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翻过又一座山,原来许秋早已在顶峰!
许秋缓缓开口:“第一,梯度切割配合术中超声。~d.u_o′x^i~a?o?s+h_u`o·.′c^o~m¨其次就是盐水漂浮筛选!
“在做锐性切割时,从残留的远端开始,每隔一毫米就用显微镊提起组织测试弹性。正常的束组弹性模量0.3~0.5mpa左右,但瘢痕的弹性应该大于1.2mpa。
“简单来说,正常组织更软。而瘢痕则更硬。
“另外手术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术中超声……正常组织束组应当呈现出均匀低回声,而瘢痕呈现出高回声,通过回声差异也能做出辨别。”
当然,这属于更复杂的方案。
只能算是堪堪能用,效率不算高。
因而第二种方式才是许秋的重点,也是他更提倡的方案。
许秋详细地解答道:“第一种办法,利用的是正常组织与瘢痕的回声差异。
“而盐水筛选就是利用两者密度的不同了。
“将切除组织碎片置入生理盐水中,正常组织因为含又髓磷脂二漂浮,相反瘢痕组织则会下沉。
“在筛选过程中,仅保留漂浮部分继续向前切割,如此反复,就能将瘢痕残留率降到最低!”
这番话一出,会场突然沉默了。
所有人都被这一方案震撼,一个个瞪着眼睛,满脸的愕然。
威格与内森连表情都变了,有种振聋发聩的感觉!
“太巧妙了!”
主评委席,此时莫雷蒂也是双眼发亮。?y^o?u!s,h/u/l\o^u`./c~o\m/
她不曾想过还能用这种方法进行鉴别!
像梯度切割法,还需要术者同时操纵多种显微设备,必须具备十分醇熟的经验。
但……盐水漂浮筛选却几乎没有任何门槛!
把组织泡进去,飘起来了就是正常组织、沉下去就是瘢痕,这还需要技术吗?
只要长眼睛了就能做出判断!
此刻,莫雷蒂都不禁有些激动起来。
这项技术,不仅能用在这一次的全臂丛功能重建上。
以后的神经外科技术,但凡是涉及到神经残端瘢痕清除的,都可以采取相同的手段!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几乎没有任何门槛,也无任何成本!
谁家医院还能缺少生理盐水了?
直接把组织碎片扔进生理盐水里面,可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操作了!
不过这时候,最激动的还是陆启山了。
他手术中就已经察觉到了这个问题。
然而,毫无应对的头绪。
他相信许医生有办法解决。
本来打算等这次年会结束后,若是还有机会再见到许医生的话,一定会专程请教。+1_8+0~t·x-t~..c_o\m,
然而陆启山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困扰自己许久的难题,竟然就被许秋随口解决了!
而且还一次性给出了多个方案。
“谢谢……”
此刻,尽管许秋距离他遥远,也听不见这句话,但陆启山还是低声开口。
他本来想朝许秋鞠躬。
但想到此时是公众场合,两人的关系则是参赛者与评委,不应该有太多关联,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陆启山自己倒是无所谓。
只是他担心影响到许医生!
因而最终他只是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目光。
……
而结束这一轮点评之后,会场已经没有了任何声音。
之前很多人觉得许秋下场也不一定能发挥得更出色,然而此时这些声音全都消失了。
随手就点拨出威格、内森的问题,这已经很能说明许秋的水平。
更何况,他还给出了改良方案!
这足以让所有人都闭嘴!
当然,其实更重要的,是许秋在改良手术中展现出来的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
巧妙至极,并且恰到好处!
此时威格心态相当炸裂。
自从田子昂闹事、导致许秋下场做手术后,威格的心情短暂地失落过。
差点被许秋的手术打得没有了半点自信。
不过后续的比赛,他一路碾压而过。
什么赵雪薇、林晓阳,均不是一合之敌。
就连被许秋推荐上来的陆启山,也不过如此。
对方最近的一次,拼尽全力才拿下第三名,连自己的尾气都看不到!
正是因此,威格破而后立,心态越来越自信,到这最后一轮,早就忘却了许秋那台手术带给他的震撼。
甚至于,他已经觉得许秋也不过如此,比自己强不了多少。
然而如今,许秋甚至都没有拿手术刀,三言两语,就将他打回了原形。
这也让威格重新回想起之前那套手术感受到的绝望感……
许秋根本就不是人!
自己的目标只是神经外
科全能。
但,也只是目标。
距离真正来到这一步,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
但他知道,自己有一天一定会爬到那一步,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几乎从未有过的神经外科全能医生……
然而威格此刻才惊恐地发现——当他攀登过一座座山,终于破开头顶的迷雾。
而当他抬头望去,却发现早有一座更高的山横亘在那……正是许秋!
这一瞬,威格瞳孔剧烈收缩。
原来……竟然真的有神经外科全能医生?
……
而此时,许秋并没有在乎外界对自己印象的变化。
他继续着点评。
陆启山的问题和威格、内森差不多,同样是大问题没有一个、小错误则众多。
当然,这是以顶尖医生的要求去苛责的。
真要是放在临床上,他们的技术已臻顶巅,几乎挑不出毛病来。
不过当下,自然不必留情。
除开单束瘢痕、残留瘢痕等问题,陆启山在神经根切断时也存在一定的失误。
由于颈七神经根运动束与感觉束交错分布,切断时容易误伤保留束。
尽管陆启山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规避,但相邻束还是受到了影响。
此外,就是多靶点的再生速度不均匀了。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先天因素。
人类的身体结构就决定了,远端手功能束再生速度显著慢于近端肩肘束。
前者差不多每天零点七毫米。
后者大约在一毫米左右。
这点距离看似微弱。
但放在神经上面,就已经是天堑般的差距了!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协同障碍。
就像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而神经长度不一致,问题更加严重!
第二个问题,就是陆启山的手术处理了。
他既然选择了做全功能重建,就必然要同时处理多个靶点、束组。
这种情况下,很难保持每个术区的均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