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神 作品
第79章:朱厚熜你个老变态
在500大汉将军们的护送下。
嘉靖帝朱厚熜重拾威严走向了广场上。
一进入广场,他和陆柄,以及陶仲文便看见了皇城禁卫军将500名黑面具与黑衣人们包围得水泄不通。
“陛下驾到!”
太监李芳发出嘹亮的声音。
禁卫军们纷纷为皇帝让开一条路。
刘千户叮嘱一句:“陛下小心,他们手里有连武;能够连续发射,请陛下站在盾兵之前。”
朱厚熜轻轻点头,“小刘,你退下。”
“是!”
而道士陶仲文看着眼前的画面,则是一脸惊骇。
他不仅是道士,更能观他人之气。
五百余道金色人之气从面前黑衣组织的头顶涌出。
有强有弱,其中有两道人气甚至掩盖住了当今陛下的龙气。
陶仲文忍不住喉结耸动,“这群人...陛下,千万要小心!”
朱厚熜也察觉到了这500余人不一般,每一个人的身上的气场都弱于九五之尊的自己,是个心头大患!
他一脸凝重,“朕心中有数。”
在锦衣卫们护送下,他走上了前,站在排排弯曲跪地的盾兵之后。
朱厚熜一脸威严地开口:“来者可是,暗杀营?”
此话一出,附近的禁卫军们懵了,顿时交头接耳。
搞什么,暗杀营?
对于家喻户晓的话本暗杀营,早已深入人心。
他们白天接到指令守皇宫,没想到防的是暗杀营?
几乎一句话,便让现场守卫们丢失信心三分。
李时珍欲开口,被江广拉住,率先一步开口:“是又如何?”
见有人轻蔑皇权,李芳顿时怒斥一句:“大胆dio民,给陛下拿下这目无皇权之人!”
江广戏谑地踏前一步,双手搭在腰间随时掏枪,“我看谁敢上前一步!”
看见这一幕,禁卫军们面面相觑,这特么谁敢上前,人家都打进宫了了,还尊个什么皇权?
见状,朱厚熜一脸不愉,“退下。”
“是,陛下。”
朱厚熜人多,他倒不怕出什么乱子。
此时,他更好奇,他们袭击皇宫的原因。
难道真如话本所言?
“敢问好汉为何要窃我朱家江山?”
江广轻飘飘地说:
“这个天下乞丐能坐;世家能坐,权贵能坐;我们又岂不能坐?”
“反正,有才能者居之,不是吗;朱老头!”
听到这话,禁卫军们一脸愕然。
牛笔!
都到生死危机之际了,还呈口舌之能。
世间也就暗杀营能这么玩了!
朱厚熜皮笑肉不笑,心里已经判敢跟他顶嘴之人死刑了。
“别讲那些虚的,实话告诉我,为什么窃我朱家江山?”
江广笑着说:“自然是...你做得不好。”
“哦?”
一听这话,朱厚熜顿时来劲,“你倒说说,朕哪里做得不好?”
江广反问:
“敢问朱老头。”
“你们朱家从洪武时期执掌到嘉靖时期的现在,天下一共经历过多少次大大小小的起义?”
此话一出,朱厚熜一时间有些语塞。
这个,他还真不知道。
“爱卿!”
他目光扫向陶仲文、李芳、陆柄三人。
三人正在思索。
他们也仅仅知晓一些出名的起义。
洪武四年,阳山起义...
洪武七年,儋州起义、洪武八年,桂平瑶民起义。
光洪武一朝,能叫上名字的就多达数十起。
还有许多不够出名的,大多几十人,几百人的规模,都没有被算在册子,估计更多。
之后永乐年间,洪溪元年到嘉靖年间。
起义军多如牛毛,大大小小真算不清。
陆柄开口:“陛下,很多很多!”
李芳也符合地点了点头,“非常之多,如果包括小规模的话,恐有数千次。”
朱厚熜冷哼一声,目光看向江广等人,“起义不是很正常之事?”
“每个朝代都有,宋朝起义次数记录在册的400余次。”
“没记录在册,流传乡野的也有数百次。”
“起义根本上就是家常便饭。”
对此,江广无语,感觉沟通不下去了。
都这个时候了,踏马的,还把起义说得理所当然?
要不是老百姓遭受到了不公,谁特么起义送命玩?
