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天有不测风云(二合一)
捷报传来,朱元璋立即传旨,命华云龙接管北平军务,常遇春、李文忠回京叙职。.l+a^n¨l_a?n-w-x¢..c~o?m¨
半个月后两人率领三千骑兵回到应天。
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标率百官前去码头迎接,应天府数万百姓自发前去迎接英雄归来。
小组织的成员们也几乎都去了。
反倒是马钰,并没有去凑这个热闹。
只是大家都不知道,当他得知常遇春平安归来,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历史改变了。
应天码头,当全副武装的骑兵队伍,在常遇春和李文忠的带领下,参拜太子的时候。
现场的百姓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万胜’之声。
与之相对的,百官们的表情就有点复杂了。
历朝历代皇帝和太子的关系都很敏感。
你们这些大头兵竟公然参拜太子,是真不知道轻重啊。
知道你常遇春是太子的准岳父,可越是如此你不应该越避讳才对吗?
就不怕皇帝误会你们勾结,威胁皇权?
啥,你说皇帝和太子的关系一直很好?
懂不懂什么叫天家无亲情啊,在权力面前哪有什么父子。
对太子有好感的臣子,都露出了担忧的表情。
不少人已经决定,私下去提醒一下太子,要注意影响。
朱标自己丝毫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表彰了将士们之后,就带着大家返回应天城内。
走到哪里,沿途都有无数百姓欢呼。
声音之响亮,在城内的马钰都听的清清楚楚。
朱元璋和马皇后自然也能听得到,都笑的合不拢嘴。
马皇后对身后的常妃说道:“现在你放心了吧。”
常妃先是连连点头,然后害羞的道:
“让娘娘见笑了。”
等了一会儿,朱元璋在内侍的提醒下,前往午门接受凯旋将士朝拜。
然后就是礼部官员宣读皇帝的赏赐。
这些都略过不提,一通礼仪之后朱元璋来到常遇春和李文忠面前,说道:
“哈哈……你们两个,可是给了咱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常遇春咧着嘴正想炫耀,李文忠抢先说道:
“未请示陛下贸然出兵,末将之过也。”
“陛下不惩罚末将已感恩不尽,岂敢言功。”
朱元璋颔首道:“你们知错就好,以后不可再犯。”
“不过功是功过是过,这次你们确实立下大功,咱若是不赏将士们如何愿意为大明效命。”
之后还是宣布了对两人的赏赐,左右不过是升官和钱财。
对目前的两人来说,象征性大于实际意义。
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激励。
之后朱元璋又宣布在奉天殿宴请诸将,百官皆到场祝贺。
走到大殿,朱元璋看着满头大汗的两人,心疼的道:
“你看咱都高兴糊涂了,快给二位将军卸甲。”
立即有几名侍卫上前,协助两人脱去了身上的盔甲。
这可是八月盛夏酷暑难耐,两人的盔甲被太阳晒的烫手,他们本人有多难受可想而知。
等盔甲脱下来,里衣已经被汗水浸透。
朱元璋拉着他们来到群臣面前,说道:
“看看,都看看,这就是我大明的将士。”
“若无他们在前方奋勇杀敌,哪有尔等的荣华富贵。”
“若谁还不知足,休怪咱不留情面。”
群臣连道不敢,至于心里是怎么想的,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这时一阵风吹来,常遇春忍不住打了个激灵,眼睛也瞬间模糊起来。
朱元璋并没有发现异常,道:
“湿衣服穿着难受,去后面换一身干爽的再来吧。”
常遇春猛摇了一下头,让自己清醒过来,拍拍胸脯道:
“都习惯了,这么热的天一会儿就晒干了,何必那么麻烦。”
朱元璋也没有强迫,就拉着他们来到最前方坐好。
群臣也按照礼部官员的指引,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宴会正式开始。
朱元璋先举起酒杯说道:“伯仁、思本此战辛苦了,来咱敬你们一杯。”
两人连忙起身,端起酒杯……嗯,常遇春的是酒碗。
谢过恩之后,一饮而尽。
众人纷纷叫好,常帅海量啊。
但就在这时,众人却惊讶的发现,常遇春身形摇晃起来。
手中的酒碗也掉落在地,‘啪’的一声摔的四分五裂。
接着他整个人就这么一头向地面栽了下去。
还好李文忠反应快,迅速伸手将他抱住,然后顺势放在地上,才没有被摔伤。
朱元璋也是大惊,一个箭步冲过来,急切的道:
“伯仁,伯仁,你怎么了?”
