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推开后门时,秋风裹挟着炸货的香气扑面而来,但其中混入了刺鼻的油漆味——对面新开的轻食店正在粉刷墨绿色的外墙。

“你们凭什么说我们用不环保食材?”小李涨红着脸与抗议者对峙,她手里端着的托盘上,印有饭店logo的塑胶餐盒在阳光下泛着廉价的光泽。

这个刚满二十岁的姑娘可能不知道,王建业在心里苦笑,那些餐盒确实是最便宜的不可降解材料。

“都冷静。”

王建业上前一步,皮鞋踩在积水洼里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裤脚。

他注意到领头那个戴眼镜的大学生手里攥着的,正是食韵楼赞助的《绿色餐饮指南》。

这个发现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半年前那场官司后,孙福竟然用这种方式卷土重来。

回到办公室,王建业扯松领带,布料磨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桌上摊开的报表显示,上个月25-35岁客群流失了42%。

窗外飘来对面餐厅的笑语,他鬼使神差地拨通了大学同学周教授的电话,手指在按键上留下汗湿的印记。

“有机转型?”周教授在电话那头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的声音似乎都能透过话筒传来,“我正好认识青山农场的许场长,他们种的蔬菜完全不用化学农药。”

背景音里传来纸张翻动的哗啦声,“不过价格要比市场价高30%”

结束通话电话时,夕阳已经将办公室染成橘红色。

王建业站在光影交界处,影子被拉得很长。

他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创业时,父亲送的那副“诚信赢天下”的字画还挂在接待厅——如今看来,“诚信”二字也该包含对环境的责任。

转型会议在次日早晨召开。

当王建业提出要全面改用有机食材时,李师傅的炒勺“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那些菜虫子咬得都是洞,洗菜工要累死啊!”老厨师的声音在厨房的瓷砖墙间回荡,震得吊灯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年轻厨师小张却眼睛发亮:“我在烹饪学校学过有机菜的特殊处理!”他白净的手腕上还留着昨天切伤的新鲜创可贴。

争论间,采购部老陈气喘吁吁跑进来:“王总,刚联络了五家有机农场,都说至少要签三年长约.”他递过来的合同上,钢笔水晕开的痕迹显示他刚才急得手抖。

王建业接过合同时,闻到老陈身上那股常年不散的烟味——这个为饭店奔波二十年的老伙计,指甲缝里还留着昨天去海鲜市场沾上的鱼鳞。

最激烈的反对来自财务室。

刘明把计算器按得啪啪响:“按这个成本,地锅鸡至少要涨价38%!”他稀疏的头发被空调吹得飘起,露出泛着油光的额头。

王建业注意到他手里那支钢笔还是十年前开业纪念时发的,笔帽上的镀金早已斑驳。

“先做试点。”

王建业最终拍板,手掌拍在实木会议桌上的声音让所有人安静下来。

窗外的梧桐树突然哗啦作响,一片黄叶飘进来,正好落在他面前的财务报表上,盖住了那个刺眼的赤字。

第一周试执行简直灾难连连。

有机菠菜因为没及时冷藏蔫了大半,李师傅气得把菜筐踢得哐当响;新买的竹制餐具在消毒柜里烤变了形,服务员小刘收拾时划伤了手,血珠滴在米白色的环保餐巾纸上格外刺目。

最糟的是,当老顾客张教授看到选单上新标注的“有机”字样和后面的价格时,眼镜后的眼睛瞬间睁大:“老王,你这是要赶我们这些老家伙啊?”

