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青龙 作品

第172章 太上皇低头认错!

赵桓摆了摆手,周围的人纷纷退开,只剩下赵桓和赵佶父子。

父子站在一起,赵桓身材挺拔,如日方升,显得英气勃勃。赵佶虽然保养得好,可是连续奔波也狼狈不堪,背脊都略显佝偻,仿佛残阳西坠。

一高一低,一衰一强,形成对比。

赵桓看着颓丧的赵佶,笑道:“父皇觉得,小九是什么身份呢?”

赵佶心头有猜测,试探道:“小九是你的人?”

赵桓赞许道:“父皇真聪明,从始至终,小九都是朕的人。曾经是,现在也是。”

赵佶问道:“你说曾经是,这又是什么意思?”

赵桓说道:“父皇贵人多忘事,忘记自已和小九联络的事情了?”

赵佶眉头一挑,震惊道:“朕第一次在镇江府驻跸,打算回京时,曾派人联络小九,让他为朕效力。那时候,他就已经是你的人?”

“是!”

赵桓点头回答。

“不可能,绝不可能。”

赵佶咬着牙道:“你当初刚刚登基不久,局势不稳,更没有击败金人。尤其是你防备着宗室子弟,小九不会得到重用。他跟了朕,才有唯一的机会,怎么可能替你效力呢?”

赵桓说道:“小九是个聪明人,知道该选择谁。实际上,不止是这一次。”

赵佶脑筋着思考。

忽然,他想到刚拿出血诏给赵楷的事情,也拿了一份血诏给赵构。

赵佶脱口而出道:“当初太学生叩阕,小九拿着朕的血诏,提前见了你。”

“所以,你知道老三会叩阕,知道很多的士子要闹事,将计就计算计了朕。”

“紧跟着,又故意让小九来镇江府,引诱朕来镇江府,对吗?”

说话时,他声音略微颤抖。

觉得难以置信,更觉得皇帝的算计如此深沉,令人惊悚。

赵桓竖起大拇指道:“父皇的脑子真好用,全都被您猜中了。您除了不会治国,不,其实不是不会,是您不愿意去做,毕竟能享乐,谁愿意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呢?”

“你,你……”

赵佶心中堵得慌,气得一拳头捶在胸膛上。

噗!

鲜血喷洒,赵佶神情沮丧,更加萎靡。

他瞪大了双眼,死死地盯着赵桓道:“你劳师动众,只为算计朕,打击朕。这样的算计,消耗无数的国帑,葬送许多士兵的性命,值得吗?”

赵桓啧啧两声,摇头道:“父皇把自已,看得太重了。”

赵佶问道:“什么意思?”

赵桓回答道:“朕可不是故意算计你,只是顺手拿你当鱼饵钓鱼,解决江南官商勾结的情况。”

“肃清贪腐太慢,阻力也太大,更查不不了多少人。”

“可是他们和父皇搅和在一起,谋逆造反,朕就能堂堂正正的抄家灭族,把官商勾结的所有人一并处置。”

“解决叛逆,宰辅官员们会拥戴,百姓会拍手叫好,朕也得了好的名声。”

赵桓笑吟吟道:“朕要谢谢父皇,如果不是你野心勃勃的想复辟,怎么能有机会清理江南各路呢?”

嘶!

赵佶忍不住倒吸了口凉气。

无比惊悚!

无比震惊!

他深吸口气稳定情绪,说道:“你要清洗江南各路,不怕江南震荡吗?朝廷的赋税和粮食都靠江南运输。没了江南各路,必然出问题。”

赵桓沉声道:“不处理江南,官商勾结更严重,就是官逼民反,后果更麻烦。”

“今日一锅端,彻底处理后,江南才能安稳。”

“你碍于眼前的丁点利益,不敢出手,却忽视了长远利益。父皇,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要不得的。”

赵佶彻底沉默了。

和逆子比,他没有那样的魄力,也不会考虑老百姓的死活,百姓和他有什么关系?

他要的是自已享受。

赵佶心中彻底怂了,进一步认错道:“朕错了,愿意回龙德宫,不再出来。”

赵桓笑道:“有王庆伺候你,父皇的日子肯定舒坦,那就回龙德宫吧。”

赵佶面颊抽了抽。

他的一举一动,都在逆子的掌控中,意味着王庆不是他策反的人,是皇帝的人。

赵佶心中更是无奈,因为杀了一个王庆,还有其他的吴庆、周庆。

皇帝不会放松对他的管控。

赵佶一向能屈能伸,保证道:“桓儿你放心,朕保证不会再捣乱。等盛世来临,你阅兵的时候,朕在你的旁边陪着。”

赵桓心中冷冷一笑。

赵佶的话,一丁点可信的价值都没有。

渣爹最大的特点,那就是言而无信,就是出尔反尔。

但凡有一丝的机会,就一定会再度造反。不过这样也好,每次需要渣爹的时候,给他一点点希望,让他灿烂起来,就可以开门放渣爹。

这是百试百灵的。

赵桓不再管赵佶,走向翁彦国和杨通等文官聚集的地方,沉声道:“你们,真是朕的好臣子啊。”

所有人,神色惶恐。

翁彦国双腿颤颤,跪在地上求饶道:“陛下,臣是被迷了心智,才会做出糊涂事。臣愿意散尽家财,求陛下开恩。”

杨通道:“请陛下开恩,臣也愿意捐出家族所有的钱财,只求陛下给一条活路。都是康王宣传有太上皇的血诏,我才会被蛊惑的。”

其他文官,也纷纷求情。

大多数的人,没见过赵桓杀宰相的情况,想着大宋不杀士大夫。

连蔡京、童贯等人祸国殃民,皇帝也没有直接杀人,选择了流放,再让人半路出手。

他们的问题,不算大。

翁彦国见赵桓不表态,心中不甘心,连忙道:“陛下,臣的女儿嫁给了李纲的亲弟弟。一旦臣被处置,恐怕会殃及李纲的名声,请陛下网开一面。”

赵桓心中杀气涌动,拔剑就朝翁彦国的脖子削去。

寒光闪烁,一剑封喉。

翁彦国被割断喉咙,捂着喷血的脖子,震惊道:“陛,陛,……”

话到嘴边,喉咙涌血,翁彦国只觉得天旋地转,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脸上,还残留着震惊!

为什么提了李纲,皇帝直接杀他。皇帝器重李纲,丝毫污点都不容许沾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