都不用他吩咐,一旁大太监孙福已经派人去找御医了。
朱标也是脸色大变,连忙过来查看。
群臣也都错愕不已,好好的这是怎么了?
李善长、刘伯温等人身份特殊,也围了上来仔细观察。
却发现常遇春身躯微微抽搐、口角流涎,人也已经失去了意识。
刘伯温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连忙对朱元璋说道:
“陛下勿动,常将军这怕是中风了。”
什么?中风?
大殿‘嗡’的一下就变得嘈杂起来,礼部官吏提醒好几次才将声音给压下去。,3*8!看·书~网′ ?追?最?新·章_节?
正常的晕厥还没什么,中风这可是要命的病。
就算运气好没死,也会有严重后遗症。
这几乎就意味着,常遇春的军事生涯结束了。
前一刻才刚刚创造了人生最辉煌的战绩,正意气风发。
下一刻就要面临这种结局。
如何能不让人错愕。
真就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
朱元璋也是脸色骤变,中风?这怎么可能?
这时朱标猛地想起了什么,大声呼喊道:
“回阳丹呢,把回阳丹拿过来。”
一旁正焦急的蓝玉脸色大变,因为他早就不知道把回阳丹丢哪去了。
反映过来的朱元璋岂能看不出来,愤怒的道:
“废物,咱是怎么吩咐你的……”
这时一只手伸了过来,却是李文忠,拿着一个小盒子道:
“陛下,这是我的回阳丹,快喂常帅服下。”
朱标正想伸手,朱元璋先一步伸手夺了过来。
取出裹着金箔的丹药,掰碎用水冲着喂常遇春吞服。
还好他还有吞咽意识,很快就把药服下。
等把药喂下,朱元璋等人才稍稍定神。
发生了这种事情,宴席自然也就举行不下去了。
之后在礼官的引导下,群臣相继离开,只有几个重臣被留下。
过了有一刻多钟,郑良琦等三名御医,就在内侍的带领下一路狂奔而至。
只可怜他五六十岁的年纪,跑到这里已经是满身大汗,上气不接下气。
却也不敢歇息,立即就开始给常遇春检查。
只一眼他的心就沉了下去,这种症状他太熟悉了。
就在前不久才刚刚研究过,中风。
中风的原因有多种,但发生在武将身上,很可能就是卸甲风。
不过他还是做了详细的检查,确定了常遇春目前的状态,紧绷的脸色才好转了一些。
然后就取出笔写下药方,让人连忙去抓药。
朱元璋直到这时才敢出声问道:
“如何?”
郑良琦深吸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呼吸平稳下来,说道:
“回陛下,常将军是中风之症。”
朱元璋脸色煞白,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当被确认他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但紧接着郑良琦又说道:“不过目前常将军的状况尚算稳定,可是服用过回阳丹?”
朱元璋连忙道:“对,刚刚用了一颗。”
然后他希冀的问道:“可能治愈?”
郑良琦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道:
“经过臣等用药验证,回阳丹若服用及时,是可以减轻中风后遗症的。”
“如果中风症状不严重,甚至可以免除后遗症。”
“以常将军目前的情况看,臣也不敢断定能否彻底治愈。”
“但就算有后遗症,当也不会太严重。”
朱元璋心中升起了希望,道:
“好好治,一定要将常将军治好。”
“若他能彻底痊愈,咱重重有赏。”
就在这时,马皇后也急匆匆的过来,后面还跟着一脸惶恐的常妃。
“伯仁怎么样了?”
