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要放弃徐州特色,”王建业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而是要找到徐州风味和唐山口味的平衡点。
李师傅,你怎么看?”
李钢摸着下巴上的胡茬:“我觉得可以试试。
我在后厨观察过,唐山客人几乎每道菜都要额外加酱油。
也许我们可以先从调整酱料入手。”
第二天一早,王建业就带着李钢和小刘开始了“美食考察”。
他们的第一站是位于老城区的“渤海渔家”,一家有着三十年历史的海鲜老店。
店里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海鲜的鲜香和浓郁的酱料味。
王建业点了几道招牌菜:家焖杂鱼、酱爆八带、清蒸皮皮虾。
“这个酱香确实浓郁。”
李钢夹了一块鱼肉,仔细品味,“他们用的不是普通酱油,应该是特调的海鲜酱。”
王建业点点头,注意到每桌都摆着几个小碟子,里面是不同种类的蘸料。
“你看,他们吃清蒸海鲜也要蘸酱,这和我们徐州直接吃原味的习惯完全不同。”
正说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从厨房走出来巡视大厅。
王建业眼前一亮,立刻起身迎上去。
“老师傅您好,我是'徐州人家'的负责人,特别仰慕您的手艺。
能请教几个问题吗?”
老师傅打量了他几眼,笑道:“外地来的吧?想学我们唐山的海鲜做法?”
“您慧眼。”
王建业诚恳地说,“我们想在保持徐州特色的同时,也能符合唐山人的口味。”
也许是王建业的真诚打动了老师傅,他竟真的坐下来,详细讲解了唐山海鲜的烹饪要诀:“关键在火候和酱料。
我们唐山靠海,海鲜讲究的是鲜上加鲜,所以清蒸的要快,焖煮的要入味.”
临走时,老师傅还神秘地说:“明天早上五点,来海鲜市场找我,带你见识真正的唐山味道。”
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王建业和李钢就来到了熙熙攘攘的海鲜批发市场。
老师傅已经在等他们了,手里提着刚挑好的活蹦乱跳的海鲜。
“看到没有?选材是第一位的。”
老师傅熟练地翻看着一条活鱼,“你们饭店用的海鲜是哪家的?”
王建业和李钢面面相觑。
他们这才意识到,不仅做法要调整,连食材来源都可能有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王建业带着团队几乎吃遍了唐山有名的餐馆,从高档酒楼到街边小馆,详细记录每一道受欢迎菜品的特色。
晚上回到店里,他们就关起门来反复试验。
“把子肉再加重酱油的比例试试。”
王建业站在厨房里,袖子挽到手肘,亲自参与调配酱料。
李钢擦了擦额头的汗:“这是第五次调整了,再咸就要盖住肉香了。”
“那就加一点冰糖平衡。”
王建业思索着,“唐山人喜欢咸中带甜的回味。”
经过数十次试验,新版的“唐山酱香把子肉”终于定型——在传统徐州做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唐山特产的豆瓣酱和海鲜酱油,咸鲜浓郁,又保留了五香料的层次感。
海鲜菜品的改良则更为复杂。
李钢坚持认为不能完全放弃徐州特色:“如果全做成清蒸白灼,那和本地餐馆有什么区别?”
最后他们决定采取折衷方案:保留徐州特色的烹饪手法,但在调味上向唐山口味靠拢。
比如“蒜蓉粉丝蒸海鲜”,用徐州特有的香料腌制,但采用唐山人喜欢的清蒸方式;“酱焖杂鱼”则融合了徐州地锅的炖煮技法和唐山的酱料配方。
新选单推出的第一天,王建业紧张得在店里来回踱步。
中午时分,终于迎来了第一桌点新菜的客人——一对年轻情侣。
“这个把子肉确实不一样,”女孩尝了一口,惊喜地说,“比之前吃的更有味道,但又不会太咸。”
男孩则对改良后的海鲜赞不绝口:“这个蒸鱼有特色,既鲜嫩又入味,和我妈做的不一样,但很好吃!”
王建业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些。
但好景不长,第三天就遇到了新的挑战。
一位本地美食评论家带着朋友来探店,尝了几道菜后,毫不客气地批评道:“四不像!既不是正宗的徐州菜,也不是地道的唐山味。
这种融合菜最尴尬了。”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王建业头上。
晚上打烊后,他独自坐在空荡荡的餐厅里,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难道我们真的走错路了?”他盯着桌上剩下的菜品发呆,“坚持特色还是迎合市场,这个度到底该怎么把握?”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一天中午,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带着全家来用餐。
王建业注意到他们点了全套的新菜品,便亲自上前服务。
“老先生,觉得味道怎么样?”
老人慢条斯理地擦了擦嘴:“小伙子,你这菜有意思。
有我们唐山的老味道,但又有点新鲜东西。”
他指着那盘把子肉说:“我年轻时去过徐州,记得那里的把子肉不是这样的。
你这个改良得好,既让我们吃得惯,又能尝到点外地风味。”
老人的儿子补充道:“我爸是唐山餐饮协会的老会员,嘴巴刁得很,能让他说好可不容易。”
王建业眼前一亮,立刻虚心请教。
老人兴致勃勃地讲起了唐山饮食文化的变迁,以及外地菜系如何在唐山立足的经验。
“关键是要'入乡随俗',但不能'随波逐流'。”
老人意味深长地说,“保留你们的特色,但要尊重本地人的饮食习惯。”
这番话让王建业茅塞顿开。
他连夜召集厨师团队重新调整菜品,这次的目标更明确了——不是简单地迎合,而是有原则地融合。
一个月后,当美食博主“唐山吃货小分队”偶然探店并发布推荐文章后,店里的人气终于开始稳步上升。
王建业站在门口,看着座无虚席的大厅,听着此起彼伏的交谈声和笑声,长舒了一口气。
“王总,我们成功了?”李钢走过来,手里端着一盘客人追加的把子肉。王建业摇摇头:“不是成功,是刚刚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这条路,我们还得继续走下去。”
他看着窗外的唐山街景,心里已经开始规划下一步的改进方案。
这一次,他不再焦虑,而是充满了信心——只要用心去感受、去融合,就一定能找到最合适的那把“味觉钥匙”。
成本突围战:唐山分店的经营智慧
1995年的唐山春天来得格外迟缓。
王建业站在分店二楼的办公室窗前,望着外面飘落的细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框。
桌上摊开的财务报表上,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连续三个月,利润栏都是刺眼的红色。
“王总,这是上个月的采购清单。”
采购主管老赵推门进来,额头上的汗珠在早春的寒意中显得格外突兀,“猪肉又涨了15%,海鲜价格更是离谱.”