连错都不改,看来不能再口舌之威了。
见对方这幅态度,李时珍突然开口:
“老江啊,问也白问,这群酒囊饭袋是不知道的。”
“他们压根就不会制国。”
“他们哪知道大明从洪武到嘉靖发生过多少次起义?”
“尤其是洪武朝起义密集——”
“从明朝开国60年,就记录了411次起义,比弱宋的起义还多。”
“多数集中于边疆或少数民族地区湖广、广西。”
“主要原因就是朱元璋严苛的赋税制度和暴力移民政策相关。”
“老祖宗都不行,你怎么指望朱家的后人能行呢;当然,除了朱橚、永乐皇帝,还有朱胖胖,以及小世子朱载堉除外。”
这些话,无疑是在说——
除了这些人,你们朱家都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惹得禁卫军们面无表情的脸上,心中都在笑。
暗杀营兄弟们非常给面子,一听这话,全都爽朗地哈哈大笑。
“就是,你真以为我们江营长在问你什么起义次数?”
“白痴皇帝,话里话都听不出来,我们江营长问你的是——【老百姓为什么要起义,为什么要起义那么多次,哪怕是死也要起义?】”
“简直是蠢货皇帝,从洪武到嘉靖期,大大小小的起义,算上百人起义,不下3000次!”
“知道为什么起义那么多吗,盛世起义,乱世起义;那是因为——你,这个,皇帝,大方向上,干得,不行!”
“...”
听着刺耳的辱骂声,气得朱厚熜脸色铁青。
只见他咬牙切齿,双拳紧握,掌心都被指甲摩出血丝。
他自然知道百姓为何起义,自然是遭受不公平待遇,活不下去了,才起义的。
但凡活得下去,谁会起义?
但是碍于皇帝的威严,他不会承认是自己的失误。
更不会承认自己修道长生是错!
只要自己活得足够久,那么未来好好治理国家不是大好事吗?
“放肆!”
“我朱家天下还要你们这群不敢真面目示人的小人来说?”
“来人,给我把他们全部抽筋剥皮!”
就在他即将大开杀戒之时,陆柄拉住了朱厚熜,“陛下,臣想知道,他们zf的理由。”
在老兄弟的劝阻之下,朱厚熜心中怒气顿时降了一截,只能隐忍地点了点头。
陆柄上前一步,诚心询问:
“我这位皇帝老兄是我发小——”
“他从小到大都没做过什么坏事。”
“前半生矜矜业业。”
“恢复纲常,整饬法纪,网罗人才,励精图治。”
“他年纪轻轻,为了改变之前一朝的颓势,我的皇帝兄弟对各方势力下手。”
“在嘉靖八年,吏部大臣上书提出,外戚中出现很多权贵,而且爵位世袭。”
“我这位老兄弟得知,立马下令:【已经封爵的贵戚只令其一人终身,其子孙不得再承袭爵位】。”
“老兄弟的禁革外戚封爵,后面得罪了整个朝廷上的外戚群体。”
“但他依旧在做事。”
“之后他又颁布了针对藩王《宗藩条例》、针对宗室、大臣《优免则例》,限制了他们的特权,一品官员免粮二十石,免丁二十丁。”
“他还限制宫中派往地镇守内官,司礼监不得干预奏章,不惜得罪了太监一党。”
“在嘉靖九年时,我的老兄弟开始清查皇亲国戚、武将勋贵、还有文官们侵占的田地。”
“光京城附近就查出五万七千四百顷,这些土地可以完全安置了二十万户流民。”
“后来任用张璁,推行一条鞭法,在变法期间从贵族手中收回了26000多公顷土地,得罪天下士深。”
“在军事上,我的老兄弟确立北守南攻的国策,南边倾全国之,清理南边的海盗。”
“我老兄弟一登基就将身边的群体都得罪了一遍。”
“可他无畏,继续在老老实实做皇上该做的一切。”
“之后他还任用了寒门出生的武将俞大猷、戚继光。”
讲述到此,陆柄欲言又止。
再讲的话,就该讲到自家老兄弟的昏庸之处了。
见陆柄不再开口,江广捧腹大笑。
“这位可能姓陆的大叔,怎么不继续开口了?”
“是不是继续讲下去,就该讲到昏庸无道了?”
“所以导致你不敢讲了,还是你心底里甚至都认为他龙臀下的位置该换人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