朱元璋连忙上前拉住她,给她介绍情况。
朱标看到泪眼婆娑的未婚妻,那叫一个心疼。
这会儿也顾不上什么礼节了,上前不停的安抚。
刘伯温等人都转过头,假装没有看到。
得知常遇春目前情况还算稳定,两人的情绪才稍稍稳定下来。
马皇后后怕的道:“稳定就好,稳定就好。多亏了钰儿的回阳丹,否则……”
众人这才想起马钰的事情,表情各异。
之前因为卸甲风的事情,马钰可是成了大家眼里的笑柄。
但现在……
他成了常遇春的救命恩人,是常妃的救父恩人。
就算是帝、后,也要因此承情。
常遇春所代表的军方势力,估计也会将他视为大恩人。
当初的嘲讽,此时全都变成了千百倍的收获。
朱元璋这会儿也终于想起了马钰,说道:
“马钰呢?快将他找来。”
马皇后也连忙说道:“对对对,快去将他找来。”
说不定他就有什么好办法了呢。
此时的马钰,正在家里处理家务事。
原因是他发现今日马八爷心事重重,午饭的时候,就连最喜欢吃的鸡蛋都没动。
于是就将他叫过来问道:“八爷,可是有什么难处?”
马八爷连忙道:“没有没有没有,就是胃口不好。”
马钰温声道:“咱们是一家人,遇到什么困难了就告诉我,咱们一起解决。”
“就算我解决不了,也可以去找娘娘求助。”
马八爷这才告诉他发生了什么。
听完后马钰心中也是非常无奈,其实一切还是因他而起。
他一个外人突然成了马皇后的侄子,享受了本该属于马氏一族的荣耀——至少马氏一族是这么认为的。
他们自然不高兴。
如果马钰接下来提携一些马家的人,给他们一些好处,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可问题就在于,他不想和马氏宗族有太多瓜葛。
就将马八爷推出来当挡箭牌。
马八爷倒也听话,马氏族亲那边来要好处的人,都被他给挡了回去。?幻~想/姬/ /免^费?阅/读/
这一下马氏宗族的人就不愿意了,可又不敢得罪马钰,于是就拿马八爷留在家里的亲人撒气。
虽然不敢伤害他们,但各种指桑骂槐,破坏地里的庄稼之事常有发生。
眼看着就生活不下去,他们只能给马八爷写信求助。
马八爷是又难过,又怕马钰误会不敢说,所以才一个人担忧。
得知事情经过,马钰歉意的道:
“此事责任在我,考虑事情不周全,让您的家人受到了伤害。”
“这样,您给家里写信,让他们全部搬到应天来。”
马八爷又惊喜又迟疑的道:“啊这……可以吗?他们除了种地,什么都不懂。”
马钰说道:“娘娘不是给了我们五百亩地吗,如果他们觉得在城里不自在,可以去庄园生活。”
马八爷高兴的道:“谢谢大郎,谢谢大郎,我这就给他们写信。”
当然不是他自己写,而是找管家帮忙。
等走到一半,他又回过头说道:“大郎你放心,我保证不会让那帮人打扰到你。”
马钰微微点头,道:“谢谢八爷。”
等他离开,马钰长叹口气,果然好处没那么好拿啊。
不过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和马氏一族彻底切割的想法。
有些事情当断则断,否则必会为其所乱。
他们要是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去找马皇后。
真要是有才华,以马皇后的性格,岂会真的不提携几个人过来?
还是那句话,就算没才能,当初朱元璋马皇后他们造反的时候,派人出来帮个人场也不行吗?
什么都不做,现在想要好处,纯属想多了。
将此事处理好,他就起身准备出去转转。
也不知道庆功宴举办的如何了,自己要不要等会儿去常家拜访一趟?
只希望常遇春不要因为卸甲风的事情,对我产生偏见啊。
就在他有一搭没一搭胡思乱想的时候,忽然见到门房带着一名内侍,一路小跑过来:
“马公子、马公子,快……快……入宫,陛下宣。”
马钰有些疑惑,道:“这位公公慢点说,陛下宣我何事?”
那内侍上气不接下气的回道:“常大将军在宴会上中风不醒,陛下让您进宫可能与此有关。”
马钰震惊的道:“什么?怎么可能?”
当下也不敢耽搁,赶紧跟着内侍往皇宫里赶。
一路上心里却乱糟糟的。
原本历史上不是写的,凯旋途中中风的吗?怎么变成宴会上了?
难道自己努力这么久,也没能改变他的结局吗?
