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酪拿铁 作品

第399章 我不想死,阎王也不能收我

镇西军营里,唯一还算平静的地方,大概就是冯寒衣的营帐了。_0+7·z_w¢..c·o^m/

自从修为尽失太子对他不闻不问,他也乐得清静,整日独自待在帐中,偶尔和伪装成副将的战红衣说说话。这天夜里,战红衣掀开帐帘,带进一股寒气。冯寒衣正坐在火盆旁,手里捏着一块炭,在地上划拉着什么。见战红衣进来,他抬头笑了笑。“又去打探消息了?”战红衣点点头,脱下沾满雪的外袍,搓了搓冻僵的手。“异兽越来越近了,粮草也快断了,军心涣散得厉害。”“照这样下去,镇西军怕是撑不了多久。”冯寒衣叹了口气,手里的炭块在地上划出一道深深的痕迹。“太子终究不是带兵的料,若是再这么折腾下去,西部荒域迟早要完。”战红衣沉默片刻,摇了摇头。“我倒觉得,九州皇不会坐视不管。”“他应该比谁都清楚太子的能力,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西部失守?”冯寒衣抬眼看了看她,眼神里带着几分探究、“那你呢?打算什么时候去找李青书?他要是肯出手,局面或许还有转机。”提到李青书,战红衣的表情瞬间僵住。她低下头,盯着火盆里跳动的火苗,声音有些发涩、“现在还不是时候......我还不能见他。@′咸°/2鱼a看±书?网{{t _更%新_¤u最;全+?d”“为什么?”冯寒衣皱眉。战红衣没回答,只是攥紧了拳头,帐外风声呼啸,火盆里的炭火渐渐暗了下去,映得她的侧脸忽明忽暗。“再等等吧。”她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是在自言自语。“等时机到了,我自然会去找他。”冯寒衣看了她一眼,没再追问,只是默默往火盆里添了块炭。火光重新亮起,却照不亮两人各怀心事的面容。然而此时的战红衣,对李青书现在的一切一无所知。她只知道,李青书是个无所不能的人,却不知道,那个曾经为她挡下一切的人,如今正独自与死神搏斗。冯寒衣放下手中的炭块,抬头看向战红衣,眉头紧锁。“眼下这局面,咱们要不要插手?再这么下去,镇西军怕是真的要完了。”战红衣冷笑一声,眼神里透着几分讥讽。“插手?凭什么插手?这烂摊子全是太子自己折腾出来的。”“要不是他贪功冒进,异兽和镇西军早就相安无事了。”“现在倒好,异兽没剿灭,反倒把镇西军搭了进去。”她站起身走到帐边掀开帘子,冷风灌进来。“太子这种人吃的教训还远远不够,他不栽个大跟头,永远不知道什么叫代价。?k!e~k`a+n/s\h?u~.·c¢o`m?”冯寒衣沉默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太子为了自己的野心置百姓和将士的安危于不顾,确实不配为人。”他叹了口气,眼神里带着几分无奈和愤慨。“当年我在位时,镇西军何曾如此狼狈过?可现在......唉,真是自作孽不可活。”战红衣放下帘子,走回火盆旁坐下。“咱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静观其变。”“太子这种人不撞南墙不回头,等他撞得头破血流,自然会有人收拾残局。” 冯寒衣看了她一眼,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默默点了点头。除了镇西军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李青书的状况也愈发糟糕。最近他体内的情花毒发作得越来越频繁,虽然还不至于立刻要了他的命,但每一次发作都像是有千万把刀子在五脏六腑里搅动,疼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这天夜里,李青书刚熬过一场毒发,整个人虚脱地靠在墙边,脸色苍白如纸。义父的声音低沉而凝重,带着少有的严肃。【臭小子,你的毒已经不能再拖了!】【照现在这样下去,你这条小命最多能撑两三个月的时间。】【是再不想办法解决,难道你真打算就这么死了,一了百了?】李青书勉强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苦笑。“义父你就别担心了,这点小毒算个屁?我李青书不想死,阎王爷也别想收我。”他说得轻松,可声音却虚弱得几乎听不清。李青书只是低头看着自己微微发抖的手。他知道义父说得对,自己不过是在硬撑罢了,情花毒的毒性已经深入骨髓,每一次发作都比上一次更剧烈。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正在一点点被掏空。“放心吧,义父。”他抬起头,强挤出一丝笑。“我还有事没做完呢,不会这么轻易就死的。”李青书靠在客栈的墙角,心里空落落的像被掏走了一块。他总觉得自己现在必须做点什么,可又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自从师父死后,他还是头一回感到这么迷茫。从青云观一步步走到今天,他经历了太多,甚至踏入了半步锻魂境,成了无数人仰望的存在。可那又如何?到头来,他连自己媳妇的下落都找不到,更别提查清当年战虎将军被害的真相了。“呵......真是讽刺。”想到徒弟庄豆豆,李青书的嘴角这才微微扬起一丝笑意。这小丫头虽然傻乎乎的,但总算有了自己的出路,以后就算自己不在了,也不用太过操心。“至少......还有件好事。”他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窗外风声呼啸,李青书抬头看了看漆黑的夜空,眼神渐渐变得坚定。他知道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可有些事他必须做完,哪怕拼上这条命。如今的九州皇城,虽然太子和二皇子都不在,但暗流涌动,局势比以往更加复杂。九州皇的身体每况愈下,朝中大臣们心里都认为这位曾经威震天下的帝王,如今已是风烛残年。太子和二皇子远赴边关领兵,结果如何尚未可知。而留在皇城的三皇子和四皇子,则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朝堂上下暗地里议论纷纷,不少人开始琢磨着该站哪一队。“听说三皇子最近频繁出入御书房,怕是得了陛下的青睐。”一位大臣在茶楼里低声说道,眼神里透着几分试探。“哼,四皇子也不差,他母妃可是陛下宠爱的妃子,谁知道陛下会不会偏心?”旁边的人立刻反驳,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屑。“可别忘了,太子和二皇子还在边关呢,万一他们立下大功,这皇位可未必轮得到三皇子和四皇子。”“边关?呵,太子那边听说连异兽都挡不住,粮草都快断了。”“依我看这皇位之争,还得看谁能在陛下跟前说得上话。”这些议论像野火一样,悄无声息地在皇城内蔓延。大臣们表面上依旧恭敬,背地里却已经开始盘算着各自的利益。有些人悄悄往三皇子府上送礼,有些人则暗中与四皇子搭上线,甚至还有些人开始观望,准备等局势明朗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