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新闻就比较中规中矩,很多懂球的报纸除了进球工程之外也分了一些流量给卢西亚。
《禁区多次制造威胁,卢西亚巧妙一漏,帮助队友完成破门!》
《两轮0进球,意大利小将撞上陷入进球荒!》
卢西亚也是好起来了,两轮不进球就算是进球荒了,这让未来一整个赛季最后一轮最后一刻才进球的林皇情何以堪。
瞧瞧人家意大利媒体的说辞,再看看你英格兰太阳报,也就只有报道自己花边新闻的时候不做一个标题党了。
今夜的休赛日,有点想体验英区留学生性感大长腿的卢西亚克制了自己内心的欲望。
选择在电视前收看阿森纳和曼联的这一场焦点战役。
毕竟自己下一轮的联赛对手就是红魔,虽然战术层面上不太懂,但卢西亚还是能够看看曼联当前的状态。
老熟人的再次碰面,温格和穆里尼奥这一对绝对是英超的老冤家。
一个被吐槽是有120页纸的偷窥狂而另一个被攻击越来越愚蠢且害怕失败的自大狂。
数不胜数的媒体喜欢追逐两人之间的舆论战,但未来被邀请成为解说嘉宾搭档时倒是没有上演线下铁拳,反而看起来关系不错的样子。
如果说温格是场上和场下一直温文尔雅的典范的话,穆里尼奥绝对是那种反差的个性。
这一点魔力鸟和他的老对手瓜迪奥拉比较类似,在场边儒雅的瓜秃子在训练场和更衣室可是超级暴君。
要接连遇到的两个对手,阿森纳和红魔曼联打出了一场质量还不错的比赛。
在周中荣幸踢了小半场国家队处子秀当热身的埃雷拉浑身是劲,一个人连攻带守让阿森纳中后场疲于奔命。
而且他和马塔这个西班牙老乡的配合明显是目前全队最默契的。
而杀马特是真的更适合的位置是前腰,在承担过多防守要求的情况下,波霸的表现真的一般,进攻时跟哈士奇厄齐尔一样成为了场上的隐形者。
对于枪手来说,桑切斯成为了大腿,勉力给曼联后防制造一些不大不小的麻烦。
率先进球的曼联没能将比分保持到最后,疯抢带来的体能问题,成为打开曼联防线的关键钥匙。
拉师傅狂奔80分钟后完全跟不上新上场的张伯伦导致失球。
可惜的是伊布伤缺,想看看大奉先如何运用自己的中锋技巧都没能成行。
主打高位逼抢的曼联在主场1:1战平阿森纳,喜提联赛三连平。
没错,当前的曼联主要在尝试高位逼抢。
别说穆里尼奥只会摆大巴,其实狂人的战术革新一直在做,只不过他因为种种原因,走不出他曾经的舒适区了。
要谈魔力鸟这就不得不提一个“甚至不是教练”的家伙,德国人朗尼克,传说中的重金属摇滚足球开创者。
自从有组织的高位逼抢得到普及之后,穆里尼奥的职业生涯就急转直下,这并非偶然。
11-12赛季,堪称是穆里尼奥执教生涯最后的无争议高峰期,金边皇马力压巴萨的百分夺冠,同拜仁在欧冠半决赛大战到点球惜败。
和巴萨的交锋形势已然逆转,巴萨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内乱的征兆,瓜迪奥拉黯然下课。
加上穆里尼奥制下的皇马两年来极其明显的上升势头,让人们有理由相信,穆里尼奥有可能在皇马迎来前所未有的高峰。
然而时也、命也!
欧冠赛场的失利,没给狂人留下更多的时间去调整,急于求成的穆里尼奥最终功亏一篑。
时间回到11-12赛季的欧冠四强战。
那场让狂人跪下祈求的欧冠次回合较量前,还夹着一场强度极大的客场国家德比。
皇马在血战之后体能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而拜仁则非常干脆的放弃了和多特的比赛。
从结果上说,C罗、卡卡和拉莫斯这三个点球高手在一场比赛中同时罚丢点球,怎么看都是百年不遇的偶然事件。
因此,赛后皇马是因为时运不济才未能斩获当赛季的欧冠冠军成为了皇马球迷视角的共识。
但穆里尼奥不愧为顶尖教头,他本人当时是非常清醒的。
他看到了皇马当时大好形势下的隐忧,并着手做出解决。
皇马虽然两个赛季联赛狂扫192分,但翻车的比赛总有一个相似之处。
就是皇马的枢纽人物哈维阿隆索被高强度逼抢而无法梳理进攻,这导致皇马的豪华攻击群变成了一盘撒沙。
更重要的是对拜仁的大战,尽管结果或许有偶然性,但过程中中场被压制,场面十分被动是确实存在的。
要知道,那个时期的皇马,为了避免同巴萨最强的中场强行斗法,选择的是快速通过中场的办法,简化中间过程。
实际上看看皇马当时的中场配置,龙哥负责负责的是第一时间长传转移打乱对方阵型,厄齐尔负责的是第一时间直塞最后一传,赫迪拉负责的是后排插上二次进攻。
也就是说,中场所有人都要避免长时间持球,任务的核心就是导向对对方球门的直接进攻。
场面开放的时候,前场的多人骑兵冲锋固然赏心悦目,但必须指出,这个打法,缺乏节奏变化,极容易导致压力倒灌。
