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刘姨站在台上,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王建业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他知道,转型最难的部份——改变人的观念——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然而,就线上上业务即将正式上线的关键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降临了。

深夜十一点,王建业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

“王总,我们的订餐系统被黑了!”小张的声音里带着恐慌,“所有菜品图片都被替换成了……恶心的图片!”

王建业瞬间清醒,一边穿衣服一边下令:“立即关闭网站,通知技术团队紧急集合!”

当他赶到公司时,办公室里已经乱成一团。

林工程师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萤幕,手指在键盘上飞舞。

小张和几名技术员围在他身边,脸上写满焦虑。

“情况怎么样?”王建业沉声问道。

林工程师头也不抬:“专业级的攻击,手法很老练。

不过别担心,资料没有丢失,只是前端被篡改了。”

“能查到来源吗?”

“正在追踪。”

林工程师的眼镜反射着萤幕的蓝光,“对方使用了多层跳板,但给我点时间……”

王建业走到窗前,望着对面食韵楼依然亮着的灯光,心中升起一个可怕的猜测。

孙福,这个曾经用各种卑鄙手段打压竞争对手的老对手,很可能是幕后黑手。

三小时后,系统终于恢复正常。

林工程师疲惫地摘下眼镜:“确认了,攻击ip最后跳转到了一个叫'黑蜘蛛'的骇客组织,而这个组织……”他停顿了一下,“与食韵楼的it供应商有资金往来。”

王建业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但很快又松开。

他深吸一口气:“收集所有证据,但先不要声张。

小张,准备一份宣告,就说我们进行系统升级维护。”

“就这样算了?”小张不甘心地问。

王建业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当然不。

但在没有铁证前,我们不能贸然行动。

记住,商场如战场,有时候隐忍比冲动更有力量。”

第二天,王氏饭店线上订餐平台如期上线。

王建业亲自在店门口迎接第一位透过app下单的顾客——一位年轻的上班族。

“您好,这是您透过王氏美食app订购的商务套餐。”

王建业微笑着将包装精美的餐盒递给对方,“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还可以获得10元优惠券。”

年轻人惊喜地接过餐盒:“没想到你们这种老字号也这么跟得上时代!”

王建业笑而不语,心中却充满成就感。

然而好景不长,上线第三天,平台上突然涌现大量一星差评。

“地锅鸡全是骨头!”“服务态度极差,再也不买了!”“菜品与图片严重不符!”

王建业翻看着这些明显虚假的评价,眉头紧锁。

他知道,这又是孙福的伎俩。

但这次,他决定换一种方式应对。

“小张,联络本地最有影响力的美食自媒体'徐州味道',邀请他们来做一个特别企划——'揭秘王氏饭店外卖全流程'。”

王建业的声音异常平静,“从食材采购到烹饪过程,从包装到配送,全程直播。”

小张瞪大眼睛:“王总,这……会不会太冒险了?”

“越是透明,越能赢得信任。”

王建业坚定地说,“我们问心无愧,怕什么?”

直播当天,王氏饭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徐州味道”的主播小雨带着摄像机走遍饭店每个角落,甚至进入了平时不对外开放的厨房核心区。

李师傅亲自演示地锅鸡的制作过程,讲解每一道工序的讲究;配送员小陈详细介绍了保温箱的工作原理和配送路线最佳化。

直播最后,王建业站在镜头前,真诚地说:“我们欢迎每一位顾客的监督和建议,但坚决抵制恶意中伤。

王氏饭店二十年来坚持真材实料、诚信经营,今后也不会改变。”

这场直播获得了超过50万的观看量,评论区被正面评价淹没。

那些恶意差评很快被平台识别并删除,而“徐州味道”随后释出的深度报道更是为王氏饭店赢得了广泛赞誉。

一个月后,王氏饭店的线上订单量突破历史记录,占总营业额的45%。

庆功宴上,王建业举杯向全体员工致谢:“今天的成绩属于在座的每一位!是你们的智慧和汗水,让我们成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

李师傅红着脸站起来:“王总,我得承认,当初是我太固执了。

现在看到那么多年轻人透过手机吃上咱们的菜,我这心里啊,别提多高兴了!”

