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吃水果 作品

第一百九十八章:老朋友·上

安平市,桃源小区。本文搜:美艳教师 免费阅读

清晨时分,张小龙坐在长椅上,低着头假装玩手机,实则在用余光目送着一位皮肤白皙,穿一身黑色卫衣的女人,走出四栋单元楼。

五分钟过去,在确认对方不会因为“忘带手机”一类的理由返回住所后,张小龙起身,走进了那栋单元楼。

张小龙,今年二十二岁,性别男,爱好女。

平日里,他孝敬长辈,待人和善,五岁就知道给来家里做客的小朋友让梨子吃,八岁就知道……

咳咳,总之,从表面上看,张小龙是个好人。

可就像很多电视剧、小说中时常出现的桥段一样,许多顶着“好人”这个头衔登场的角色,在背地里,都有着一些见不得人的秘密。

张小龙,这个一听名字就知道不是重要角色的角色,也有着属于他的秘密。

他是个变态,一个迷恋陌生女性内衣裤的变态。

当然,在绝大多数变态们的眼中,“变态”这个词不过是世人对他们赋予的污名化刻板印象,张小龙也不例外。

对他而言,那些女人们深藏在衣柜深处的内衣裤,是盛放着的,是等待着他采摘的花朵——世说某某某爱莲,某某某爱菊,某某某爱牡丹,他们爱花,张小龙也爱花,爱花代表着风雅,代表着情趣。

他只喜欢采花而已,所以比起变态,他更喜欢将自己称作“采花大盗”。

至于,“采花”是否会与“不道德”划上等号,张小龙本人并不在意——在他看来,要怪,也只能怪自己拥有着一双能发现“特殊美”的眼睛而已,这是优点,而非过错。

今天,就是张小龙来‘采花’的日子。

在此之前,他已经得手过很多次了。

从大学女生宿舍到独栋别墅区的富人家花园,张小龙从未失手过,一手开锁、翻墙的本领早已是练得炉火纯青。

但接连得手并没有让张小龙放松警惕,他很清楚的知道,尽管学生和贵妇们的内衣裤质量都很不错,可经不住学校里有彪悍的宿管大妈,高级小区里有别着警棍巡的保安,这两者中的任意一类,都能轻易对他的事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那么,有什么地方是又适合作案,又有很多目标可供选择的呢?

答案是存在的——桃源小区,这个安平市物业圈中以“管理混乱”闻名的小区,里头住着许多来自天南海北的打工者,其中自然也不乏女性。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张小龙就已经盯上了这里,只是在踩点结束、准备付诸行动的前一天,他莫名地生了一场大病,在床上迷迷糊糊地躺了快一周才勉强能下床。

但倒霉的事儿还没有结束——在那之后接近一个月里,张小龙几乎每天都会做噩梦。

在梦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凶神恶煞的男人,一边对张小龙拳打脚踢,一边质问“你长得这么丑,为什么不去整容”。

这件事情给张小龙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因为睡眠不好而导致的精神衰弱,让本就不怎么壮实的身体一下更虚弱了。

不过好在,雨过天晴的日子总会到来,几个月后,张小龙调整好了心情,带着全新的面貌,再次来到了桃源小区,选定了这次下手的目标。

他观察那个女人已经有一周左右了。

几乎每天早上,她都会在这个时间点出门,并在一两个小时过后返回,有时手中会多出几个来自菜市场或者是书店的包装袋,有时则什么都没有,纯粹是空手而回。

按理说,这种情况还是蛮少见的不是吗?毕竟她看起来也不过是二三十岁的年纪,说出去工作吧,什么工作会只持续这么一会儿,还是这个点出门?

可说是被人包养,或者本来就很有钱不需要工作吧……这样的人会住在桃源小区吗?