仔细询问内侍,得知御医去看过,说常遇春状态比较稳定。
他才稍稍放下心来,不管怎么说,自己的建议还是起到了作用的。
而且他能拖到京城才发病,很可能和自己提的建议有关。
不过还在还言之过早,一切等了解过详情才能知晓。
等他赶到皇宫的时候,常遇春已经被转移到了乾清宫的偏殿。
这是朱元璋的寝宫,足见其对常遇春的重视。又跟随内侍来到乾清宫,远远就发现大殿门口跪着一个人。
他心挂常遇春,并没有放在心上。
还是内侍小声的说了句:“这是常将军的内弟蓝玉。”
蓝玉?
马钰惊讶的看了过去,发现他身躯像是一堵墙,胳膊比一般人的大腿都粗。
在那跪着犹如一口大钟一般。
关键是,这人面容竟然相当英俊。
想来也是,常妃生的就比较漂亮,家族基因不差的。
至于他为何跪在这里……
马钰也猜到了一些,大概率是没照顾好常遇春。
这时蓝玉也察觉到有人过来,看到他的样子似乎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
“敢问可是马钰马公子。”
马钰停下脚步,说道:“正是在下……”
话还没说完,就见蓝玉朝他‘砰砰砰’的磕头:
“请马公子一定要救救我姐夫,蓝玉当牛做马报答您的恩情。”
马钰连忙伸手想要搀住他。
哪知却感觉自己像是抓住了一台高马力的机器,不能没能将他给扶住,还被带的一踉跄。
无奈之下,他只能说道:“蓝将军不必如此,我与常升情若兄弟,必不会袖手旁观的。”
这时内侍催促道:“公子快进去吧,莫要让陛下久等了。”
马钰点点头,又和蓝玉说了一声,就转身去了偏殿。
在这里见到了朱元璋等人。
就连常茂,也接到通知赶了过来,此时正急的团团转。
还不等马钰行礼,朱元璋就说道:
“你终于来了,快去看看伯仁。”
马钰心道,我又不是医生,会看个锤子的病人啊。
不过见大家都在用希冀的目光看着他,尤其是常妃红着眼睛朝他盈盈下拜。
常茂这个蠢家伙也躬身下拜:
“请马公子救家父一命,常茂愿当牛做马报答恩情。”
马钰心道,你特么和蓝玉也没血缘关系啊,怎么说辞都一个样。
面对这么多人的请求,他还能说啥,去瞅一眼吧。
就当是安慰一下众人也好啊。
到了床边,他仔细观察这位大明开国第一猛将,发现身材确实很魁梧。
但并不是和蓝玉那种带点微胖,是单纯的壮硕。
肌肉虬结,像是要爆炸一般。
这家伙,搁前世健身圈,绝对是顶流啊。
但此时这位猛将,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眉头微拧,显然是哪里痛楚引起的。
不过除此之外,整体倒是挺稳定的。
他没有下结论,而是先询问了郑良琦检查结果。
郑良琦已经知道马钰的情况,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竞争的心思了,只有对马钰长辈的敬佩。
关键是,马钰无偿将还阳丹告诉他。
勉强也算是有授业之恩,他感激都来不及呢,就更不会有别的心思了。
听到马钰询问病情,没有丝毫隐瞒,将自己了解的情况细致的讲了一遍。
得知一切平稳,马钰心中也松了口气。
虽然他不懂医术,但基本的急救知识还是知道一些的。
对于中风病人来说,各项指标正常,就是最好的消息。
接下来除了正常服药,什么都不用做。
等待病人苏醒,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就可以了。
放在前世的医院,大概率也是如此。
所以他对朱元璋等人说道:“郑院使的治疗方法,与我家长辈当初所说大致相仿。”
“而且常将军状态平稳,就说明药已经见效了,接下来只需等他苏醒即可。”
朱元璋追问道:“可能痊愈?”
马钰想了想,说道:“常将军的亲兵可在,我有些问题想问他,如此才好确定病情。”
朱元璋立即命人将蓝玉喊了过来。
一进门,蓝玉就紧张的问道:“马公子,我姐夫的病情如何?”