王建业接过清单,目光在那些不断攀升的数字上逡巡。
唐山物价就像脱缰的野马,特别是食材价格,几乎每周都在重新整理纪录。
而更让他忧心的是,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站稳脚跟,他们根本不敢大幅提高菜品价格。
“老赵,咱们现在的毛利率还剩多少?”王建业放下清单,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老赵搓着手,声音低了几分:“不到30%了,王总。
要是算上房租和人工.”
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
王建业走到窗前,望着楼下匆匆走过的行人。
他们中不少人手里提着菜篮子,脸上都带着对物价上涨的忧虑。
这个曾经以钢铁闻名的城市,正在经历着经济转型的阵痛,而他的饭店,不过是这大时代中的一粒微尘。
“叮铃铃——”刺耳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办公室的沉寂。
……
王建业接起电话,房东老周粗犷的声音立刻从听筒里炸开:“王老板啊,下季度房租得涨20%,现在行情就这样”
王建业握电话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周叔,咱们合同还没到期,这不合规矩吧?”
“规矩?”电话那头传来一声嗤笑,“现在满大街都是要租房子做生意的,你要觉得不合适,到期就搬嘛!”
结束通话电话,王建业一拳砸在办公桌上,震得茶杯里的水溅了出来。
老赵吓得后退了半步,从没见过温文尔雅的王总这般失态。
“王总,您看这.”
“召集所有人,下午两点开会。”
王建业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咱们得想办法了,再这样下去,撑不过三个月。”
下午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十几个管理人员挤在一起,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王建业把财务报表投影在墙上,那些红色的数字刺痛了每个人的眼睛。
“各位,情况大家都看到了。”
王建业环视众人,“现在物价飞涨,我们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今天叫大家来,就是要集思广益,看看怎么渡过这个难关。”
一阵沉默后,厨师长李钢第一个开口:“后厨的浪费确实不小。
特别是海鲜,每天备货多了卖不完,备少了又不够,最后都折在损耗上。”
“采购价格也有问题。”
财务主管小刘推了推眼镜,“我对比过市场价,咱们的供应商给的价格普遍偏高。”
前厅经理王丽犹豫着说:“人员排班也不太合理,有时候客人少,服务员比顾客还多.”
讨论越来越热烈,王建业认真记录着每一个问题点。
当会议结束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但他的心里却亮起了一盏灯——至少,他们找到了问题的方向。
第二天凌晨四点,当城市还沉浸在睡梦中时,王建业已经驱车来到了唐山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春寒料峭,他裹紧了棉大衣,拨出的白气在昏黄的路灯下格外明显。
“嚯,王老板亲自来考察啊?”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王建业回头,看见海鲜摊主老马正冲他咧嘴笑着,缺了颗门牙的笑容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马哥,今天带鱼什么价?”王建业蹲下身,熟练地翻看着水箱里游动的带鱼。
“老规矩,给你算八块五一斤。”
老马递过一支烟。
王建业没接,反而指向隔壁摊位:“那边标价才七块八。”
老马的笑容僵了僵:“那家的带鱼都是近海的,哪有我这渤海湾的好?”
“是吗?”王建业站起身,径直走向隔壁摊位,“那我得比较比较。”
一整个上午,王建业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讨价还价,比较品质。
他发现老马说得没错,不同产地的海鲜确实有差别,但差价绝没有那么大。
更让他惊讶的是,当他亮出“徐州人家”采购经理的身份时,不少摊主都表示愿意给出更优惠的批发价。
“王老板,你要是能保证每天从我这儿拿一百斤以上,带鱼我给你七块二!”一个精瘦的年轻摊主拍着胸脯保证。
中午回到店里,王建业立即叫来老赵:“从明天开始,你每天跟我一起去市场,咱们重新筛选供应商。”
老赵的脸色变了变:“王总,这.我跟老马合作好多年了”
“就是因为合作太久了。”
王建业意味深长地说,“久到他已经忘了该怎么给我们最优惠的价格。”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王建业几乎天天泡在批发市场。
他不仅重新谈判了海鲜供应合同,还发现蔬菜和肉类的采购同样存在最佳化空间。
一位来自郊区的菜农老张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朴实的中年人每天凌晨两点就拉着自家种的蔬菜来市场,价格比中间商低了近两成。
“张师傅,你这些菜直接卖给我们饭店怎么样?”王建业蹲在老张的摊位前,拿起一颗沾着露水的白菜,“省得你在这儿耗一上午。”
老张憨厚地笑了:“那敢情好!不过俺们村路不好走,得你们自己来拉。”
“没问题!”王建业眼前一亮,这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保证食材更新鲜。
他当即决定每周亲自去老张的菜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