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旧有的王公权贵们来说,其他关于百姓的政务,他们也许不会上心,不会这么主动,甚至不是太擅长。
可关于这类的事,他们却是极为的擅长,极为精通的。
这不,刚刚商议完毕,他们就已经把那些奇珍异宝都准备好了,而且关于驻守本地的那位统帅性情,他们也全部调查清楚了。
可以说做到了“知己知彼”,就差下个拜帖前去拜访了。
一切的计划都按照他们设想进行着,当他们把拜帖递上去之后,很快那统帅就接待了他们。
可以说,这一幕正在各地同时上演着。
河州城,作为东部最大的府城。这里正是新路军统帅穆英的驻地,这两天因为在高句丽实施科举选士之事,她的焦头烂额。
她可是武将啊,谁曾想有一天竟然也开始做这些文官的事。这两天的她,其实宁愿与一些敌人狠狠地打上一场大战,也不愿意看着那些令人头疼的公文。
更不愿意去与那些老学究商议关于出什么样的试题。可她知道不能任性,她这位新路军的统帅,可是代表着大明帝国的,怎么也要表现出一副尽职尽责的态度来。
也唯有如此,才能让这些手下的文官尽心尽力,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场科举取士中来。
要知道这河州城,如今可是涌进来上千的读书人,都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开考呢。
穆英可不愿意传出关于大明帝国官员的什么丑闻。所以,哪怕她十分的不想处理这些政务,可还是要硬着头皮去做了。
这是她对皇帝陛下应尽的职责,在她看来,只要她多做一些,那么就陛下就能轻松少许。
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心思下,她才会不断安抚着自己,学习着去处理这些政务。好在她的家族内,还是有擅长此类的读书人。
有他们这些叔伯在一旁的帮衬,她这才轻松少许。
科举取士,在高句丽势在必行,这是一招收服、安稳高句丽中下层的妙招。
曾经她穆家家族内,虽有不少的读书苗子,可惜因为出身的原因,在这高句丽始终参与不了他们的科举。
像她穆家的这些读书人,最多也就是进入附近的县城,做个书吏而已。
哪怕就算再有本事,也需要仰人鼻息。
而那些高句丽的贵族出身的人,哪怕再无能力,可人家出身好啊,直接起步就是官职。
而且,还用不了多久就能继续升迁,这就是差距啊。
若是谁最喜欢能够公平公正的实施科举取士,那么无疑是像曾经的穆家这样的中下层的人家。
所以,无论是为了曾经的自家,还是为了皇帝陛下,穆英都会逼着自己去学习处理政务。
她正思索着明日的安排之时,有一个家族的属官走进来禀报道。
“大帅,河州城的金家来了。”
那属官的脸色夹杂着一丝的莫名的笑意。
这笑意似乎有意味深长的意思,穆英看到这样的情况后,不由站起身,给他倒了一杯水道:“明叔,这
金家来做什么?前些时日,我们可是才惩处他们一个无能的官员。”
那中年的属官笑了笑,见穆英以晚辈的姿态询问,便也放松了下来。
他坐到椅子上,抿了一口茶水道:“英儿啊,这金家早不来晚不来,你猜他们是为何意?”
“侄女不知。要知道他们家族的那个蠢货,咱们也只是把他给赶回家了。难道他们还想让他官复原职?”
穆英猜测道:“若是那样的话,绝无任何的可能。”
“哈哈,这下你可猜错了。”中年人属官继续提点她道:“他们此次来带来了奇珍异宝,可是价值不菲。”
当听到这里,穆英更为愤怒了:“明叔,那就让他们回去,这些权贵竟还想曾经的风气带到此时吗?”