马钰安慰道:“目前暂无大碍,我有些细节想问你,你要如实回答。”
接着他就询问了常遇春的近况。
可以说除了蜂蜜盐水之外,别的叮嘱是一样都没遵守。
尤其是这二十几天的奔袭,更是频繁的卸甲吹凉风或者浇凉水。
而且连最基本的休息都无法保障,很多时候都是在马上一边跑一边休息。
即便是以常遇春和蓝玉这样的体格,打到最后都虚脱了,全靠一口气再撑着。
说到这里,蓝玉挠了挠头道:“那个蜂蜜盐水确实管用。”
“以前一场仗打完,会感觉恶心脱力,得歇息很久才能恢复。”
“喝了蜂蜜盐水,很快就不觉得恶心了,体力恢复的好像也快了一些。”
“最后那几天我全靠这水撑着才挺过来的。”
马钰点点头,含糊的说道:
“高强度运动之后,人的血液流速会加快。”
“很多人体必需的养分,也会随着汗水流失。”
“喝蜂蜜盐水,能够快速补充这些养分,加快身体的恢复。”
常遇春应该就是喝了蜂蜜盐水,才多支撑了这么多天,否则大概率还是会和上辈子一样。
单纯的电解质水,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但古代人本就缺营养,营养平衡这一块就更不用指望了。
常遇春在军中,也很难保证自己的营养。
尤其是二十几天的奔袭,对体力的消耗更是大的惊人。
蜂蜜盐水也起到了一定的补充营养作用。
当然,这一切都是猜测,到底是不是他也不知道。
虽然他没有说什么,但其他人可不这么想。
蓝玉现身说法,认为蜂蜜盐水有大用,那想来就是真的了。
果然不愧是高人调配的药物啊。
看似只是简单的蜂蜜和盐,竟然有如此巨大的作用。
尤其是李文忠,更是将此牢牢记在心里。
以后我就只喝蜂蜜盐水了,谁不让我喝我就和谁急。
朱元璋也立即下令,多收集蜂蜜,尽量给每一位将领都配备一些。
接着马钰又询问了一些情况。
得知常遇春最近左手有些麻木,时不时的还会颤抖几下。
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是劳累过度导致的,就没有放在心上。
听到这里,朱元璋再次怒道:
“废物,咱之前和你说的卸甲风情况,你是一点都没记住啊。”
“要是伯仁有个三长两短,咱活剥了你。”
蓝玉自责的道:“若是姐夫有不测,不用您动手,我会自刎谢罪的。”
马钰连忙劝慰道:“别急,常将军的情况或许没有那么坏,郑院使你以为呢?”
郑良琦谨慎的道:“照蓝将军所述,常将军的情况并不算严重。”
马钰点点头,说道:“我猜测,有后遗症的概率不大。”
“最多也就是左侧身体会有些不便,但经过治疗是可以恢复如常的。”
闻言,马皇后、朱标等人皆欣喜不已。
常妃更是泪眼婆娑的再次行了个万福礼:
“谢谢表弟,”
朱元璋大喜道:“好好好,如此便好。”
他也顾不上和马钰的小别扭了,赞赏的道:
“此次你立下大功,咱必定重重有赏。”
马钰却下意识的道:“不用,我常升是兄弟,常将军就是我的长辈,帮助他是应该的。”
话很正常,但配合他的语气和眼神,分明就是在说,谁稀罕你的赏赐。
朱元璋被憋差点背过气儿去,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也不好发作,只能假装没有看出来。
马皇后、朱标等都习以为常,只觉得很好笑,这小子太记仇了。
李善长、李文忠等人则有些诧异,这小子胆子这么肥吗?
