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小憨憨 作品

第425章:柏油路畅想

李志诚:“爸,那不是橘子,是橙子。”

“嗐~”李广田咧嘴一笑,“我知道那是橙子,硬硬的,水分多,比橘子更甜,但我就是喜欢叫它橘子。”

沈青:“志诚,你志愿填好了没?”

这年头,是先填写志愿,再参加高考。

当然喽,这种‘瞎子过河’般的模式,导致很多填志愿时选择不服从调剂的人滑档了,只能来年再战。

李志诚摇了摇头,“还没开始填,老师说了...再来几次模拟考,能预估出自身高考大体分数后,再填报志愿。我心里有三个选择,东南大学、西北交通、华东理工学院。”

李广田眉头微皱,“这三所学校...听着就很厉害,录取分数线指定不低,志诚,你有别的备选大学吗?”

李广田担忧儿子会滑档,导致一年辛苦白费。

李志诚:“有,省城的理工学院。”

李广田的心,往下放了一些,有个院校打底,滑档几率会大大下降。

李广田:“大青,你过几天有空吗?”

沈青:“我明天要去一趟阳城,一户人家承包的葡萄林生了病,病情不严重的话,10~15天就能治好,怎么了?”

李广田:“沙谷河两岸,栽满了杏树,树上结的黄杏,可是公账主要收入之一。

你呢,在植物养护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很懂行,王书记向上级引荐了你,等天气暖和,杏树发芽了,上级想让你到杏林看一看,有病治病,无病养护。

今年,杏树的收入,会按照辖区面积,在玉城总面积中的占比,分给每一个镇。

煤渣路沿线的几个镇镇长商量好了,等卖杏的钱一到账,就动工,把煤渣路改成柏油路。

煤渣路,拖拉机、班车一过,就会卷起阵阵灰烟,人闻了,会呛得直咳嗽。

不骑车、不开车、不坐车,纯靠双腿,在煤渣路走上一小段,白鞋会变成灰鞋。

柏油路,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其路面光滑,车子行驶在上面,不会卷起灰雾,也不会怎么颠簸,纯靠双腿走在上面,不会硌脚,鞋底、鞋面,更不会沾满灰尘。”

沈青垂眸沉思,煤渣路改建成柏油路,是好事情,但---

沈青:“柏油价格可不低,卖杏得到的钱,够铺柏油路的吗?”

李广田:“和当初修大坝一样,每村出十来个壮丁修路,没有工资,但有杏干拿。钱不够,领导们自有办法,有了柏油路,往后大家出行就方便多了。”

沈青:“夏天不太方便。”

李广田疑惑,“为什么?”

“我知道。”

李志诚出言抢答。

“柏油路,一到夏天,路面就会特别烫。

柏油路是黑色的,离远看,路面很光滑,拿着放大镜离近看,会发现其表面这边凸起、那边凹陷,十分的粗糙。

黑色+粗糙,令柏油路路面吸热能力超强。然而,柏油传热性差,也就是说,路面的热量,难以传输给下方柏油、地底。

吸热强、传热差,令路面温度越来越高,达到一定温度时,柏油还会融化,黑乎乎的,能拉丝,粘性还极强。

夏天,走在柏油路上,鞋底会黏上融化的柏油,且,很难将其弄掉。

若是谁家的熊孩子,在柏油路上跑了一段距离,啧,脚底非烫出几个血泡不可。”

沈青记得前世还是孩童时,处处都是蝉鸣的夏天,他和一群小伙伴,跑到柏油路上玩。

每个人手握两个小细枝,蹲在路上挪来挪去,寻找融化状态下的柏油,找到了,就像搅糖稀一般,细枝插进柏油中,交替画圈,使得柏油呈球状黏在两根细枝的顶端。

接下来,是把柏油当作糖稀,不停地搅丝、卷球,还是再次掏出两根细枝,继续寻找已融化的柏油,全凭各自的心情。

李广田:“志诚,夏天,柏油路的路面,温度能达到多少?”