好在张小龙对此并不很关心——变态不代表要对别人的隐私感兴趣,再说城市里奇奇怪怪的家伙多了去了,今天操心这个的私生活,明天操心那个是不是有秘密,哪怕是变态也忙不过来呀。

“完了完了,睡过头,要迟到了!”在张小龙上到五楼的时候,正好撞见了一个出来风风火火从楼上连跑带跳往下冲的年轻女子。

张小龙下意识地往旁边让了让,而女子似乎是真的要迟到了,连说句不好意思的时间都没有,就这么急匆匆地与张小龙擦身而过——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即将光顾她楼下邻居的采花大盗。

尽管在那个瞬间他们离得很近,近到张小龙已经闻到了她身上淡淡的柑橘调香水味。

张小龙默默地看着女子消失在楼梯尽头处的身影,并没有更多的表示。

这不是他第一次见到这名女子——在之前蹲点的时候,张小龙就注意到,她经常和那个皮肤白皙的女人在早晨结伴出门,一副很亲密的样子。

原本,这位住在六楼,生得年轻漂亮,衣着也很有个性年轻女子,本应该成为张小龙猎物清单中的“备选方案”才

对。

可张小龙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当他认真考虑起,要不要去她家“采花”的时候,心底里就会忽然冒出一个声音,提醒他千万不要这么做,否则很可能会倒霉。

直觉?第六感?人体的自我防卫机制?

张小龙也不知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不过做这一行,小心谨慎些总是没错,所以在反复几次过后,张小龙将此归结于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一种体现,很快便对那名女子失去了兴趣。

面对挂着506室门牌号的房门,张小龙将手中的开锁工具探入锁芯,埋头操作了起来。

三十秒后,锁舌伴随着一声脆响弹开。

张小龙深吸一口气,推开了房门。

映入眼帘的,便是摆着成套的藤制躺椅,放着茶具的红木茶几,窗台下的绿植,以及挂着一串贝壳风铃和几套整齐线装书的博古架的客厅。

与之搭配的,是一套镶嵌整齐,花纹并不繁复的深棕色实木地板。

这让张小龙有些意外,一是因为在如今这个崇尚“欧式风格”装修的年代,这类古色古香的中式装修已经很少见了;二是,他在去年曾当过一段时间家具城的店员,尽管算不上眼光毒辣,但多少还是能看得出,这间屋子从地板到家具的选品,只是看起来低调而已,实际一套装修落成下来后的价格可一点都不“美丽”,很难想象住在这种连电梯都没有的小区的住户,会舍得花这么多钱来做装修。

总之,这并不像是一位独居年轻女性的住所。

不过在看到了玄关处放着的小码拖鞋后,张小龙觉得自己应该没有搞错。

他保持着一贯的职业素养,脱掉鞋子走进客厅,准备朝卧室进发。

然而,就在他路过那张藤椅的时候,忽听见窗边的方向,传来了一声明显拖长的猫叫声。

“这个家里还养着宠物?”

像是在回应他的想法,一只小小的猫爪,在这时从窗帘背后探了出来,将窗帘拨开了一条缝隙。

带着暖意的阳光洒进屋内,照亮了屋内的陈设,分明是一副温馨祥和的场景,却让张小龙一愣——他这才有些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从他走进这个家里的时候,周围就是一副黑漆漆的景象,不知道的还以为外面是晚上。

“明明是大白天,为什么家里的窗帘是拉着的?”张小龙疑惑地想着,“晒太阳又不耗电费,人不在家也犯不着这么做吧?难道是对紫外线过敏?”

“喵。”又是一声猫叫,把张小龙的思绪拉了回来。

他看着蹲坐在窗台上的那只狸花猫,狸花猫也摇着尾巴,用那对淡黄色的眸子打量着他——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张小龙觉得自己从这只猫的眼里,看到了“懒洋洋”三个字。

张小龙对宠物不感兴趣,准确来说是怕狗和讨厌猫。

怕狗是因为小时被狗咬过——刚来桃源小区踩点的时候,张小龙就盯上过另一栋楼的一位独居女子,但这个计划最终因为她家养着一只白色的大狗而流产。

至于讨厌猫,则纯粹是出于对猫这种生物的“鄙视”。

在张小龙眼里,猫不像是忠诚的狗,看到了不认识的人进家门,会大叫甚至是冲上来咬人,豁出命来保护主人的财产。

猫这种没良心、养不熟的生物,哪怕是看到了陌生人堂而皇之的入内,也大都不会有什么表示,要么是当没事猫照睡自己的懒觉,要么是找个角落躲起来,瑟瑟发抖——曾经他到访过一处住宅里,就养着一只布偶猫。那只傻猫看到了张小龙不仅不怕,还很热情地倒在他面前敞开肚皮,“求陪玩”,简直是奇葩中的奇葩。