转折发生在第三天的雨夜。

王建业巡视厨房时,发现李师傅偷偷用新买的有机萝卜雕了朵牡丹花,在节能灯下晶莹剔透。

老厨师被发现时慌忙用围裙擦手,却掩饰不住眼中的得意:“这萝卜确实瓷实。”

他的老花镜片上还沾着萝卜的汁液,在灯光下泛着微光。

次日清晨,一个意外的访客推开了饭店大门。

穿墨绿色套装的林记者带着摄像机,自称要做“传统餐饮转型”专题。

当她尝到用有机食材做的改良版地锅鸡时,摄像机红灯亮起的那一刻,王建业看到她眼角微微湿润:“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味道.”她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竹制餐具的边缘,美甲上的碎钻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报道播出后,饭店突然涌来许多陌生面孔。

王建业注意到他们大多揹着印有环保标语的帆布包,点菜时会特意询问食材来源。

有个扎马尾的姑娘甚至带着便携水质检测笔,当看到检测结果时,她惊喜的欢呼引得其他顾客纷纷侧目。

但危机也随之而来。

某天中午,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故意打翻有机蔬菜沙拉,油腻的领带上沾满了芝麻酱:“什么破有机菜,还没普通菜心好吃!”他的劳力士手表在摔盘子时磕出一道划痕。

后来才知道,这是孙福派来的人。

价格问题始终是最大障碍。

王建业在收银台旁站了一整天,听到最多的抱怨就是“太贵”。

退休教师马阿姨的话最扎心:“我们这些靠退休金吃饭的,以后只能闻闻你们家的香味了。”

她布满老年斑的手在选单价格栏上反复摩挲,最后只点了一碗最便宜的阳春面。

转机出现在与青山农场许场长的深夜长谈。

那个戴着草帽的憨厚汉子掏出自酿的桑葚酒,两个中年男人就着月光在小院里对饮。

“我们可以搞会员制.”许场长沾着泥土的手指在石桌上画着圈,“预付年费打八折”酒瓶碰撞的声音惊起了槐树上的夜莺。

会员制推出当天,王建业亲自设计了绿叶形状的会员卡。

令他惊讶的是,第一个办理的竟是马阿姨。

“我孙子说,要支援环保事业。”

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笑容,递过来的环保袋里还装着当天的《老年健康报》。

厨房改造那天,全店停业。

工人们拆旧灶台时的敲打声震耳欲聋,李师傅却蹲在新安装的节能灶前像个好奇的孩子。

“火力够猛啊!”他试着颠了下锅,锅里水花划出漂亮的弧线。阳光透过新换的节能玻璃窗照进来,把他常年被油烟熏黄的厨师服照得雪白。

最难改变的是老顾客的习惯。

当张教授再次登门时,王建业亲自端上特制的“怀旧套餐”——用有机食材还原的老式做法。

老教授夹起一块红烧肉时,筷子尖微微发抖:“这肥而不腻的口感是三十年前的味道啊!”他的老怀表链子垂在碗边,随着激动的呼吸轻轻晃动。

危机在深秋的雨夜突然降临。

食韵楼买通某自媒体释出《揭秘“有机”骗局》,暗访影片里断章取义地剪辑了许场长说“价格高”的片段。

王建业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投影仪蓝光下每个人的脸都显得格外疲惫。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时,林记者突然打来电话,她的话筒里还带着电视台特有的嘈杂背景音:“我们拍到孙福的人贿赂农场员工的完整影片”

反击战在次日打响。

王建业带着全体员工在店门口支起“透明厨房”展示台,现场烹饪过程全程直播。

当李师傅用有机食材雕出“诚信”二字时,围观人群爆发出一阵掌声。

有个戴红领巾的小女孩踮着脚递上自己画的绿叶贴纸,粘在了王建业的西装领口。

风波平息后的庆功宴上,许场长带来了刚摘的有机草莓。

周教授举着用回收玻璃特制的酒杯,突然提议:“该给新厨房起个名字了。”

众人七嘴八舌间,王建业瞥见窗外那棵历经风雨却愈发挺拔的雪松,脱口而出:“就叫‘松风厨房’吧。”

