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神 作品

第61章:岳麓书院的毕业实验?

    离开了岳麓书院,刘千户带着几位小旗回到了驿站。

    经过刚才书院这一出,他心情十分不爽。

    皇上交代的任务没完成,而且还被一个柔弱夫子鄙视了。

    此时的城内。

    数百名便衣锦衣卫正在奔波。

    在大街小巷内,四处打探消息。

    不久便打探到了天地同盟会旗下的一系列连锁产业中。

    ...

    此刻,酒肆内。

    五名锦衣卫便装在此样张吃饭喝酒,听着附近们食客的对话。

    “你们听说了吗,岳麓书院空了。”

    “听说了,听说是去什么【实验】来者。”

    “是啥实验啊?”

    “好像是【毕业实验】,具体俺也不知道。”

    听到这,五名锦衣卫双眼一眯。

    其中一人上前询问:“岳麓书院的几千人都走了,那么大事,为什么官府不知道呢?”

    喝酒上头的壮汉笑着说:

    “外来的兄弟?”

    “是啊,我们是外来的,准备找个养家糊口的工作。”

    “外来不知道也正常,在李神医带领下,我们长沙府比大明京城的生活水平都高。”

    “权贵们认为精盐是他们的专属贡品;但据我们长沙百姓来看——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能吃得上精盐。”

    “对对对,还有白糖,长沙府外的黑糖,红糖都很贵;咱们这里挨家挨户都能吃得起富人们吃的白糖。”

    “还有呢,还有不用人力就能工作的作坊机器,听说好像叫什么【蒸汽机】,一个蒸汽机顶得上20个人干一天,机器完全不会累!”

    “这些呀,这些都是岳麓书院的学子跟李神医学习后的产物。”

    “外界都不信李神医是谪仙降临,要我们长沙百姓说,他就是谪仙降临;不然哪那么多好东西造福百姓啊?”

    一谈李神医,食客们顿时信奉神灵似的,一顿实话实说。

    可这些在锦衣卫们眼里,却成了威胁。

    “谢谢各位兄弟告知。”

    酒肆门口。

    有小旗说:

    “大哥,这李神医好像有点不对劲。”

    “大哥,真不对劲;感觉这长沙府的人都被收买了似的;他像土皇帝。”

    “别胡说,我们把事汇报给刘千户就行,其余不是我们能管的。”

    ......

    长沙府城内门口。

    其他五名锦衣卫前来此询问。

    “你们这里最近有发生什么吗?”

    站岗官兵如实所报:“没有发生什么。”

    锦衣卫问:“可我听说,前些天,一日的出城量可超过了往日半月有余,这怎么解释呢?”

    站岗官兵恍然大悟地说:“那个事啊,是岳麓书院外出采风的;书院人说是苏县令跟知府大人说过——”

    “他们要去城外做为期2年的【毕业实验】,都得到了家属们的同意。”

    “毕业实验,什么是毕业实验?”

    锦衣卫第一次听见,完全不知道毕业实验是什么东西。

    站岗士兵想了想。

    “不太好解释。”

    “这是我们长沙府岳麓书院的规矩。”

    “毕业实验就是学满1年后,把品学兼优的学子聚集起来。”

    “然后在学院夫子的带领下,那批优秀学子会被派散到全大明各地去那边实行教育。”

    “他们的毕业实验是:【分散教育】。”

    “也就是让岳麓书院学习了李神医的先进知识后,把知识传播出去。”

    “这样一来,知府大人肯定喜出望外;到时候他的功绩又能添一笔,升官发财指日可待。”

    看到这一幕,江哲一愣,被同盟会的智囊团惊呆了。

    后世政策,照搬是吧?

    “原来是这样合理出去的啊!”

    “这样的话,那么长沙府的知县大人必然举双手赞成啊!”

    “到时候天下才子都是岳麓书院教出来的。”

    “不过,你们这样的行为在封建大明有点越权了。”

    “知府大人胆子很大,要么是贪官,要么是铤而走险的精官!”

    电视画面内。

    锦衣卫们听了,顿时头都大了。

    “这么大事,虽然是好事。”

    “但一天突兀离城数千人,你们的知府难道没上报朝廷吗?”

    “利于朝廷的事,朝廷早知晚知有什么区别呢?”

    “你们走走走,不要打扰我们站岗。”

    于是,这群锦衣卫被毫不留情地轰走。

    走出百米后,这群锦衣卫眉头紧蹙。

    长沙府知府有点狂,这么大事不报。

    现在小城内的人都开始无视皇权了吗?

    ......

    此时,万书斋中。

    这里修建的非常豪华,俨然似一个现代图书馆的组织。

    一地洁白如雪的瓷砖,书架上放满了精美的彩色书籍。

    这里也有十名便衣锦衣卫。

    他们分散斋中,随意地采访了几位老中青们。

    锦衣卫问:“这位小朋友,你手里捧着的书是什么呢,好看吗?”