该说不说,面前的这只狸花猫,就很符合张小龙对猫这种生物的刻板印象——在看到张小龙进来以后,它完全没有任何表示,就只是很平静地打量着他,也不知道是因为智商太低搞不清状况,还是根本就不在乎自己家里“进了贼”这件事。

一人一猫的对视,在持续五秒后,以张小龙的抽身离开宣布结束——现在的任务不是跟这只猫纠缠,而是尽快找到这个家里女主人的卧室在哪里。

也正是因为这个举动,使得张小龙完全没有注意到,在他转身离开的同时,这只猫的嘴巴正一合一闭着,仿佛是与着他身后的那团“空气”,无声地“交流”着什么。

张小龙推开了离客厅最近的那扇房门。

很明显这是一间书房,靠墙的书橱里塞着满满的书,与这里的藏书相比,客厅博古架上的那几套线装书,至多算是“装饰品”,更像是因为放不下才摆到那儿去的;一张大书桌临着窗边摆放着,象征着“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整齐地摆在桌上,一张宣纸被镇纸压着,平整地铺在桌上,依稀能看出纸上画着的是一座云雾缭绕的大山与一处疑似道观的建筑。

张小龙对读书没兴趣,对欣赏画作更没兴趣,于是他很快带上门,退了出来。

下一站,是书房对面的房间。

刚推开门的时候,张小龙还稍微有些兴奋,因为对着门的就是一张单人床——有

床就意味着这是卧室,卧室就意味着这里有人住,有人住就意味着有内衣。

然而,当张小龙真正走进房间后,方才意识到,这里头似乎有些不对劲。

首先,单人床确实存在,但在床上只摆着一个印着“史努比”图案的枕头以及同款的被单,并没有看到被子。

其次,这里没有任何看上去跟“生活气息”相关的陈设,虽然角落里摆着一张懒人沙发,但沙发的表面除了自带的凹陷以外,却几乎没有皱褶,看起来完全不像是有人曾在上面坐过——这世上应该不会有人从懒人沙发上站起来的时候,还不忘用手掌抚平痕迹吧?

最后,张小龙最感兴趣的衣柜里,除了几袋樟脑丸以外便再无他物,连衣架都看不到半个,实在是叫人大失所望。

可话又说回来,要说这是一间专门为客人准备的客房吧,房间的墙上又挂着似乎是能表明房间主人身份的装饰物。

那是一副油画,画框中,是一位张小龙没有见过的美丽少女,她的脸上挂着微笑,至多也不过是十几岁的年纪,估计是屋主人的妹妹——张小龙会有此推断,倒不是这位画中少女和他记忆中的屋主人真有多么相像,而是因为她怀里抱着的那只狸花猫。

一般来说,同品种的动物看起来总是大差不差,通过能某些细枝末节的差异,认出“自己家的宝贝”和“别人家的猫”的,通常只有饲主而已。

但这幅画里的猫不一样,仰赖于作画者的画功十分高超,不光猫画得很像,就连它那副懒洋洋的神情也还原的惟妙惟肖,这让张小龙只花了零点一秒的功夫做出了判断,画中的猫和刚才客厅里晒太阳的那只猫,绝对是同一只。

而既然猫是同一只,那么抱着猫的少女就不可能是虚构人物——“屋主人的妹妹”,显然是最契合现实的猜测。

那副画框的旁边,还贴着一张看起来有些突兀的明星海报,虽然张小龙不仅不认识这是谁,也分辨不出海报角落那个烫金色的连笔签名,究竟代表着两个字还是三个字甚至四个字,但想来应该是这位妹妹所喜爱的艺人没错。

结合上述的发现,这里比起客房,更像是屋主人留给家里妹妹的房间。

至于这里为什么如此缺乏“人气”,衣柜里甚至都没有衣服……

张小龙忽然想起了自己前阵子,在一档名为1717白银眼的民生新闻节目,看到的一起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