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录的信函走了进来,边走边扬着信跟众人笑言。
一直眯着眼的首辅言远闻声,双眸登时睁开,一抹精光乍现。
“哦?古次辅说的可是贺秉直贺公?”
古蕴程笑呵呵走过去,双手把抄录的信函递上:“正是那位贺公。”
言远点了点头,不急着把信函展开。
他双指轻叩着信件边缘:“老夫前几日还在茶楼见过贺公,老先生很是矍铄哩!谈及这番广纳民间建议的举措,老先生,赞叹不已呐!圣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天地何其大、能者何其多,取长而补短,皇储教材定然大成!要老夫说,诸位当与贺公看齐,多出良策、多举提议,也是为圣上分忧,为皇储之培养出力啊!”
众人见他久不言语、言语就是长篇大论,一时之间也闹不清楚他这是有感而发,还是话里有话。
故而众人只能笑着附和。
古蕴程捧了两句之后,询问言远说:“首辅,要不让通政使司把有价值的谏言信都整理好,交给礼部、翰林院、国子监吧!让他们三部门联合编纂皇储教材,尽快整理成书,交给皇上阅览为妙。”
“次辅大人,自从皇上皇后采纳了一个发配人的提议,使之从一介奴婢重回庶民之列,这谏言信就像是龙卷风一般从民间掀了起来,眼瞧着谏言信源源不断,咱们若是立刻编纂,只怕不够全面。”詹事府少詹事出言提醒。
古蕴程闻之摆摆手:“教材可定时补充,也可分册分卷,学习不能一蹴而就,编纂教材难不成就能一蹴而就?慢慢儿来吧!总不能一直等!若要等下去,以民间热情程度,只怕真要等到须发枯黄了!”
他这般说,言远也没反对,于是编纂教材的事儿,就算定下了,只待组成编纂团队即可开始。
而此刻,原本有些冷场的北厅,旋即又热闹了起来。
正当大家低声说笑的时候,有人匆匆进来,走到言远旁边轻声通报。
“嗯?嗯!好了,老夫晓得了,你下去吧。”言远轻摆摆手,好像注意力都放到了前首辅的那封信上,对于旁边儿的视线全无所觉。
典籍厅众人好奇的彼此回视,唯有距离言远略近的古蕴程听了个大概。
来人刚刚好象是说:“……皇上诏户部侍郎盛苑进谏了。”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问政
盛苑于清源宫前整了整官服,这才在内侍恭请的注视下,迈步进了前殿。
清源宫虽为皇帝休闲寝居之所,实则分为两个部分,以奇石园作为分界,园子后的中殿、后殿及小园林,是皇帝的居所,而园子前面的前殿则是皇帝召见臣子、谈经论政的地方。
盛苑受诏而来,要去的地方就是前殿的议政房。
“臣,户部右侍郎盛苑,叩见陛下。”盛苑看着水晶帘后面的皇帝,不慌不忙行了个礼。
虽只匆匆一瞥,盛苑的脑海里却猛然乍现“衣带渐宽”四个字。
隐约觉着不对,偏偏她姐姐此刻不在这里,盛苑也不敢过于明目张胆的偷瞧上座,只能把这份震惊按压下去。
“文臻快快平身。”幸好延平帝没让盛苑胡乱思绪太久,清咳两声之后,轻笑着开了口,“来人,快给盛爱卿上座。”
“臣谢陛下赐坐。”盛苑不动声色的看着内侍把座椅搬至帘外一丈处,之前的猜测愈发清晰了。
“欸!文臻非外人也,你们不必把座椅放得这般遥远。”延平帝指着帘旁的空地,让内侍们把座椅搬过去。
盛苑抿了抿唇,没有继续装傻,再次谢过皇恩、落座之后,她抬头看向帘子后面的延平帝。
只这一眼,盛苑就看出了问题,延平帝眼底脸颊处明显有脂粉的痕迹。
这般化妆手法,还是她当学生时,和姐姐鼓捣着弄出来的。
那时她们姊妹为了考试常常熬夜,可小女郎们向来爱美,怎能忍受眼底黑圈、容色憔悴的样子?
于是,在系统的协助下,在历代贵族妆容秘法的基础上,借鉴了前世妆造手法的化妆技巧,应运而生了。
只是自从科举上岸,她吃得饱睡得着,鲜少有熬夜苦读的时候,每日里过得不知多么快活,因此这般精湛的化妆技巧便再没用过。
而今忽然见着,震惊之余不禁有些恍然。
联想到延平帝近来许久不曾直面众臣了,盛苑想咬指甲了。
其实,皇上很不必这样信任她,让她和其他大臣一样,在门外听旨就是了。
心里默默流着宽面条泪的盛苑,面上却不能露出无奈,只能像所有的直臣忠臣那样,面露关心的规劝皇帝:“陛下,臣有一僭越之言不能不讲……”
“爱卿素来诚直,何以自言僭越?且说就是了!”
盛苑拱手言说:“按理,做臣子的不可随意窥伺君主,可臣见明君伟岸之形隐有消瘦之意,不由妄虑连连……陛下乃盛世之君,龙体非一家私事,乃系天下苍生之福利,万不可不珍视之。”
“哦?盛爱卿说的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