    那半人高的小男孩兴奋地回应:

    “非常好看,这是本《海底生物图谱》,专门介绍海洋里的生物。”

    “哥哥您看,这是【乌贼】,这是【鲸鱼】这是...这是【潜水艇...】潜水艇...哥哥,抱歉,这个我也不认识。”

    看着书里的插话以及介绍,锦衣卫才知晓这是详细介绍海洋生物的启蒙书籍。

    虽是启蒙书籍,但许多奇奇怪怪的生物,也让二十五岁的锦衣卫感到了兴趣。

    “哥哥知道了,你很棒,不打扰你继续看了。”

    “嗯嗯。”

    看到这,江哲一脸茫然。

    “老李,你这么偷懒的吗;我给你的书里的潜水艇你都照抄,照画是吧?”

    “到时候等你百年,你可别把这些书带进墓里。”

    “不然我解释不清啊!”

    ...

    另一边。

    另一个锦衣卫在采访一名目测夫子气质的老人家。

    “这位老叔,您在看什么书籍呢,看得如此出神;您双目戴着的琉璃是什么呀?”

    那老人摘下老花眼镜,笑着介绍:

    “这是老花眼镜,是李神医的学生们做出来的——我近距离看东西看不清,戴上这眼镜后就能看得清清楚楚了。”

    “自从长沙府有了李神医,我们百姓的生活都肉眼可见的好过。”

    “以前牙疼难忍,现在有了李神医研发的【麻醉针】,只要一针打在牙龈中,拔牙的时候就不会疼。”

    闻言,锦衣卫嘴角抽搐。

    我知道李神医很厉害,但我问的是你这本书是什么?

    “哦,是吗,那很好啊,百姓们很尊崇他吧;老叔,我问的是你看的书是什么?”

    老人家尴尬一笑,一提到李时珍就止不住嘴巴。

    “不好意思,我看的这本书是《宇宙有多大》。”

    听闻,锦衣卫眼前一亮,“宇宙?是我想的那个宇宙吗?”

    老人家笑着介绍:

    “是呀,你看,这个蔚蓝色的图片是我们的地球;我们就生活在地球上。”

    “在地球旁边那叫太阴;不过书里叫做【月亮】,距离我们地球有38.4万公里;1公里=2里地。”

    “月亮常年一面锁定地球,那是因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潮汐锁定】。”

    “月球的存在,让我们地球的海洋不会发生大面积海啸。”

    “一旦月球不在了,那潮汐就乱了,之后地球上就会发生滔天的海啸,淹没整个大明以及海外国家。”

    “而我们每天看见的太阳...”

    听到老人这般滔滔不绝地介绍日月星辰。

    这名刚刚二十四岁的年轻锦衣卫,知识水平并不算高。

    在老人的讲述下,他眼睛都亮了,一下子就被勾起了好奇心。

    他第一次知道地球是圆的;而且月球与地球如此之遥远,甚至太阳是如何将阳光打到地球上产生热能的。

    锦衣卫心中暗想,这万书斋的书籍所包含的知识,远远要超过大明的其它城池!

    原来这一切都是李神医与他的学生们的功劳。

    于是...

    这名锦衣卫就买了一堆用得着,用不着的书。

    买科普书籍,手工书籍,以及一些话本。

    ...

    万书斋后院。

    一名锦衣卫找到了书斋的藏史大人,他是任命于知府的旗下。

    这万书斋也是知府在苏岳县令的推荐下开辟的。

    大多数知识都是来自于岳麓书院内的编绘。

    那年轻锦衣卫直接拿出令牌,中年藏史大人一看,好奇地问:

    “来自京城的锦衣卫,怎么有空来我这,是要调查什么呢?”

    锦衣卫直接开口询问:

    “《绝世高手在大明》的小说家,请藏史如实告知,皇上要见一见他。”

    “哦?你也是来打听这个的?”

    “怎么,有许多人来打听吗?”

    藏史大人笑了笑。

    “自然,这是我独家出品;至于小说家到底是谁,我们这里没有任何记载。”

    “这怎么说?”

    “我们这里的一些书籍都是匿名投稿,对方具体是谁;我们也是不知晓的。”

    “只要书籍不违规,我们不会干涉小说家们的要求;我们只负责签署,然后打印,售卖。”

    “当然,若锦衣卫大人不信,您可以肆意去查看,就算查到知府大人那边,知府大人他也是不知晓的;我只是给知府大人打工的。”

    仔细观察了藏史的表情,发现异常严肃且认真。

    锦衣卫点了点头。

    “那你们现在还有交集吗?”

    “没有了,对方总共一次性投了5本话本,其中1本火遍大江南北,其余4本则显颓势;但也依旧很火;估计你也听说过那些。”

    “话说,锦衣卫大人为何要找那位小说家呢?”

    锦衣卫转过身离去,放下一句:

    “这个你就不需要知道了。”

    “哦对了,皇上口谕:【万斋书院涉嫌违规,目前暂时关闭】”

    “在我们锦衣卫离开长沙府之前,若还未关闭,我会请奏皇上。”

    目送其远去,藏史想了想,笑着答应了下来,“遵旨。”

    关,是不可能关的。

    等你们走了,我继续开!

    日进百金的李先生的书店,怎么可能关门呢!?

    .......

    散出去的锦衣卫约莫2.5小时后打探完毕。

    驿站中堂。

    出去走访的锦衣卫们纷纷回归,汇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