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实验室基地的特殊环境,链接外网是极其不安全的行为。
因此高强开发出的人工智能辅助龙牙是单机式的高级智能,算力仅仅限于调动高强为其指定的服务器。
不过加持了专属订制的ai芯片,人工智能龙牙超乎寻常的表现惊呆了实验室里一众老铁。
尤其是王老想给高强配备一组顶级工程师,均被高强谢绝,毕竟研究北斗这样级别的高级架构已经不是单靠人力叠加就能解决的。
他们的作用说实话,不如人工智能龙牙。
借用人工智能来开发出npu,高强估计也算是全球第一人。
毕竟人力是有局限的,会设计芯片的不懂人工智能,会人工智能的大都不会设计芯片,同时将两项能力提升到黄金段位的也就是高强一人。
为北斗芯集成大量的npu的芯片组是高强通过架构调整用来均衡芯片功耗,推敲良久后提出的唯一解决方案。
换句话说,高强实际是采用soc芯片系统的架构组,在改良北斗芯。
没办法,想要在20纳米工艺制程芯片设计上玩出花样来,想通过局部的设计解决整体功耗问题实在是强人所难。
高强借助人工智能龙牙集成设计了1010个npu来代替一些繁冗、重复的功能设计。
换句话说高强干了一件替北斗芯减肥、减负、瘦身的工作。
这是大老王王老之前没有想过的方案,毕竟人的精力有限,理论和实际都难做到面面兼顾。
但,高强自学成才,加持了英灵魂环后也算学贯中西,没有学院派那种固化僵直的思维定势,没有特别要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执念。
均衡才是架构设计师毕生追求的王道。
曾经一个叫凯南的哲学大师说过:均衡存乎万物之间。
天地天地万物之间需要一种均衡,而这种均衡也就造就了天地万物互相存在、互相克制。
其实,北斗芯是炎国所有工程师的集体智慧结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很多功能设计性能对于升天的北斗是富裕的,甚至是负担。
而这些富裕性能,负担就是高强需要通过智能助手龙牙搭建数学模型,进行量化计算,从而均衡掉他们。
取舍之道对于北斗芯总设计工程师王老来说,很难!
取舍对于选择障碍症,追求完美的偏执狂来说,难得很。
偏执狂常态的思维,能理解的就是:难道不是性能越爆炸越好吗?
但现实就是,北斗想升天就必须减肥、减负,甚至还要为某项功能削弱一些太过富裕的一些功能的功耗量值。
这个工作通过人力去测算就是开玩笑,但通过人工智能龙牙来搭建数据模型进行量化测算,就能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数。
npu芯片组的特点就是数据的交互能达到极限,用最小的功耗实现更高频次的数据交换,适用性要强于gpu 100倍。
王老和杨老也渐渐清楚了高强要做的事情,用效率高功耗低的npu芯片组取代gpu芯片组,将更多用来用来通讯的alu、dps芯片单元封装成npu。
这样节省、转移出的功耗富裕可以赋予主核心芯片更高的运算频率。
这玩意,乍看一下宛如星系里的银河系星图。
偏偏高强处理起来效率还极高。
在王老看来,龙牙这个不起眼的人工智能已经远远超越了西方所谓的阿尔法高级人工智能。
王老定义为强人工智能。
而且是军用级别的智能制造辅助。
别的不说,单单就是为某一项具体的功能算法构建具体的数据模型,并进行量化计算这就是人力无法涉足的领域,只能借助人工智能实现。
王老和杨老对视一眼,他们低估了高强的潜力。
尽管无法理解凭借自学就能做到这种程度,但也只能感叹人与人之间、天才与麒麟才子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认知决定思考事物的纬度。
而王老和杨老没有涉足过人工智能领域,或者说对其的了解极其有限,因此很难提出用npu代替功耗消耗大户gpu的方案,只想着通过优化处理器芯片的架构设计来实现低功耗、高性能的北斗芯。
不可规避的难点有2。
1,现阶段龙科院和基地都没有能设计出成熟的14纳米制程芯片。
2,由于西方的限购,龙科院和基地的光刻机只能满足20纳米制程工艺芯片的生产。
经过高强的一番宛如羚羊挂角微操作,北斗芯整体功耗减负35%,这意味着叠加核心芯片性能不再是一句空话。
北斗芯常规的功能就多达数千个,因而高强没有采用他擅长的仿生多核心架构、也没有采用处于理论的巨核心太阳系架构、而是采用了稳定性更胜一筹的星河架构。
也就是所谓区块链架构,彼此独立,又能通过特定的方式组合为整体。
算是龙拳手机区块链物理架构的芯片化升级版。
高强将一块块npu芯片组想象成手机整机里的各个零部件,通过soc系统架构整合为一个整体。
这样稳定性高的吓人。
毕竟是军用芯片,高强设计芯片架构的初衷就考虑到整体的稳定性要优先于性能的峰值。
每个功能模块通过区块链架构来切割划分,又通过npu芯片组独有的特性让功能模块相互交叉又相互独立,宛如人体里的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一般,交叉缠绕又相互独立。
这个技术的实现只能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微操,要是让高强凭借肉眼去微操,估计得几百年才能完成这样庞大复杂的任务。
...
-----------------
12月24日,本不算特殊的日子。
真要较真的话,这天是西方传统的平安夜。
高强不负众望的拿出了北斗芯20纳米千核微架构设计图。
单核心的主频率卡在0.85 ghz,并不高。但,数量多的吓人。
王老:...
杨老:....
这...
小怪物!
这是基地里所有芯片研究工程师对高强的尊称。
毕竟寻常能设计出,满摩尔定律12核心芯片架构已经可以称为大师。
这尼玛,千核微架构,就是摩尔看到也要诈尸啊。
甚至这北斗芯算的上soc系统级别的芯片了,整合了上千个芯片功能,这是炎国芯片设计师能拥有的能力?
甚至是这年纪不大的外援也强大了有些离谱了。
超出了这些天之骄子想象的极限,就只能吐槽一句小怪物!
他们知道能独立设计出20纳米制程的笑傲基带芯片已经算得上是大师,不过基带芯片、手机商用芯片处理器都是独立功能的单体芯片,不需要考虑跨功能的兼容性。
按照游戏难度来划分,独立芯片的难度就是入门级别,而soc系统级芯片就是妥妥的地狱级别。
两者的难度不是一个纬度层面的。
最过分的是效率,这才几天的时间,众人都在死磕,甚至连个像样的思路都拿不出来,人家直接拿出设计图纸了。
要知道这可是20纳米制程工艺,可不是45纳米、28纳米制程。
王老身为北斗芯的总工程师,他拿到高强递交的芯片设计图纸手都是颤抖的。
只有闭上眼,才能勉强平稳住内心的惊涛骇浪。
是的,高强用了人工智能辅助,确实存在取巧的成分。
但,人工智能从芯片的设计到程序的搭建,都是高强一手缔造,过程中没有假借他人之手。
王老甚至在高强身上看到了一个影视剧人物的影子,那个就是虚构的漫威世界里斯塔克工业的花花公子、浪子回头的传奇人物托尼.斯塔克。
在芯片设计、人工智能领域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