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里吹吹风 作品

第三十七章:驴子军

    天女宫。

    内外守卫森严,阮虎看着最深处的壁画说着话。

    后面是一层又一层隐秘的纱帐,再往外去才是大殿,里面供奉着天女的神像。

    神像前燃烧着线香,香气已经飘到了这边来了。

    妙香天女的幻影从墙上飞落而下,来到了阮虎的面前。

    “这便是你说的,那马王爷要送朕的基业?”

    阮虎一开口,便说起了之前妙香天女若有所指地对自己说的话。

    夜里那女子虽然说的很真,后来在阮虎的追问下也老老实实全部交代。

    但是阮虎也不会全信,于是他一大早便赶到了天女宫当面询问。

    天女面带微笑的问:“倒不全是,不过陛下可喜欢?”

    阮虎:“喜欢倒是喜欢,可是这驴朕还未拿到手,何谈什么喜欢!”

    妙香天女:“那陛下看来还是喜欢的,至于那白首驴,其就在那封煌山中,迟早为陛下所得。”

    这样说来,这白首驴的事情应当是做不得假的。

    阮虎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一些欢喜。

    这马王爷可真是慷慨,先送宝镜,后送神府。

    如今。

    还送来了自己的夫人,以及能够骑乘的坐骑。

    别说是拜把子兄弟,就是干爹义父,也没有对方这般慷慨。

    阮虎:“那白首驴已经繁衍了几代了,和当初的可有什么变化?”

    天女说:“这白首驴虽是以邪术炼制出来的,但是因为驴子军昔日征战天下留下赫赫威名,算是一个闻名九州的妖种,够名录山海之册了。”

    “如今这妖种虽然血脉淡了,但是却变成了一个真正可培育的异种。”

    “毕竟寻常妖物即使再强横,神通再广大,能够当坐骑的却没有几个。”

    “而这般成群的能够当坐骑的异种,甚至比那妖物还要难寻。”

    “若是再得那秘术一催,再次化妖也未尝不可。”

    阮虎:“若是如此,为何这白首驴没有早被别人得去,也没有人去封煌山寻?”

    妙香天女:“这白首驴若是没有那白姑神,其他人是操控不得的,而没有她来施展法术神通,按照其秘法,这驴子军也难以炼成。”

    “之前那马王爷能够占着这西京下的冥土阴世,也有几分那驴子军的原因,其留着这手棋,就等着布局西成之地呢!”

    “只是他这手妙棋还未曾来得及下,棋盘便被陛下给掀了。”

    阮虎:“这马王爷还想如何布局?”

    妙香天女:“扶龙!”

    那白姑神的重要性,瞬间又拔高了一个维度。

    阮虎:“这白姑神很重要。”

    妙香天女:“那得看由何人来用,在陛下手中和在那马王爷手中,便是天壤之别。”

    阮虎被妙香天女说得心中有些火热,若是那白首驴牵回来,加上白姑神在手,便可以按照昔日驴子军的练军之法快速练成一支可用骑军。

    想当年,这支异军可是能在大晟王朝还没有衰落的时候东征西战,最后还能在四方围困之下杀出重围逃到西成之地的。

    于是,其开口说道。

    “这般看来,还得去封煌山一趟了。”

    阮虎接下来就要出京去祭拜先帝陵寝,刚好可以顺路去那封煌山一趟,或许就能将那白首驴收回。

    --------------

    西京的宫城是仿照昔日大晟的皇城建造的。

    朱雀门下有三扇大门,城墙高十余丈,百官大多都从此入皇城。

    刚刚担任门下令的黄徽入穿过长道,走了大约一刻钟才穿过走到头。

    之后。

    他又过了几扇门,才终于到了最近才设立的政事堂。

    黄徽一看见早就来此的李弘道,顿时脸色变得有些不好。

    心道:“这老东西,近来也如此勤恳……”

    但是踏过门槛之后,却又立刻拱起了手,对方也面带笑意地站起了身。

    天子近来都会在这里召见群臣议事,黄徽和李弘道以及一些政事堂的文书每日都会在此当值。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因为朝事而被天子召来问对的官员,这些人也不固定的在这边当值。

    黄徽看了看案牍上的文函,之后便心不在焉地看向了一边。

    结果便看见,李弘道也是同样的一副表情。

    近来。

    最让他们关注的事情,便是天子祭祀先帝陵寝一事了。

    经过一番剧烈的波折和变动,现在整个朝堂最大的愿景,便是让近来一直不太安分的天子重新变得安分下来。

    如同先帝那般对他们言听计从,所谓群臣相宜。

    天子做好天子该做的事情便行了,剩下的事情都交给他们就是了。

    哪怕是黄徽和李弘道不对付,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二者却是一致的。

    黄徽故作矜持,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问一旁的文书。

    “陛下那边可有旨意?”

    黄徽没有问什么旨意,但是在场之人都知道是什么。

    文书:“未曾有旨意下来。”

    黄徽有些坐不住了站起身来:“陛下这是何意,难道连基本的孝道都不要了么?”

    事到如今,不论如何都要让天子服这个软。

    黄徽看着李弘道:“令公为何一言不发,若是再任由陛下这般下去,长此以往如何得了?”

    “祖宗的基业,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还要不要了?”

    李弘道沉吟了一下说道:“明日,你我再一道上书。”

    这个时候,一名寺人闯入了政事堂,挺着腰大声说道。

    “陛下有旨。”

    “礼部尚书何在?”

    政事堂里面当值的另外一名官员立刻上前,跪在了地上,接下了祭祀皇陵一众事宜的旨意。

    其他人也跟着一起跪拜,起身之后一部分人脸上带着振奋之色,就好像打赢了一场大胜仗一般。

    黄徽大喜,连李弘道也跟着不断点头。

    “陛下有德啊!”

    “果然,陛下还是有先帝之遗风,如同先帝一般贤明啊!”

    既然天子已经服了软,那么接下来便应该如同往常一般,将绳子重新套在这头快要脱缰的烈马之上了。

    这一日。

    文武百官在朱雀门前等候,各种旗帜、乐器、侍卫等组成的仪仗队伍都已经到了,但是却始终不见天子的影子。

    百官议论纷纷,有些不知所措。

    “陛下怎么还没到?”

    “陛下哪去了?”

    “怎么回事?”

    官员们一个个有些不安,这个时候一阵阵马蹄声和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百官便看见禁军列阵而来。

    为首披着铠甲骑着烈马的,便是天子阮虎。

    阮虎带着重新整合训练的禁军三千人,丝毫不像是一个天子,更像是一个领军的武将一般,准备就这样出京去。

    随着那军阵压了上来。

    朱雀门外的气氛一下子变了。

    所有人看着那黑压压一片的身影,感觉天色似乎都暗了。

    一瞬间。

    所有人再度想起了,之前天子率领着大军杀回京城,丞相阮衡葬身火海的那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