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瑞集团的老尹握紧双拳狠狠的砸在办公室内的墙上。
他微微有些面色潮红,双拳因激动而有些颤栗。
“干,这一票!赌上自己的全部身家。”
老尹决心梭哈一把,投入全部的身家进军新能源电动汽车这个蓝海市场。
他清楚自己不是纯粹的赌徒,但机不可失。
他赌的越大,未来的收益也会越大。
此刻的他有些庆幸,他此时多少还有一些身家,不然只能眼睁睁瞧着风口与自己擦肩而过。
他自己就是做自主品牌的燃油车起家的,深知燃油车的一些缺陷。
大多数情况下,燃油车只是一个代步工具。
只是车,能开,相对比较单调。
驾驶员唯一的乐子,就是装载上车震音响,享受极致的音频。
但,搞新能源电动汽车就能玩出不少的花样。
主要是电池包里的电量多,可以装载诸如车载的人工智能、辅助驾驶、云行车记录仪...
可以搞的非常个性化。
主流的燃油车主打的就是通用性,牛马型,皮实耐操就完事。
老尹研究熊猫科技越多,越就发现了燃油车未来在炎国的前景可能会沦落到如同手机里的按键机一般的待遇。
要知道,燃油车的蓄电池有多大的电容量。
汽车电池包的电容量可要大的多。
要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会是手机里的智能手机的话,那燃油车未来场景必然凄凉。
不是按键手机不好使,打电话、发短信、听广播也是可以的。
但,智能手机能做的事情更多,诸如刷剧、看新闻、玩游戏...
在龙猫乐旗舰车发布会上,高强还描绘出一个未来的场景,人们可以通过头戴式游戏仓来完成网络代驾、网络送外卖、网络快递...
搞网约车,是老尹必须要做成的事。
星途网约车续航起步2000多公里,绝对会畅销整个炎国。
甚至会对燃油出租车造成很大的冲击。
但,技术创新、技术革命必须要找一个对象开刀。
只能说,这就是大势。
大势之下,会给燃油出租车留一线生机。
但,新能源星途网约车、新能源出租车是未来的不可逆的趋势。
无他,新能源汽车的硬件成本就是会比燃油车要低,而且烧电比烧油整体上要便宜很多。
现在的老尹不再会去跟燃油发动机较劲了,无他,他没有信心在燃油车上干过小东洋系列的车。
毕竟,小东洋系列车是出了名的耐开、故障率低、省油,动力是差点意思,但胜在性能稳健。
现在,龙猫工业使用熊猫机的电机+电池包+线控总体的表现并不比任何燃油车差。
燃油车跑一公里烧0.45元,新能源电动汽车跑一公里烧0.24元,两者表面看差距也就是0.21元,但百公里就相差21元。
网约车、出租车车主最在意的就是省。
收入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自然是省的越多,实际装到口袋里的钱也就越多。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已经可以在根源上挑战燃油车,尤其是以省油为营销噱头的小东洋系列的车型。
齐瑞集团名下两个子品牌齐瑞、扣扣已经面临销售订单锐减,想来在不远的日子里,那些家用型、代步型的小东洋车型就会遭受到炎国新能源车企的全面冲击。
商场如战场,一旦新能源电动汽车站稳了市场,那么海外的汽车想要再次进军炎国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合资车之前能够进入炎国,很大原因是用来促进产业升级和就业的。
若是,纯国产新能源电动汽车取代了合资车的战略意义,那么合资车也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老尹的实际年龄也就是50多岁,在他十几岁、二十几岁时,洋货还是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洋火”这一词语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带着深刻的历史印记。
“洋货”,也就是外国的货,如洋火、洋肥皂、花洋布等等。
炎国热衷购买洋货,尤其是在汽车市场表现的非常明显。
消费者对“洋货”趋之若鹜,这种现象几乎成了时代的标志。
所谓的“洋货时代”,便是那个时期炎国市场上海外产品广受欢迎的写照。
无论是家用电器、服装鞋帽,还是汽车等大宗商品,海外国家的产品因其卓越的品质而受到追捧。
以汽车这一大型消费品为例,在那个时候,炎国的汽车制造业尚未成熟,本土品牌寥寥无几。
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汽车时,往往只能将目光投向
那些合资或外资品牌。
在“洋货时代”,由于国内售后服务网络的不完善,消费者在享受西方品牌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维修难、配件贵、服务慢的痛苦。这种状况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双重压力:
一方面,他们渴望拥有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面对服务上的不便和高昂的成本。
似乎,到了2014年,因熊猫科技的出现,或者说是龙猫工业的出现,风向似乎有转变的迹象了。
如今,炎国国新能源汽车以龙猫乐系列车型为代表在全国市场上崭露头角,展现出了惊人的市场潜力。
从魔都有关部门,对新能源汽车各种政策倾斜也能看出,只要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过硬,那么必然会是政策倾向绿灯、绿灯。
因为,只要新能源电动汽车崛起,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交通工具的普及,更是对传统能源依赖的一种解脱。
电动汽车称为新能源汽车的说法也是来源于此。
老尹认为,随着电动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下降,电动汽车正在成为一种更经济、更环保的选择。
这种趋势的蔓延,势必会对以石油为主的传统能源市场造成冲击。
老尹也同样特别认同龙猫工业提出了新能源电动汽车三个架构设计的猜想。
动力架构:追求以电力为主,强化极致的能耗、强化极致的体验。
热管理架构:追求的全温域驾驶,强化极致控制、强化极致温域。
电子电器架构:追求智电融合,强化智能化、集成化、通用化...
技术不存在弯道超车,但技术应用可以。
技术应用在炎国因庞大的应用市场,必然会爆发一些应用技术层面的革命。
电动汽车最早是海外搞起的,据说那时的汽车格局是以电动汽车为主流的。
但随着燃油车技术更新迭代,现如今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以燃油车为主。
新的契机来临了,那就是熊猫科技率先、领先全球的完成了电池能源技术的更新迭代。
这意味着这次新能源技术主导将会以炎国为中心,蔓延到全球。
说不准,全球的汽车产业格局将会被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