如果是弱队,摆好大巴,死也不出来,不给你集团冲锋的空间,这种略显粗放,反击为主的进攻体系,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是强队,直接用逐渐学会的有组织高位逼抢来掐你的阵眼龙哥,皇马的场面就被动了。
穆里尼奥在高峰期看准了问题,甚至也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卢卡莫德里奇)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就差捏合新体系的一步。
这一步迈出去了,那么穆里尼奥到今天仍然会是顶级教练,这一步没迈出去,那么就像后来发生的一切那样,穆里尼奥从此走上了下坡路。
为什么穆里尼奥始终捏合不了新体系呢,因为在他急于求成的性格让他摆脱不了自己之前的路径依赖。
穆里尼奥一向是以快速出成绩为核心竞争力的主帅,因此他的做事风格免不了有着非常急功近利的一面。
他带队追求绝对的效率和执行,行事作风非常的强硬。
捏合新体系这种事,他选择用激烈革命而不是逐渐改良的方式去进行。
想要魔笛上位,于是首先就打击前腰位置的哈士奇厄齐尔。
并且为了缓解直接导向射门的传球过多导致的压力倒灌问题,强压C罗必须回防。
没有一支豪门的环境会允许穆里尼奥用激烈震荡和成绩波动的代价更新体系。
加上卡西女友的爆料,于是皇马军心涣散,而始终没能解决体系更新的问题。
沿用老办法的皇马虽然对阵巴萨开始占据上风,但是却被渣匪二人抢的支离破碎,以四大皆空收场。
穆里尼奥离开皇马之后,也许意识到了在世界第一豪门,他不可能按他自己的方式有从容更新体系和理念的时间和空间。
于是他转而追求一种足坛教父像弗格森这种级别的待遇,以便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去更新体系。
因此离开皇马后他的下两站选择了自己根基深厚的切尔西和有着深深教父情结的曼联。
还是急于求成的心态,面对这两支球队的邀约他甚至顾不上沉淀一下自己,更新一下战术理念就急着抢班夺权上位。
找个足坛新教父还是迫切需要改善成绩?
向来对教练心狠手辣的阿布和胸无大志的格雷泽家族毫无疑问都是后者。
只不过阿布是因为性格原因不愿意给任何人以耐心,而格雷泽家族只想进一波欧冠稳住下限安心吸血。
这些是外在因素,穆里尼奥自己的内在因素同样重要,他习惯了急功近利,快节奏的带队方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路径依赖,使他变得非常保守且固执。
具体表现在哪里,那就是他自己也无法忍受更新体系带来的成绩波动,然后就瞬间变脸从浅尝辄止迅速回到舒适区。
随后就开始用自己最熟悉的大巴来寻求获胜的法宝。
在切尔西的传控进攻足球就是这样无果而终。
而现在在曼联,对高位逼抢的探索带来的动荡也让狂人陷入了二次犹豫。
又想到回到自己最熟悉的路径依赖,但防守反击的战术固然经久不衰,对手也摆大巴怎么办?
和杯赛一样比耐心比细节?
要知道联赛捧杯和淘汰赛的核心需求完全不同,漫长的赛季最需要的是持续稳定且不那么费力的输出。
对强队的反击和抓转换,毒舌顽固的刻板老头相信自己还是top1
但是对阵弱旅时敲开防线的桥头堡呢?
这时联赛中打进14粒进球,送上3次助攻,还有很多次帮助队友拉扯防线的卢西亚进入了狂人的眼帘。
不俗的进球效率、强硬的身体、积极的防守,穆里尼奥的梦中情锋出现了!
伊布已经老去在高强度的英超无法保证出勤率,队内太子不堪重用无法挑起大梁。
比赛结束后的穆里尼奥更加深了引进卢西亚的想法,下一场比赛就让自己来验验你的成色。
十二轮战罢,西汉姆联队还是处在第二的位置,除了利物浦和切尔西,其他豪强悉数打平。
不得不说是个好消息,自己少拿分的同时,对手也掉在了坑里。
竞技体育就是这样,有时候运气真的也很重要,某些比赛轮空加对手伤退,就能让锦鲤型选手收获一枚奥运奖牌~
时间很快来到2016年11月28日,英超第十三轮战火重燃,准备搭乘大巴前往曼彻斯特的卢西亚手机突然一震。
【卢西亚,我是保罗,曼彻斯特有个超赞的发型师,比赛结束后一起去做头发?】
就算是小鹿发来的做头发邀请,卢西亚都要考虑一下,更何况是你这家伙!
而且两个男人一起去做造型也太英格兰了,卢西亚礼貌的接受好意并拒绝。
【谢谢,Bro,赛后有约了,联系方式分享一下,都灵发型师的手艺我很喜欢。】
一是卢西亚真的有约了,玛丽亚回英格兰要给自己现场加油和赛后总结。
二是防一手法国人的抽象战术———以免理发之时博格巴拿卢西亚的碎发整个巫术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