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点天灯

陈息一夜无眠。

并不是,被突如其来的大量财富冲昏头脑。

而是,在脑中反复推演鞑子的真正目的。

北寒关还没告破,鞑子是怎么进来的?

白山县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其它的县城呢?

鞑子住在土匪窝里,究竟是想干什么?

就算撬开两人的嘴都没用。

鞑子高层的真正计划,是不可能让这种小角色知晓的。

所谓的一些利益分割,不过是骗这帮土匪的鬼话。

而他们真正的目的,只有少数几个高层知晓。

陈息越想越头疼。

索性不想了,以不变应万变。

眼下,唯一能确定的就是。

北寒关。

即将告破。

不然,鞑子不会提前渗透过来布局。

天亮。

陈息宣布了几件大事。

命,鹰嘴山所有人员与物资,全部转移到县城。

精盐,铁矿,铁器,这类战略资源,一样都不许落下。

派人通知,白山县管辖内所有村子。

凡是能动弹的,想赚钱的,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到县里报名,加固城墙。

北寒关一旦告破,3日之内,白山县所有百姓,立即进城。

陈息清楚,一旦鞑子入关,沿线城池会按照朝廷指令,关闭城门。

无论是百姓还是乡勇,不许一人进来。

目的就是怕敌军细作,装作百姓鱼目混珠进城,将来敌军兵临城下,里应外合。

百姓们没有城池庇佑,只能变成流民。

一旦离开家园,摆在他们面前的几个问题,足以要了他们的命。

寒冷,饥饿,疾病,时间久了,便是人吃人。

人吃人产生疾病,疾病扩散成瘟疫。

流民走到哪里,瘟疫就扩散到哪里。

别的地方,陈息没能力去管。

但白山县,绝不允许有这种情况发生。

趁着鞑子还没破关,将所有百姓都安置在县城。

陈息宣布完消息,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震惊,疑惑,不解。

但县尉爷的话,就是命令。

“是!”

府兵开始行动,挨个村子的跑,将县里的指示,传达给所有村长。

陈息命人,将王章的府邸收拾出来,改换匾额。

陈府。

空着的房屋,全部买下来,安顿修城墙的工人。

县内西北角,整理出一大片空地,用木材搭建临时帐篷,用来安置村民。

加紧到外面采买物资,能买多少买多少。

附近百姓一听县内有活计做,无论男女老幼都有钱拿。

无数百姓蜂拥而至。

巨大的府兵校场,修建炼钢炉,木匠作坊。

不分昼夜,打造重弩,连弩,投石车......

白蓉蓉负责制作甲胄,手下女工无计。

秦瑶的工作更多,白山县财务总管。

所有人员开支,都要到她那里登记,支取。

武怡,主管铁匠,木匠,所有制作新武器的地方,都是她来指导。

宁宁,铁匠铺打下手的,继续糊泥巴。

张神医,军医队长。

手下组成一支女子护士团,学一些消毒,包扎,缝合伤口等工作。

有了缴获来的战马,叶红缨的队伍扩张了。

从府兵中精挑细选,组成一支500人的骑兵队。

叶红缨。

由原来的红缨将军,自封为大大大将军。

手下,7个徒弟,500骑兵队。

要多威风,有多威风。

杨冲,步战队总校尉。

下辖10个团,每团200人。

二牛,乡勇队总校尉,各个村子报名上来的壮年,都编入他的团,主要负责守城。

宁乱,县尉爷打手团,团长。

胡伢子,副团长。

暂时用不着这俩人,下放到寒龙军,和陈一展学武去了。

不是要学如来神掌嘛,先从基本功开始。

陈一展,寒龙军总校尉,直属陈息麾下。

杨刚烈,明面上白山县县令,实际,主管买粮和伙食问题。

陈息则更忙了。

白天,负责到各处指导工作。

顺带装个逼。

晚上,负责到几位娘子床上指导工作。

顺带*个*。

青佛和巴布,被关押三日,期间别说审问了,连陈息人影都没看到。

这日。

两人突然被府兵提走,直接押到城门外。

那里汇聚了无数百姓,他们得到消息,今日处决白山县最大土匪头子。

百姓们早早便

来了,要一睹祸害他们的土匪被处死。

府兵将两人,分别用铁链捆在一根长木柱上,高高竖起。

足有十数米,比城门楼都高。

双人被绑在上面,眼神已经涣散。

想要开口交代,但根本不给他们机会。

下面已经有百姓朝他们丢石子,破口大骂。

陈息站在城墙上,一挥手。

打断群情激愤的百姓。

“各位乡亲们,这就是祸害了,我白山县十数年的土匪头子,青佛。”

“另外一个是外族鞑子,两人狼狈为奸,恶贯满盈。”

“本官职责所在,将他们捉拿归案。”

“今日,便当着所有乡亲的面,处决二人。”

话音刚落,底下百姓们呼声不断。

“青天大老爷万岁!”

“大老爷为民除害,替我们百姓报仇啦。”

“好官啊,这才是好官啊。”

欢呼声,感激声,大仇得报激动的哭声,交织在一起。

陈息眯起双眼,张弓搭箭。

“嗖嗖——”

两只火箭射中木柱,火焰顺着木柱燃烧,直冲二人脚底。

“啊——”

“啊——”

火焰从脚底开始燃烧,两人疼的都要抽搐了。

陈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想死。

也得给我慢慢死。

“丧尽天良者。”

“点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