李志诚:“50-60c。”

不愧是立志要去建桥梁的人,连柏油路面的温度,都能脱口而出。

李广田:“嚯,温度这么高,等柏油路铺成了,我得用村里的大喇叭,叮嘱大家走在柏油路上时,一定要穿鞋子,还要讲明不穿鞋的后果。”

这时,许素芬走了进来,从厨柜内拿出三根香肠。

那香,是猪肉+调料灌制而成,晒了好多天太阳,摸起来硬硬的。

许素芬:“小花,大青,你俩能吃辣不?”

沈青:“我能,小花,不太能吃辣。”

“嗯。”沈小花点了点头,“表姨,稍微有些辣味,我是能接受的。”

许素芬:“香肠里,没加辣椒粉,我拿进厨房,把它蒸熟,再切成片,配着蒜苗炒一大盘菜。”

沈青:“需要我帮忙不?”

许素芬摇了摇头,“不用,你和小花在屋里坐着,过一会就开饭了。”

李广田:“大青,你和志诚下会棋,我到厨房做饭,今天,让你尝一尝我的手艺。”

“好。”

夫妻俩走后,李志诚问道:“沈青,你会下象棋不?”

沈青知晓下象棋的口诀:马走日,象走田,车走直路,炮翻山,士走斜线护将(帅)边,小卒(兵)子一去不复返。

不过,沈青实战下象棋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沈青:“会一点点。”

他没有撒谎,除了打羽毛球,其余竞赛类活动,沈青或多或少,都会会上一点。

“志诚哥,你家有五子棋吗?就是...棋子又扁又圆,棋子分为黑色、白色的棋。”沈小花冲到矮桌前,期待地问道。

李志诚:“有啊,怎么了?”

沈小花:“太好了,志诚哥,咱们改下五子棋吧。”

“没问题。”

李志诚爽快答应,兄妹俩未进堂屋前,他和亲爸已经下过柳盘棋了,且把把都是李广田赢。

此刻,李志诚一看到象棋,脑海便不自觉浮现出一次次被亲爸将军的经历,于是,他感觉自己,再练个一年半载,说不定还能打败亲爸。”

李志诚:“大青,你晓得五子棋的规则吗?”

沈青:“知道啊,黑棋率先落子,落子生根,不许移子,也不许拔子。棋子,要落在线段的交叉点上。持黑棋一方,要严苛遵循三三禁手规则。”

李志诚:“对,率先落子的黑棋,要遵守三三禁手规则,也就是...不能用五颗黑棋,排列出两行三连的黑棋,当然,即便如此,由于比白棋多落一个子的缘故,黑棋赢面更大。”

倘若没有三三禁手规则,黑棋赢率将会在90%以上。

李志诚收起象棋,从条几的抽屉内,拿回一个带锁的木盒。

木盒,表面暗沉无亮泽,锁子,布着一点铁锈,看来,这个盒子很久没打开过了。

啪---

李志诚打开铁锁,木盒内,有一叠得四四方方、布满网格线面塑料纸,还有两个塑料盒,一个白,一个黑,不用细想,就知道盒内装的是棋子。

李志诚掏出塑料纸,将其平铺在矮桌上,又拿起两个塑料盒,“沈青,你选黑棋还是白棋?”

“给我白棋吧。”

“不再考虑考虑,毕竟,黑棋赢的几率,还蛮大的。”

“不了,我喜欢白棋。.

“那行。”说完,李志诚将白盒递了过去。

沈青接过,打开了盒子,里面装满又圆又扁的棋子,棋子表面光滑,还泛着一点亮泽。

咚---

李志诚将一枚黑棋,下在了棋盘上,“沈青,该你了。”

“好。”

沈青拿起一枚白棋,下在了黑棋的右边。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落棋的‘咚咚’声萦绕着整个堂屋。

沈青和李志诚,一共下了六盘棋,李志诚一次也没有赢。

李志诚:“沈青,棋技不错嘛。”

沈青:“运气好罢了。”

沈小花拽了拽亲哥的袖子,“哥,我也想下棋。”

刚才,沈小花坐在矮桌旁,两眼一直盯着棋盘。

沈青让出座位,“行,你来和志诚下棋。”

“好嘞~”

沈小花挪了挪座位,将棋盘上的白棋,拾进塑料盒内。

李志诚:“小花,咱俩换换盒子,你下黑棋吧。”

沈小花摇了摇头,“志诚哥,我想下白棋,你下棋时,别让着我哦。”

李志诚:“行。”

