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李大海带着几个伙计,气势汹汹地来到王建业的店里。
“哼,王建业,你别以为靠这几道花狸狐哨的菜就能抢走我的生意!”李大海双手抱胸,恶狠狠地说道。
王建业不卑不亢地迎上去,说:“李老板,大家各做各的生意,我不过是想把徐州的美食带给连云港的朋友们,何谈‘抢生意’一说?”“你少在这装蒜!你这些菜都是些不伦不类的东西,能有几天热度?”李大海不屑地冷笑。
王建业笑着回答:“李老板,菜好不好吃,顾客说了算。
我只想诚信经营,为大家提供美味的菜肴。
至于未来怎样,咱们走着瞧。”
李大海无话可说,只能带着伙计气呼呼地走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王建业的分店彻底打破了“外地菜水土不服”的困境,在连云港站稳了脚跟。
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常常要排队等位。
一位老顾客对王建业说:“王老板,我以前觉得外地菜肯定不如本地的,没想到你们这徐州菜经过这么一改良,真是别有一番风味,现在我隔三岔五就想来吃。”
王建业笑着回应:“感谢您的支援,我们会继续努力,让大家品尝到更多美味。”
随着生意的火爆,王建业并没有满足于现状。
他深知,餐饮行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虽然现在生意不错,但我们不能松懈。
还得不断创新,提升菜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王建业在一次员工大会上,严肃地对大家说道。
于是,他带领团队不断探索新的菜品研发。
在后厨里,厨师们常常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新的食材搭配和烹饪方法。
“王老板,我觉得咱们可以结合连云港的季节特色,推出一些时令菜品,比如夏天做一些清淡爽口的海鲜凉拌菜,冬天来个热乎乎的海鲜砂锅。”
陈师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建业眼睛一亮,说:“这个主意好!咱们就这么干。
让顾客在不同的季节都能品尝到新鲜又有特色的美食。”
经过团队的努力,一系列时令菜品应运而生。
夏天的海鲜凉拌菜,清爽可口,将海鲜的鲜嫩与各种蔬菜的清脆完美结合;冬天的海鲜砂锅,热气腾腾,丰富的食材在砂锅里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温暖了顾客的身心。
在服务方面,王建业也丝毫没有放松。
他制定了严格的服务标准,要求每一位员工都以最热情、周到的态度迎接每一位顾客。
“顾客进门的时候,要主动上前迎接,面带微笑地打招呼,引导顾客入座。
点菜的时候,要耐心介绍菜品,根据顾客的人数和口味给出合理的建议。”
王建业常常这样教导员工。
一天,一位带着老人和孩子的顾客走进店里。
服务员小赵立刻热情地迎上去:“您好,欢迎光临!请问几位用餐?”“三位。”
顾客回答。
小赵微笑着说:“这边请,您看老人家和小朋友有没有什么忌口或者特别想吃的菜呀?我们可以为您推荐推荐。”
顾客想了想,说:“老人家牙口不太好,孩子喜欢吃甜的。”
小赵点点头,说:“那我给您推荐几个菜吧。
有一道豆腐煲,豆腐软嫩,很适合老人吃;还有我们新推出的糖醋虾球,酸甜可口,小朋友应该会喜欢。
另外,再点个清淡的时蔬,营养又健康,您觉得怎么样?”顾客听了,满意地说:“行,就听你的。
你们这服务真周到啊。”
小赵笑着回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希望您用餐愉快。”
随着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王建业的分店口碑越来越好,在连云港当地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不仅吸引了本地的食客,还常常有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在网际网路时代,王建业敏锐地意识到网路的力量。
他安排专人负责运营店铺的社交媒体账号,定期释出精美的菜品图片、有趣的店内影片以及顾客的真实评价。
“快来看看连云港新浦街的宝藏徐州菜馆!这里的‘海鲜豆腐锅’‘咸鱼烧把子肉’简直绝了,还有贴心的服务,你确定不来尝尝吗?”店铺的一条社交媒体动态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点赞。
网友们纷纷留言:“看着就好诱人啊,一定要去打卡!”“这菜看起来太有特色了,连云港又多了一个必去的地方。”
透过网路的传播,王建业的分店声名远扬,吸引了更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店铺的生意越来越火爆,甚至有些顾客为了品尝他家的美食,特地从很远的地方赶来。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店铺里坐满了顾客。
王建业站在门口,看着热闹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分:“从当初的门可罗雀,到如今的人气满满,这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
但我知道,只要坚持诚信经营,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在这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时,一位外地游客走过来,兴奋地对王建业说:“老板,我在网上看到你们店的介绍,专门从老远的地方过来的。
这菜的味道太棒了,真的不虚此行!”王建业笑着回应:“感谢您的支援!希望您在连云港玩得开心,以后常来。”
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上,王建业的分店继续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
每一道菜品都承载着徐州的韵味和连云港的风情,每一次服务都传递着真诚与热情。
它成为了连云港这座城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讲述着一个外地菜系扎根生长、逆袭成功的故事……随着店铺的发展,周边也出现了新的竞争。
一家新的饭店在不远处开业,主打融合菜系,装修时尚现代,吸引了不少年轻顾客。
这对王建业的分店带来了新的冲击。“这新来的饭店抢了不少年轻客人,咱们得想办法应对。”
陈师傅在一次会议上忧心忡忡地说。
王建业点点头:“我知道,咱们得吸引年轻顾客。
我想过了,咱们可以推出一些创意菜品,结合现在流行的元素。”
于是,厨师团队又开始忙碌起来。
经过精心研发,他们推出了“海鲜寿司卷”,把海鲜切成小块,卷入寿司中,再配上徐州特色的酱料;还有“把子肉披萨”,将把子肉的肉酱涂抹在披萨饼底上,搭配新鲜蔬菜和芝士,新奇的搭配吸引了众多年轻顾客的目光。
一位年轻顾客尝了“把子肉披萨”后,兴奋地说:“这也太创新了,把传统美食和时尚小吃结合得这么好,太赞了!”除了菜品创新,王建业还对店铺的环境进行了升级。
他重新装修了店面,在保留徐州特色元素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时尚的装饰。
墙壁上挂着具有连云港海滨特色的油画,还摆放了一些徐州的民间工艺品,营造出既有文化底蕴又时尚温馨的氛围。
在店铺管理方面,王建业实行了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他定期组织员工培训,不仅提升他们的厨艺和服务技能,还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大家是一个团队,只有团结一心,咱们的店才能越来越好。
有什么问题和想法,都要及时沟通。”
王建业经常这样鼓励员工。
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店铺的生意再次火爆起来。
不仅吸引了年轻顾客,老顾客也对创新后的菜品赞不绝口。
……
王建业脸上虽挂着满足的笑容,可背地里,却忧心忡忡。
食材供应的问题,像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原本合作的本地供应商,见王建业的分店生意蒸蒸日上,顿时起了歪心思,开始以“优先供应本地餐馆”为借口,时不时就拖延供货时间。
有次,店里急需一批新鲜的鲈鱼,王建业提前好几天就和供应商打好招呼,约定好了到货时间。
可到了交货那天,左等右等,那货车的影子都不见一个。
店里的厨师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跑来问王建业怎么办:“王老板,这鲈鱼要是再不送来,今天好多预定的菜可就做不了啦!”