刘姨也笑着说:“现在我儿子都夸我比他还会用手机点餐呢!”

欢笑声中,王建业的手突然响起。

是张明打来的:“老王,省餐饮协会对你的数字化转型很感兴趣,想请你下周去做个经验分享!”

结束通话电话,王建业走到窗前,望着徐州璀璨的夜景。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网际网路的浪潮中,王氏饭店这艘传统餐饮的大船,已经成功扬起了数字化的风帆,正向着更广阔的市场驶去。

……

王建业站在窗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青瓷茶杯,目光落在对面新开的“轻食坊”门前排起的长队上。

玻璃杯壁上凝结的水珠顺着他的指缝滑落,凉意渗入面板,却浇不灭他心头的焦灼。

“王总,这是本月的客流分析报告。”

市场部主管陈宇推门而入,将一迭档案轻轻放在办公桌上。纸页翻动间,那张折线图上的红色箭头刺目地指向下方——连续六个月的下滑曲线像把钝刀,一点点割着他的神经。

王建业接过报告时,茶杯在桌面磕出清脆的声响。

他盯着资料明细里“25-35岁客群流失42%”那行加粗字型,眼前突然浮现上周老主顾张教授带着歉意的话:“老王啊,体检报告出来三高,医生让少吃重油盐……”当时蒸笼里飘出的地锅鸡香气突然变得滞重,连李师傅精心调制的酱料都失了颜色。

“叮”的一声,手机弹出美食博主“味觉侦探”的新影片:《传统vs健康:徐州餐饮大洗牌》。

画面里,戴着圆框眼镜的年轻人正用筷子拨弄他们招牌把子肉:“肥瘦相间的确入口即化,但这份油脂含量……”弹幕里飞过的“热量炸弹”像马蜂般蜇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窗外忽然传来清脆的车铃声。

王建业转头望去,看见“四季春”的赵老板正跨下脚踏车,花白的鬓角沾着汗珠。

这个固执的老头居然会亲自登门?他快步拉开办公室门时,差点撞上正要敲门的服务员小李。

“对、对不起王总!”小姑娘慌慌张张递过一张烫金请柬,“对面食韵楼的孙老板派人送来的……”

红底黑字的请柬在掌心发烫。

王建业冷笑一声,想起半年前那场官司。

当他随手要将请柬扔进废纸篓时,赵老板沙哑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建业啊,咱们这些老骨头是不是真要被淘汰了?”老人佝偻着背,手里攥着同款请柬,袖口还沾着面粉——就像二十年前他们初次在厨艺大赛相遇时的模样。

茶香在紫砂壶里第三次翻滚时,办公室的门又被推开。

李师傅端着刚出锅的改良版地锅鸡闯进来,围裙上沾着新鲜的香菜末。

“王总您尝尝,我减了三成油……”话音未落,看见赵老板的瞬间,这位暴脾气厨师竟红了眼眶:“老赵!你的'四季鲜'也……”

三双手同时伸向转盘上的茶杯,瓷器的碰撞声里,王建业突然攥紧拳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他抓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周教授吗?关于餐饮创新联盟的事,我想明天就启动。”

窗外的霓虹灯恰好亮起,在玻璃上投下变幻的光影,映得他眼中有火苗跳动。

次日清晨的筹备会上,铜壶在电磁炉上咕嘟作响。

王建业环视圆桌:除了赵老板和李师傅,还有“老徐州”的掌勺钱大姐,她带来的芝麻烧饼在盘中散发着焦香。

当周教授展示营养分析软体时,钱大姐突然拍案而起:“机器能算出我奶奶秘方的温度吗?”她手腕上的银镯撞在桌沿,发出清越的声响。

“各位稍安勿躁。”

