道这些东西直接关乎整个大明的运作,关乎大明的百姓的安危和朝廷的长治久安。

他的眼神变得严肃认真起来,坐直了身子,心中下定了决心要把大明带上真正的强盛的世界第一。

“平日里的公务政事,以内阁的下达到各个部门为主,各部就各司其职照章办事就好了。

如有一些特殊情况,会有朕的司礼监和锦衣卫等来传旨,你们也要奉旨办事!”

朱高炽说完,他从上而下的扫视了他们一眼。

见没有人敢抬头质疑,十分满意。

“那今日的早朝就先到这儿了,下一次早朝就是七日之后了,希望下一次早朝的时候,朕今日的安排,你们已经能够有所汇报了,相应的事务该完成的已经完成。

交一个合理的答卷过来!”

朱高炽站起来来就准备走了。

然后他又停住了脚步。

“对了,三杨还要将先帝的丧事尽快的拟一个章程出来,还有就是着礼部尽快进行登基典礼,不过,这些事情不用太过于铺张浪费了。

咱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国库的钱财能省还是要省。”

说完,朱高炽也就离开了太和殿。

这些臣子们也是三三两两的退朝了,一路上边走边议论,他们有兴奋,有疑虑,有沉默。

姚广孝他们则也难掩心中激动,匆匆忙忙地要去找朱棣汇报今日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