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六十五岁的老翁,竟然识得百余个字,甚至还能写自已的名字。
这种事情要是搁在某些世家大族里面倒是很正常。
可要是放在一个乡间老农身上,那就是怎么看都不太正常。
问题是宁阳县的乡间老农就能识得百余个字,还会写自已的名字。
姓陈的进士忍不住感叹道:“宁阳县文风之盛,确实非同一般。”
随着陈姓进士的话音落下,姓李的进士却是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宁阳县文风之盛?
宁阳县有个屁的文风!
别管识得百余个字还是千余个字,说话的时候照样还是带着姥姥带着娘。
再说了,你以为那些人是真愿意识字?
可拉倒吧。
当初一个个的就是盯上大老爷许诺赏赐的猪肉,生怕自已捞不着那口肉吃才玩了命的去学认字。
也就是当初的宁阳县穷的不像样子。
但凡换成是现在的宁阳县,要是有人说识得五百个字就赏赐一斤猪肉,估计宁阳县那些不怎么讲道理的老头子们能当面儿呸过去一口老痰。
瞧不起谁呢?
谁他娘的还差那一斤半斤的猪肉了?
为了一斤猪肉就去学五百个字,傻子才干!
姓李的进士丝毫不怀疑宁阳人能干出这种事儿,毕竟自家祖父就不止一次的说过,“以前的人都憨,也都没吃过什么好东西,为了一斤肉那真是能拿命拼,哪儿像你们现在啊,吃个饭还得挑肥拣瘦。”
一边回忆着自家祖父说这话时的模样,姓李的进士一边笑着说道:“宁阳县的文风,也多亏了大老爷当初定下的规矩。”
扭头瞧了瞧身后的一众进士,姓李的进士又笑着说道:“当初大老爷看宁阳县连个读书人都没有,说苦什么也不能苦孩子,穷什么也不能穷教化,便想方设法的收拾出县学,让宁阳县的孩子进学读快。”
“再后来,大老爷跟太子殿下要了些读书人过来做教书先生,又在各个社里广建社学,还从县库里拿出钱来补贴进学读书的学生。”
“要不然的话,宁阳县别说什么文风不文风了,就算是能识得几个字的都没几个。”
“还有啊,当初大老爷说不识字的算睁眼瞎,非得要宁阳县的百姓也都识字,说是要扫盲。”
“后来还开出了哪个社的百姓先识得五百个字,就给哪个社的百姓发一头猪。”
“再后来就是谁能识得五百个字,就给谁发一斤猪肉。”
说到这儿,姓李的进士脸上又忍不住浮现出一抹羡慕嫉妒之色。
“其实吧,宁阳县这次出十六个进士,比以前出的那二十六个进士可差远了。”
“当时大老爷还没当登州知府,所以有时间去县学里教导我们。”
“那二十六个年龄大,大老爷给他们讲学的时间比给我们讲学的时间要多一些,平时有什么公务也都是交待给他们去办。”
“等到我们这一波的时候,大老爷当了驸马爷和登州知府,来县学的时间就少了许多,能给大老爷跑腿效力的机会也少了许多。”
“……”
姓李的进士就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般说个不停,而姓陈的进士,以及跟在两人身边不远处的那些恩科进士们,则是彻底陷入了懵逼模式。
早就听说他杨癫疯行事癫狂,却想不到能有这么癫,竟然拿肉来引诱百姓识字。
心里胡乱琢磨了好一会儿,姓陈的进士才试探着问道:“李兄,驸马爷让百姓都识得五百个字,究竟是有何深意?”
姓李的进士笑了笑。
所谓有何深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那些以耕种为生的泥腿子们识字有什么用处?
他们既不可能参加科举,又不可能因此而给知县老爷带来什么好处。
恰恰相反的是,知县老爷还必须因此而掏出县库里的钱财。
这不就是纯纯的亏本买卖么!
真要是站在一个普通官老爷的角度去看,这么想其实也没错。
但是,自家大老爷能是普通的官老爷吗?
普通的官老爷,有哪个七品知县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能当上驸马爷,升任四品知府,兼任八省巡抚?
我家大老爷就能!
姓李的进士微微摇头,轻笑一声道:“大老爷说,种一辈子的地,也未必能用得上诗词歌赋之类的玩意儿,但是人总得知道自已的名字怎么写,最好是能看得懂皇帝诏令和朝廷的告示文书,也只有这样儿,那些个官吏衙役才不敢胡来。”
“而且,大老爷还说过,无论什么事儿,都离不开算数。”
“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桩桩件件都要涉及到买卖,识数,会算数,就不容易被人坑骗。”
“哪怕就是往朝廷缴纳赋税的时候,也能看得懂称,能算清楚斤两,不至于被贪官污吏们坑骗拿捏。”
说到这儿,姓李的进士再一次笑着摇头,姓陈的进士等人则是彻底陷入了凌乱。
他杨癫疯居然口口声声的说着不至于被贪官污吏们坑骗拿捏?
这对劲吗?
这不对劲!
你杨癫疯也是官啊!
你一个官老爷,而且当时还只是一个知县,还没当上驸马爷,你就站在那些泥腿子的角度,丝毫不考虑自已以后致仕了也属于乡绅的一员?
扭头瞧了瞧这些恩科进士,见众人脸上的神色都有些迷茫怪异,姓李的进士便再次笑了笑。
这三百个恩科进士里面,除了登州府的二十来个进士以外,剩下的人里得有二百多个是江南士绅家里的孩子,剩下的六十多个也都是北方士绅家里的孩子。
不用怀疑,这两百六十多个进士绝对是奔着做官来的。
甚至登州府的那二十来个进士也有可能是奔着做官来的。
既然是奔着做官来的,那就别指望他们能跟自家大老爷们一样。
想到这里,姓李的进士忽然面色一紧,正色对姓陈的进士说道:“陈兄,在见到大老爷之前,小弟还有几句话要说。”
姓陈的进士微微一怔,点头说道:“李兄请讲。”
姓李的进士嗯了一声,说道:“大老爷脾气不太好,最瞧不上眼的,便是那些不把百姓当回事儿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