周教授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投影仪蓝光。

他点开一组资料图:“传统工艺的智慧恰恰是健康化的基础——比如把子肉用竹蒸笼沥油,这本就是古法……”钱大姐捏着烧饼的手慢慢松开,芝麻粒簌簌落在资料分析报告上。

第一次试菜那天下着细雨。

研发厨房里,李师傅的刀在砧板上剁出急促的鼓点。

当他把新配方的地锅鸡端上桌时,酱色明显浅了许多。

“尝尝。”

厨师长粗声粗气地说,手指在围裙上蹭出一道油渍。

王建业夹起块鸡肉,注意到旁边钱大姐悄悄攥紧了围裙边。

鸡肉入口的瞬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改良后的味道像隔了层纱,熟悉的香辣中带着陌生的清爽。

“少了点劲儿……”赵老板嘟囔着,却夹了第二筷。

周教授突然提议:“何不保留经典版,同时推出健康版?”窗外的雨滴在玻璃上蜿蜒而下,像突然松开的琴弦。

美食节筹备最紧张时,王建业在凌晨接到电话。

布置现场的工人和“轻食坊”的人起了冲突,对方声称占了他们的展位。

他赶到现场时,正看见小李护着“传统美食联盟”的横幅,发梢还粘着彩带碎屑。

对面穿薄荷绿制服的年轻店长趾高气扬:“大叔,健康饮食才是未来!”

王建业弯腰捡起被碰掉的厨师玩偶周边,轻轻拂去灰尘。

这个由苏明远设计的文创产品,此刻沾上了泥渍。

“未来不该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他直视对方眼睛,身后传来钱大姐中气十足的吆喝:“丫头,来尝尝我家无糖版胡辣汤!”晨光中,她头上的银簪晃出一道亮线。

美食节开幕当天,秋风卷着银杏叶掠过展台。

王建业正给顾客介绍低盐把子肉,突然听见熟悉的嗓音:“给我来份经典地锅鸡,要双倍辣!”张教授拄着拐杖站在队伍里,身后跟着几个举着手机直播的年轻人。

老人狡黠地眨眨眼:“医生批准我每周一次'作弊餐'。”

直播镜头前,李师傅的刀工表演引来阵阵惊呼。

当他把雕成凤凰的萝卜放进健康版地锅鸡时,弹幕瞬间爆炸。

王建业注意到“轻食坊”的店长也在人群外围探头,薄荷绿丝巾在风中轻轻飘动。

他朝她点头示意,对方犹豫片刻,终于挤到展台前接过试吃小碟。

……

“王总,这是供应商刚送来的有机蔬菜报价单。”

财务主管刘明推门而入,将一迭档案轻轻放在桌上,纸张与实木桌面接触时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王建业接过档案时,茶杯在桌面磕出清脆的声响,几滴茶水溅在报价单上,晕开了“价格上浮45%”那行触目惊心的数字。

他深吸一口气,茶香混着办公室里那盆绿萝的清新气息钻入鼻腔。

窗外忽然传来清脆的车铃声,只见“四季春”的赵老板骑着老式脚踏车停在店门口,车筐里放着几捆带着露水的青菜。

“老赵这是”王建业正疑惑间,手机突然震动起来,美食博主“味觉侦探”的新推送跳了出来:《传统重油餐饮正在杀死徐州的蓝天?》影片封面赫然是他们招牌地锅鸡的特写,上面被打着血红的大叉。

“砰”的一声,办公室门被猛地推开。

李师傅风风火火闯进来,围裙上还沾着早晨备菜的葱花:“王总!那帮小兔崽子又在后门闹事了!”他粗糙的手指指着窗外,王建业这才注意到三个举着“拒绝地沟油”标语的年轻人正与服务员争执。

阳光照在李师傅花白的鬓角上,汗珠顺着皱纹的沟壑滚落。

王建业放下茶杯,瓷器与玻璃桌面碰撞出清越的声响。

他整了整西装领口,突然发现袖口已经有些磨损。

这个细节让他心头一紧——就像他的饭店,表面光鲜却已显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