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心中暗中悔恨。
的确是这么多年里,都把宠爱了给了老二,对于老大少了很多的关心。
老二看起来似乎风光无限,在军中前簇后拥,但实际上真正支持他的人又有多少?
郭、常等家会真心跟他?
这些官员就更加是无根之水,哪边有利益就投向哪边。
就好比现在,能够支持老二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了。
不然在徐辉祖倒戈背刺之后,没有人再帮他说话,连那些先前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也都全部背叛。
老二虽是武功不错,可是脑子还是单纯了些,和这些人比,他还是落於下风,说不定会被这些人耍得团团转。
这些人何等精明,正是看到了这点,认为老二上台之后,他们能够从中捞到许多的利益好处。
现在,徐辉祖能够带着这些官员全部起来支持老三,证明徐辉祖在老三那里等到了承诺。
老三为人阴险,小气记仇,在朝中口碑一般。
但他不是军中之人,将来军中还得仰仗徐辉祖。
徐辉祖借此掌握军权,可以得到极大的特权,成为炙手可热的权臣。
到时候二代三代过后,朱家说不定还得看徐家的脸色。
这样一来,跟着徐家混的人也会盘根错节,成为一块顽疾。
要是他们做好事还好,可要是他们有什么歹心,那就麻烦了。
没有想到啊,这徐辉祖在经历了这么许多之后,居然练就了一副好心机啊。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朱棣看到这里也已经看明白了。
以徐辉祖为主的,加上开国功勋的后代世家,竟然为了自己的权势地位,把手伸到了皇位的继承之事上面了。
他们的眼中还有大明吗?
他们仗着祖上的福荫,有了今天的地位,如今却已不是心想着大明,而全是自己的利益。
简直是视大明皇家的尊严于不顾了。
朱棣看向此刻已经铁了心义无反顾的徐辉祖,心中甚是同情。
正如刚才胡广骂的一样。
徐家于大明有大功劳,只要不作,必然得代代富贵,可你们竟然不顾身份地位,敢伸手参与朝堂储君之争,这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朱棣在心中默默地叹了一口气。
也在心里和已经死去的徐妙云隔空喊话。
“妙云啊,你们徐家恐怕是保不住了,朕不得不追究此事了,你的弟弟们太过分。”
朱棣心中有数,这些人他都记下了。
等他重新掌控全局的时候。
必然要把这大明内部的蛀虫先给清理清理。
想到这里,朱棣已经知道以后的主要制度导向了。
不过,朱高炽居然能够带着大军把皇宫给围了。
这让朱棣十分的疑惑。
这是什么地方,
这可是皇宫啊。
无论的禁军还是城防营,又或者是各种情报等等,他都十分的清楚。
整个京城的兵权都是在他手里拽住的。
朱高煦的兵马都只能驻扎在京师城外。
现在还能够调动这些兵马的人,都在大殿之上。
至于那些副将,偏将,是根本没有在京城调兵的资格的。
那么自己的这个儿子朱高炽,又是从哪里调来的兵呢?
就算是他当了太子这么些年,有些亲信,也不至于有实力把皇宫给包围了吧。
朱棣想到这里,觉得十分的疑惑和好奇。
他决定再等一等公布身份。
他要再看看。
他的眼神中透露许多出复杂的神色。
朝中紧张的气氛依然。
徐辉祖见此情形,知道这些文人胆子弱。
当下看着朝中的武将,大声说道:“废太子叛逆,哪一位将军愿意出兵迎战?”
他的声音的确起到了很好的镇静效果。
朝中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这些武将们,一个个听到了也装没有听到,有的东张西望,有的一言不发,直直站着,没有理会。
看着武将们无动于衷,徐辉祖心里也十分有数。
哪怕这些人中有一些还是徐家出去的,受过徐家的恩德的,与他关系交好的。
可是这种涉及到皇家大位的斗争,稍微不注意那就是人头落地。
况且发号施令着是谁?
你徐辉祖凭什么可以号令大家呢?
你有这种资格吗,就让我们去送死!
他们也不是傻子。
这种情况下,至少也得是一个皇子亲王下令才行,赵王不在大殿,汉王又一言不发。
你徐辉祖发令好使吗?
没有人理会。
徐辉祖看到这种情况也清楚,想要解决朱高炽,要么就是自己,要么就是赵王。
可是赵王现在不在这里。
徐辉祖只得自己上了。
他对于朱高炽的预判,和朱棣差不多,那就是觉得他不可能有多少人马,恐怕就是虚张声势而已。
“增寿,随我调集五千人马前去破了他,另外火速传令给赵王,让他前来支援,并准备继位!”
徐辉祖干脆直接安排自己的亲弟弟。
这下子总不会有什么意见了吧。
徐辉祖的弟弟本来是跟着朱高煦一起从漠北回来的。
可是没有想到,他也被徐辉祖给陷害了。
因为,徐辉祖现在犯下的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他作为他的弟弟,已经不可能在被汉王朱高煦信任了。
只能给徐辉祖绑定在一起了。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干脆就助徐辉祖获得成功。
到时候自己还可以享受徐家的福荫。
要是一意孤行跟着汉王,那么等赵王上位,那么他们也将是被处理的对象。
想明白这些,徐辉祖的两个弟弟,也就知道该怎么决定了。
他们两个当即出列。
“是,大哥,我们这就去办!”
徐辉祖的两个弟弟,也是武将,徐达的儿子自然是不错的。
两人领命前去了。
徐辉祖见也没有待在这里的必要了,还不如直接出去剿灭了废太子朱高炽,迎接赵王回来继承大宝。
至于汉王朱高煦,他现在走不了。
就算是走了,难道他敢反吗?
就算是他真的敢反,那么这个骂名他是背定了,反而更加证明赵王的位置是正的。
这其实就是变像的帮助了赵王。
朱高煦也就二十几万人马在城外,加上他现在失去了正统,手下的将领各自都有考虑。
稍微给点甜头,就能够拉拢过来。
所以,徐辉祖一点都不担心朱高煦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他跟着两个弟弟直接往殿外而去。
与此同时,一些已经选择了站位的官员武将等,也跟着徐辉祖的步伐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太和殿里面的人就只剩下不到两成了。
不过还是有几个忠心的大将,没有挪动脚步。
“喂,咱们就这样等他们闹?”
“没有兵,我们又能怎么样呢?”
“这些文官一个个的毫无底线,真的见风使舵的人才啊。”
现在大多数人都走了,朝堂上骂起来也就更加的爽快了。
可是他们大家也就是过过嘴瘾,帮不了任何。
看着这些人都不靠谱,朱棣也是感到了一种无力感。
没有想到他假死后,大明的朝臣会变成这样。
他的儿子会变成这样。
不可一世的朱棣,有些怀疑自己了。
看来,攘外必先安内才行,这些蛀虫是时候清理清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