王建业心急如焚,不停地给供应商打电话,电话那头却总是传来推诿的声音:“哎呀,王老板,实在不好意思,今天渔船回来得晚,实在来不及啊,明天一定给您送到!”
王建业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这还不算完,送来的食材时不时还有次品。
有一回送来的螃蟹,不少都是奄奄一息的,开启蟹壳,里面的肉也发馊发臭。
王建业气得当场就打电话给供应商:“你这送的都是什么东西?这螃蟹根本没法上桌!你这是存心不想让我做生意了是吧?”供应商却漫不经心地说:“王老板,这海鲜路上有点损耗很正常啦,您多担待担待。”
挂了电话,王建业在店里走来走去,心中暗自思忖:“再这么下去,店里的招牌迟早要被这些供应商砸了,必须得想个办法!”经过一番打听,王建业得知赣榆的渔港每天凌晨都会有大量新鲜的渔船靠岸,那里的海鲜不仅新鲜,而且种类繁多。
于是,他毅然决定亲自前往赣榆的渔港。
一个寒冷的冬夜,时钟刚刚指向凌晨两点,整个城市还沉浸在沉睡之中,万籁俱寂。
王建业已经匆匆出门,打车前往赣榆渔港。
车窗外,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街边昏暗的路灯孤独地亮着,偶尔有几只流浪猫在角落里觅食。
王建业裹紧大衣,靠在车窗上,眼神坚定却又带着一丝疲惫:“不管多辛苦,这次一定要解决海鲜供应的问题。”
到达渔港时,海边一片朦胧,寒风夹杂着大海的腥味扑面而来,吹得王建业浑身哆嗦。
港口上灯火通明,一艘艘渔船静静地停靠在岸边,像是巨兽安静地卧在那里。
搬运工人正忙碌地将一箱箱海鲜从船上卸下来,嘈杂的呼喊声、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
王建业在港口来回踱步,眼睛紧紧盯着每一艘渔船,寻找着合适的交易物件。
终于,他看到一艘刚刚靠岸的渔船,船上的海鲜琳琅满目,螃蟹挥舞着钳子,活蹦乱跳;鱼儿在水箱里欢快地游弋,泛着银色的光芒。
王建业急忙走上前去,对着船上的一位渔民大声喊道:“大哥,您这海鲜看着真新鲜啊,能卖给我一些吗?”渔民打量了王建业一番,疑惑地问道:“你是做什么的呀?要这么多海鲜干嘛?”王建业连忙解释道:“大哥,我在新浦街开了一家饭馆,对海鲜的需求量很大,一直找不到稳定又新鲜的货源。
您看能不能合作合作?”渔民摇摇头,面露难色:“兄弟啊,我们这海鲜一般都是有固定的收购商的,不好随便卖给外人啊。”
王建业心中一紧,赶忙说道:“大哥,我真的很需要您的货。
我保证,价格绝对公道,而且以后长期从您这拿货,您看行不行啊?”接着,他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目前的困境以及对食材品质的严格要求。
渔民听了王建业的话,沉思片刻后说:“看你这小伙子挺实在的,这样吧,今天先给你一部分货,你拿回去试试。
要是觉得不错,咱们以后再谈长期合作的事儿。”
王建业大喜过望,连忙道谢:“太感谢您了,大哥!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在等待称重和装货的过程中,王建业帮着渔民一起搬运海鲜。
海风越来越大,吹在脸上像刀割一般疼痛,但王建业丝毫不在意,一心只想赶紧把这批新鲜的海鲜带回店里。
解决了海鲜供应问题,可豆制品的供应又让王建业犯了愁。
徐州菜对于豆制品的要求极高,而本地的豆制品在口感和风味上与徐州口味相差甚远。
王建业深知,要想做出地道的徐州菜,豆制品这一关必须得攻克。
于是,王建业开始四处打听口碑好的豆制品作坊。
在经过多方询问和辗转寻找后,他终于在郊区的一个偏僻角落里,发现了一家传统豆腐作坊。
作坊不大,是一座老旧的四合院,院子里弥漫着浓浓的豆香。
一口巨大的石磨静静地摆在角落里,四周堆满了黄豆和麻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