随即,二人交替落子,沈青在一旁看着,不出声,也不挤眉弄眼,示意沈小花该怎么落子。

良久,沈小花和李志诚,结束了第五盘棋。

“唉~”李志诚瘫坐在椅子上,两条胳膊无力地往下沉,“我...我棋技有那么差嘛,一局都没有赢过。”

此刻,李志诚自尊心,备受重创。

李志诚:亲爸是个象棋高手,自己接触象棋不多,输给亲爸,十分合理。沈青落子乱中有序,往往以一种出其不意的方式,拿到了胜利,输给他,也算合理。沈小花...小学四年级,棋法生疏,自己竟然一局都没赢过。

沈青嘴角轻扬,“志诚,你棋技不差的,但你每落一枚棋子前,考虑得太多了,我和小花随意落子,超出你的计划,反倒打了你一个措手不及。”

李志诚两眼猛地一亮,“对哦,有时候想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小花,咱们再来几局。”

“好啊。”

接下来,二人继续对弈,李志诚终于打破‘输王’局面,与沈小花五五分,赢了三局。

李志诚:“小花,厉害啊,棋技了得呐。”

沈小花:“嗐,我落子时,只考虑两件事,一,堵住你即将三连或四连的棋,二,让我的棋在当下或者未来,形成三连、四连、五连。当然,如果一枚棋子落到棋盘上后,一和二都能满足,那就再好不过了。”

“方法虽然简单,但很实用,受教了。”

这时,许素芬端来一盘花生米,放到了八仙桌上,笑道:“要开饭了,暖壶里有热水,吃完饭再下棋。”

“好嘞~”李志诚收起五子棋,拎起暖壶,往搪瓷盆内倒一些开水,再兑一些凉水,“温水兑好了,来,洗手吧。”

三人依次洗净双手后,沈青来到厨房门口,想要帮忙端菜,却被许素芬拒绝了。

“洗完手端菜,岂不是白洗了,大青,你、小花、志诚,在堂屋做着吧,饭菜都炒好了,甜汤熬好了,就能开饭了。”

厨房的案板上,摆满了盘子,每个盘子上方,还倒扣着一个瓷碗。

盘子上扣碗,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菜品保温方式。

灶台旁,李广田将一罐醪糟,倒进了盛有甜汤的铁锅中,“素芬,给我拿个大汤碗,甜汤还有三四分钟就熬好了。”

“成。”

许素芬找出一小盆般大的汤碗,放到了灶台上,撤掉案板上倒扣着的瓷碗,将一盘盘菜,端到堂屋的八仙桌上。

李志诚想要帮忙端菜,许素芬以‘端完菜,手油乎乎,之前便白洗手了’为由,拒绝儿子帮忙。

咚---

小盆大的汤碗,被放到了八仙桌的正中央,许素芬将竹筷、瓷勺、空小碗,放到桌子边缘区域。

“大青,小花,坐,签辣条厂合同那天,就想让你尝一尝我的手艺了,可惜,闲暇时间一直凑不到一块去。今天,屋里没外人,你俩敞开肚皮吃,不吃到肚皮溜圆,不准放下筷子哦。来,都坐吧。”

李广田笑着招呼几人坐下。

李广田坐在主位,许素芬和李志诚,分开坐在两边的侧位上,沈青和沈小花,并排坐在李广田的对面。

一般来说,八仙桌的主位,是背对着条几、正对着大门的位置。

沈青看向桌子上的菜,甜汤,红烧肉,咸鸭蛋,蒜苗炒香肠,鸡蛋羹,辣椒炒肉,花生米,油炸小黄鱼等。

“表姨父,两个小时,就烧了一大桌子菜,厉害呐。”

“嗐。”李广田自豪一笑,“四个锅同时开动,自然快一点。”

“四个锅?”

适才,沈青走进厨房,表示想帮忙端菜时,土灶上,有一大一小两个铁锅,案板旁边的煤炉上,架着一口圆柱形的铝锅,第四个锅是?

李广田乐呵一笑,“两个铁锅,一个铝锅,炭盆上方,还有一个砂锅。”

“炭盆?”

“嗯,在灶台后面摆着,盆里放木炭,铁网放盆面,上方摆一砂锅,那一盘红烧肉,就是用砂锅煨出来的。来,尝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