在曾经的高句丽,可以说只要你要奉上金银,那么这些官员就能为你办成任何的事。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行事准则,整个王国都是如此的风气。
官官相护,相互勾结,欺压、盘剥中下层的百姓。
没想到,现在曾经的高句丽王室已经覆灭了,这些人竟然还想这样做,这简直是触碰到了穆英的逆鳞上了。
正当她想让人把那些金家人赶走之时,谁知却被明叔给制止了。
“英儿,你现在作为四州之地的主人,做事千万不能冲动。首先你要弄清这些人来时做什么的。”
穆英听了之后,愤怒的神色这才稍微平息了少许。
“还请明叔您指教。”
在整个穆家中,就数这个明叔最为足智多谋,否则家族也不会把他派到她跟前了。
这一年来,穆英之所以能如此的顺利处置一切的事务,可以说一半的功劳都要归到这个族叔的身上。
也正是有了他,才能让穆英把一切的心思,都完全放到了军务上来。
这些时日,四州的官员选拔,以及政务规划,也都是这位族叔一手操办。
与其说她是四周的主人,倒不如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位族叔的功劳。
所以,对于他的劝解,穆英一向都是认真对待的。
现在他突然阻止自己,那么他必定有自己的想法。
那中年的属官笑了笑,继续道:“若老夫所料不错的话,这金家人应该是为了科举取士来的。”
穆英听到了之后,更为疑惑了,同时也是十分的愤怒。
“明叔,他们难道还想通过科举取士,再塞进一些人吗?”
那中年的属官则是继续摇头道:“不,他们是想继
续让科举取士维持以前的状况,让咱们这些中下底层的读书人,继续做牛马罢了。”
穆英何等的聪明,她就算没有参与过科举,可也知道这其中的道道。
如此说来,这些金家人之所以来此,就是想要让他们这些旧有的贵族,继续控制住这高句丽的官场吧。
也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继续世代享有这荣华富贵。
这下,穆英清楚,不过她没有继续愤怒,而是变的十分平静:“还请族叔教侄女如何应对这些该死的旧有贵族。”
了解了这些金家的用意之后,穆英心中也有了一个大致应对之策。
既然明叔说,他们是为了科举取士而来,还带来了不少的奇珍异宝,不用说,这是向自己行贿而来的。
若是按照她的本意,则是让手下把这些人全部给打出去。
不过,明叔还是阻止了他,因为这些人世代如此,绝对不是能够说服的。他们行事自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可以说这是骨子里的执拗。
很难让他们改变,更不是说说训斥一番,他们以后就幡然醒悟,为国为民的。
他们不会,这些守旧贵族骨子里就十分的顽固,保守。
他们不会去反思,不去改变,保持着固有的思想,一层不变。
否则,他们也不会为了科举取士,就携带大量奇珍异宝来向自己行贿了。
“明叔,我接下来如何应对他们?”。
穆英虽然准备接待他们,可还是不知道如何去做。
只见那位族叔,捋了捋胡须,颔首笑道:“英儿,接下来你就这般去做。”
说着,他便低声向她嘱咐了几句。
“好,那就一切如明叔所说吧。”
穆英点了点头,而后让手下人让那金家人进入了大殿。
这些人金家人在高句丽不知享受了多久的荣华富贵,此时虽然来到了这里,可他们表现的还是很高傲的。
他们家族怎么说,在这河州也是大大的人物,曾经何曾的骄傲。
他们也曾打听过这穆家,知道他们曾是小小的一个普通家族,可以说的小的不能再小了。面对这样的小小家族,他们还是有底气的。
哪怕对方已经贵为大明帝国的统帅,他们依旧是言高于顶,丝毫没有把眼前这位女帅放在眼里。
不过他们的骄傲也是色厉内刃,因为穆英根本就没有正眼看他们。
甚至连他身旁站立的属官都没有看这些金家人。
这让三个金家的事人感到神热,感到脸上一阵无光。
在他们看来,自己怎么也是金家人呀。就算如今统治高句丽的是大明帝国,可总要优待他们这些曾经的贵族。
因为有了他们,才能更容易统治那些屁.民吧。
他不相信这些人真的要削弱他们这些旧有贵族的势力,让中下底层的上来。
他们统治这片土地,根基不知多少百年了,难道现在就要变换天地不可了吗?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心思,所以当得知这些人要实施科举取士,他们才慌了神。
这才苦思冥想,带上奇珍异宝的重礼,前来说和,以此期望这些大明帝国的掌权者,能够收回成命。
按照高句丽的传统选官制度,继续实施下去,不要任何的更改。如此他们这些旧有的贵族,也能继续掌控这高句丽的实际权力了。
大明帝国虽占据了这里,可在他们看来,这天高皇帝远的,管辖这片土地,还是得依靠他们这些人。
而且,如今也没有了高句丽王室的存在。他们这些旧有贵族若是继续掌握住话语权的话,那么他们获得的权力,必定超过以往的任何时候。
那样的话,大明帝国要想稳住高句丽,便需要更加的拉拢他们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