刘伯温却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接下来就是等待。
常妃、蓝玉留下和御医一起守在床边照顾。
朱元璋、马皇后则带着其他人去了乾清宫正殿,讨论军国大事。
话题内容自然是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影响,以及接下来的战事。
如此重大的会议,竟然让马钰参与,再次让众人重新认识了他在帝后心目中的重要性。
李善长心中暗暗叹息,以前他还能针对一下马钰。
可常遇春的事情一出,最薄弱的那一环直接被补齐,他就不再是那个单靠着马皇后立足的少年了。
而是根基深厚的一座山头。
不论是谁,再想针对他,都会遭到常遇春一系的猛烈攻击。
现在除了皇帝,恐怕真的没人能动得了他了。
然而……他是马皇后为马太公找的香火继承人,只要不造反朱元璋也不会动他。
之前他阴阳怪气顶撞朱元璋,就是最好的证明。
算了,现在是敏感时刻,找个机会和他示好,希望他不要不识抬举。
刘伯温也同样有了决定,这次不能再观望了,无论如何都要和马钰搞好关系。
如此将来有人要害自己,还能多一个人帮自己说话。
众人各怀心思,不过并不耽误谈论正事。
聊了一会儿,大家都能看出皇帝的心思。
想让李文忠接替常遇春的位置,去统帅大军参与北伐。
对此众人倒也没有什么意见。
李文忠别看年轻,但资历是非常老的,军功也是排在前列。
关键他还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标标准准的外戚。
这次又和常遇春合作出塞,常遇春麾下的将士与他相熟,也不用担心他领不住那些人。
可以说是完美的接替对象。
至于常遇春,就算没有留下后遗症,也得休息一年半载才行。
否则就这样让他上战场,就是戕害人命。
就在他们商量国家大事的时候,外面也吵翻了天。
随着参与宴会的人员出宫,常遇春庆功宴上中风的消息,就迅速传了出去。
一时间朝野为之失声。
实在太突然了,大家有些无法接受,一度以为是假消息。
随即就是唏嘘,常大将军这么勇猛的人怎么说倒就倒了?
朱樉正带着一群小伙伴,在茶点铺子大肆庆祝。
常升因为年龄小,并没有跟着入宫,在家里又无趣,也偷偷跑了过来。
这会儿他就成了大家的中心,一群人围着他恭维。
常升兴奋的小脸通红,颇有点无酒自醉的样子。
大家玩的正嗨的时候,有人跑来传消息,说常大将军宴会上中风病危。
大家一度以为是在诅咒,差点把传信儿的人打一顿。
等确定消息为真,所有人都笑不出来了。
常升表情有点彷徨,又有点茫然,然后‘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爹,我要去找我爹。”
毕竟此时的他,才是个虚岁十岁的孩子。
朱樉也没应对过这种场面,一时间有些束手无策。
还是吴高先先反应过来,走到常升身边,安抚道:
“先别哭,宫里御医医术高明,定然能让常帅得到及时救治。”
“对对对……”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七嘴八舌的安抚。
这时忽然有人说道:“你忘了,马大哥之前说过卸甲风的事情,还弄了个回阳丹出来。”
“常帅肯定会没事儿的。”
众人这才想起这一茬,皆大喜道:
“马大哥果然有先见之明啊。”
“之前还有人说他……咳,这次看他们还敢不敢再嚼碎嘴子。”
有些比较成熟的则已经意识到,经此一事马钰这个大哥的位置,恐怕就真的牢固如山了。
不过他们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服气的,反而更加开心。
有个这么厉害的大哥,以后兄弟们还不横着走。
朱樉可是亲历卸甲风事件的,他比任何人都震惊。
这小子到底是乌鸦嘴,还是神灵庇佑啊,这种事情竟然也能给他说灵验了?
不行,得赶紧找他去。
想到这里,他对众人说道:
“众兄弟,大家且先在这里等候消息,我和老三去找老马……”
这时王运出声说道:“咱们能想到的事情,陛下定然也能想到。”
“想必此时马大哥已经入宫了,你们可直接去宫里。”
朱樉一想还真是,不禁多看了王运一眼,说道:
“还是你小子机灵,好,我和老三直接进宫。”
在众人的目送下,他带着常升直奔皇宫,在偏殿见到了蓝玉、常妃和常茂。
见到姐姐,常升的眼泪再次不受控制的流淌下来。
常妃连忙安抚他。
一番交流,得知常遇春病情已经稳住就等醒来,两人才松了口气。
尤其是常升,得知马钰句句不离他这个兄弟,更是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在他心里,马钰的形象开始无限拔高。
时间很快就到了黄昏,常遇春丝毫没有苏醒的迹象。
眼看宫门就要落锁,李善长、刘伯温、李文忠等人都告退离开。
蓝玉、常妃、常茂兄弟则留下照顾常遇春。
就连马钰都被一并留下,以防万一。
躺在床上,马钰也长舒了口气,忙了一天终于可以歇歇了。
常遇春的情况,等明天他醒过来就知道了,希望不是最坏的结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