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贰郎 作品

第118章 各方的应对!

高强接待了上汽、宇通等企业的老总,也初步达成了战略合作的协议,技术授权可以,哪怕是阉割版的技术授权也足以让上汽、宇通等车企加速的推出自己的电动车。

高强接待的第二批次的车企老总有毕亚迪、齐瑞、和哑迪集团的老总。

哑迪集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电动车了,01年就涉足电动车领域,并且在业内、消费者的口碑里评价还不错,中上的评价。

毕亚迪、齐瑞的老总也惊诧哑迪集团的老总也来凑热闹。

齐瑞的老总心想,这哑迪集团的老总也是见风使舵的主,哑迪集团的确有个先天的优势,那电动车做的的确好,哪怕是两个轮子的电动车。

现阶段想要试水升级为车企,貌似也很合理。

齐瑞的老总笑呵呵的跟哑迪集团的老总打招呼:“看来,钱总也是看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钱景了。”

哑迪集团钱总也笑了笑道:“彼此,彼此。尹总也是个有眼光的人。”

齐瑞集团的尹总道:“据我所知,钱总的哑迪集团在电机、线控、电控方面还是小有成就的。找个时间一起喝喝茶?”

哑迪集团钱总回应道:“正好有一样的想法,等跟熊猫科技的高总会面结束后,我们就找个地,一起喝茶听曲。”

其他的车企也是交头接耳。

唯有毕亚迪的老总汪总全程缄口不言。

毕亚迪是有一定的技术先发的优势,但熊猫科技的高强已经公开表示可以有偿提供技术支持,那必须要来一趟。

哪怕,这次过来有些啪啪打脸的味道。

不过毕亚迪汪总并不太在意,为了新款的车型能再次打赢口碑,他豁出去了。

雷布斯一个做手机的都能站在风口上起飞,他老汪也不是吃干饭的。

之前,的确存在一些侥幸的心理,但经过这段时间沉淀后,汪总决定还是继续摸着石头过河稳妥一些。

特斯拉的技术是半公开的,问题是,抄作业抄不明白撒。

免费的通常没有有偿的专利授权来得有价值。

是的,毕亚迪的老汪是寻求专利技术授权的。

而齐瑞集团的尹总,还有哑迪集团钱总是寻求成熟的技术,做搬运工的。

在尹总、钱总看来,搞技术研发实在是有心无力,还不如光棍一点学习雷神工业跟华魅工业,就是直接使用在熊猫科技深度订制的现成核心技术。

时代的发展必然会造福一群群的人。

煤老板时代、房地产时代、...

现在显然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的黄金时代。

风口不会一直敞开,总有停下的时候,但所有人都相信自己不会是那只笨猪,就算要摔下去,也能及时的抽身,甚至还能转卖猪肉榨取最后一丝的利益。

...

-----------------

高强看着接下来会谈车企的名单:毕亚迪、长安、齐瑞、哑迪...

众人见面后,先都是例行的恭维高强一番。

毕竟,高强年纪小但做到了他们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寒暄过后就直接进入正题。

集体商谈跟1v1面谈有一定的区别。

集体商谈的强势方这次是熊猫科技。

高强也是因为自己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选择了集体商谈的方式洽谈合作。

高强开门见山道:“我知道诸位的诉求,我想说的是关于新能源电池包、充电桩的专利授权技术都可以谈。我的助手小美会全程记录下大家的基本诉求,有特殊诉求的可以将诉求通过各位面前的加密设备录入。”

“我们熊猫科技选择集体商谈的方式也是为了一目的,那就是求同存异。一起经营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口碑、招牌,加速推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可以这么说,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利润整体将会是燃油汽车的2倍以上,个别的做到3倍利润也不是不可能。”

“差异化的竞争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

...

-----------------

自从高强公开表示熊猫科技可以接受有偿的技术授权和订制核心服务后,整个炎国的车企均都展开轰轰烈烈的造车潮。

全球的燃油车的既得利益者也纷纷抱团,开会研究抗衡炎国车企抱团的应对方案。

炎国的车企转头去大搞、特搞新能源电动汽车,这对于燃油老牌车企来说并不是好消息。

他们知道炎国的车企会去搞电动汽车实验实验,但没有想到动静会这么大。

这些老牌燃油车企苦心经营的各种内燃机的专利壁垒、技术垄断仿佛垄断了个寂寞。

简直跟二战期间搞的马诺奇防线一般,看似铜墙铁壁,实际上人家可以绕过去。

汽车通常是重工业经济的支柱和门面。

一般来讲,有独立造汽车的能力,改改参数造一些军用坦克、装甲车、潜艇、飞机...也不是造不出。

现阶段,炎国除了内燃机的发动机专利绕不过去外,借助高精度的机床实际已经可以独立、批量的造车了。

炎国能独立造车,那就说明重工业的底子并非太过薄弱。

亚洲是个怪兽集中营,半岛、小东洋、宝岛都具备独立造车的能力。

炎国的国人并没有意识到能够独立、批量的造车,就意味着炎国已经迈入了工业大国的行列。

只不过,国人觉得连小东洋都能独立造车,因而没有觉得炎国的车企能造车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重工业可以军工转民用,同样的民用也可以转军用。

汽车作为重工业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每个国家首选发展的产业。

因为这个产业的能够大量的带动就业,能够随时的民转军变相的增强国防力量,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汽车除了是工业品外,还能极大的扩展人们的活动半径,这就能变相的刺激经济。

西方的老牌燃油车企跟新能源汽车的天花板特斯拉工业的老总马嘶克一番深谈后,才发现新能源汽车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

因为燃油车液体能源的高效性,在没有更新的电池能源技术的带动下,是无法掀起太大的风浪的。

燃油车依旧是人们远行的首选。

新能源汽车大概也只能在炎国大火特火,因为炎国的地形决定了人们大多数集中在平原和沿海地区生活。

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和平原城市并不是太过需要能长途跋涉的燃油车。

但,西方、米国、大俄那是地广人稀,燃油车依然是首选。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在于省钱。

燃油车的优点在于皮实、耐用,加油方便。

...

只是这些西方的老牌燃油车企跟马嘶克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炎国还有个称呼叫基建狂魔。

一旦,确定新能源汽车更符合现阶段国情的发展,必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铺设足够多的公共充电桩。

目前熊猫科技提供的公共充电桩快充服务,也只需要25分钟就能让车子重新焕发活力,80%的电量足以应付一般的驾驶需求。

大容量电池包的租赁服务也必将迅速的普及,作为过渡的手段。

对于炎国人来讲,最好的生活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远距离的驾驶旅行会有,但并不多。

客观有原因就是加班多、应酬多,无暇实现驾驶自由。

主观原因就是精力实在有限,有点精神还不如回家跟老婆一起造孩子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