他声音很轻,却让所有人安静下来。

李师傅粗糙的大手突然拍在他肩上,常年握勺的茧子硌得他生疼。

冬天第一场雪落下时,王建业站在新挂上的“xz市绿色餐饮示范单位”铜牌前。

铜牌在雪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倒映出他鬓角新添的白发。

身后传来年轻员工们的笑声——他们正在用新学的环保知识争论垃圾分类。

……

初春的徐州城,空气中还残留着冬日的寒意。

王建业站在王氏饭店的玻璃门前,望着街对面新开业的“金鼎购物中心”。

商场外巨大的led萤幕上,滚动播放着各家连锁餐饮品牌的广告:海底捞的红油锅底翻滚着诱人的气泡,西贝莜面村的厨师正揉着金黄的面团,星巴克的咖啡师在拉花……商场入口处人流如织,排队等位的顾客一直排到了马路边。

王建业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青瓷杯壁上的水珠滑落,浸湿了他的袖口。

凉意渗入面板,却浇不灭他心头的焦灼。

“王总,这是本月的客流分析报告。”

市场部主管陈宇推门而入,将一迭档案轻轻放在办公桌上。

纸页翻动间,那张折线图上的红色箭头刺目地指向下方——连续六个月的下滑曲线像把钝刀,一点点割着他的神经。

他盯着资料明细里“25-35岁客群流失42%”那行加粗字型,眼前突然浮现上周老主顾张教授带着歉意的话:“老王啊,体检报告出来三高,医生让少吃重油盐……”当时蒸笼里飘出的地锅鸡香气突然变得滞重,连李师傅精心调制的酱料都失了颜色。

“叮”的一声,手机弹出美食博主“味觉侦探”的新影片:《传统vs健康:徐州餐饮大洗牌》。

画面里,戴着圆框眼镜的年轻人正用筷子拨弄他们招牌把子肉:“肥瘦相间的确入口即化,但这份油脂含量……”弹幕里飞过的“热量炸弹”像马蜂般蜇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窗外忽然传来清脆的车铃声。

王建业转头望去,看见“四季春”的赵老板正跨下脚踏车,花白的鬓角沾着汗珠。

这个固执的老头居然会亲自登门?他快步拉开办公室门时,差点撞上正要敲门的服务员小李。

“对、对不起王总!”小姑娘慌慌张张递过一张烫金请柬,“对面食韵楼的孙老板派人送来的……”

红底黑字的请柬在掌心发烫。

王建业冷笑一声,想起半年前那场官司。

当他随手要将请柬扔进废纸篓时,赵老板沙哑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建业啊,咱们这些老骨头是不是真要被淘汰了?”老人佝偻着背,手里攥着同款请柬,袖口还沾着面粉——就像二十年前他们初次在厨艺大赛相遇时的模样。

茶香在紫砂壶里第三次翻滚时,办公室的门又被推开。

李师傅端着刚出锅的改良版地锅鸡闯进来,围裙上沾着新鲜的香菜末。

“王总您尝尝,我减了三成油……”话音未落,看见赵老板的瞬间,这位暴脾气厨师竟红了眼眶:“老赵!你的‘四季鲜’也……”

三双手同时伸向转盘上的茶杯,瓷器的碰撞声里,王建业突然攥紧拳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他抓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周教授吗?关于餐饮创新联盟的事,我想明天就启动。”

窗外的霓虹灯恰好亮起,在玻璃上投下变幻的光影,映得他眼中有火苗跳动。

次日清晨的筹备会上,铜壶在电磁炉上咕嘟作响。

王建业环视圆桌:除了赵老板和李师傅,还有“老徐州”的掌勺钱大姐,她带来的芝麻烧饼在盘中散发着焦香。

当周教授展示营养分析软体时,钱大姐突然拍案而起:“机器能算出我奶奶秘方的温度吗?”她手腕上的银镯撞在桌沿,发出清越的声响。

“各位稍安勿躁。”

周教授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反射着投影仪蓝光。

他点开一组资料图:“传统工艺的智慧恰恰是健康化的基础——比如把子肉用竹蒸笼沥油,这本就是古法……”钱大姐捏着烧饼的手慢慢松开,芝麻粒簌簌落在资料分析报告上。

第一次试菜那天下着细雨。

研发厨房里,李师傅的刀在砧板上剁出急促的鼓点。

当他把新配方的地锅鸡端上桌时,酱色明显浅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