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赵构劝父

翁彦国被杀,杨通及其他的官员都慌了,惊悚惧怕。

杨通急切道:“陛下,臣愿意散尽家产,资助陛下北伐金国,请陛下开恩呐。”

一个身材肥胖的官员跪在地上,颤颤巍巍道:“臣王郜也愿意拿出全部的钱财,助陛下抗金。”

“臣交出全部家产。”

“臣愿意献上所有的物资,包括良田、商铺和珍宝玉器等,请陛下网开一面。”

一个个痛哭流涕,一副万分后悔的模样。

这些人,现在怕了。

赵桓眼中没有任何的怜悯,沉声道:“现在沦为阶下囚,你们求饶了,认怂了,也怕了。”

“当初跟着太上皇造反,满脑子是推翻朕,满脑子是入主东京后的高官厚禄,当时怎么不悬崖勒马?”

“谋逆大罪,道个歉认个错,就想躲避罪责,也太天真了。”

“犯了诛九族的大罪,道个歉认个错就行,要律法做什么。”

“朕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们,你们一个都逃不掉,参与的人要尽数处死。更因为你们的贪婪,会导致家族被问罪,家人被流放。”

此话一出,现场炸了锅。

许多人吓得懵了,有的人痛哭流涕,有的人沉默不言,更有人破罐子破摔,干脆歇斯底里的大骂赵桓是昏君暴君。

咒骂着赵桓,说滥杀无辜,一定会遭报应之类的话。

赵桓对此只是冷冷一笑。

一群废物。

这群人为了利益,毫无忠义,更没有丝毫的国家大义,就是一群蛀虫。

金人南下,李师师一个名妓都能散尽家财,把钱捐给朝廷抗金。这群人却恨不得在国家危难时,大发国难财。

赵桓下令道:“把所有人,押回丹徒县。另外,翁彦国的尸体也带回去,在丹徒县城外曝尸三日,宣布翁彦国的罪名。”

“臣领旨!”

岳飞率先回答。

他吩咐士兵行动,把所有官商押解着,又捎上了翁彦国的尸体。

赵桓继续道:“李孝忠!”

“臣在!”

李孝忠立刻回话。

赵桓吩咐道:“你带上麾下的精锐,先一步返回丹徒县,封锁丹徒县城,许进不许出,不准任何参与造反的官员家眷逃脱。”

“所有涉案人员的家眷,全部捉拿下狱。所有涉案的家族,全部查抄。具体的人员名单,和朱伯材对接,迅速抓人。”

李孝忠抱拳道:“臣领命!”

他不管大部队了,带着麾下的士兵先一步回丹徒县。

赵桓带着赵佶,才慢悠悠的返回。

赵佶跟在赵桓的身边,看着闲庭信步的赵桓,忍不住道:“皇帝,你可知这样的杀戮,会造成何等的动荡?”

赵桓笑道:“父皇,如果江南动荡,岂不是如了你的意,你又有了机会,不是吗?”

赵佶连忙道:“朕,不是落井下石的人。”

赵桓意味深长道:“父皇的确不是落井下石的人,只是趁他病要他命的人,以及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人。”

赵佶听得尴尬一笑。

一行人回到丹徒县,赵桓带着赵佶刚到行宫,赵构匆匆来了,行礼道:“臣弟,拜见陛下。”

赵桓赞许道:“小九,辛苦你了。”

“臣不辛苦。”

赵构连忙摇头,看向赵佶,面带微笑道:“儿臣,拜见父皇。”

“逆子,朕打死你!”

赵佶很怕赵桓,现在连狠话都不敢说一句。可是对赵构,直接重拳出击,抡着拳头追赶赵构。

赵构连忙跳开躲避,喊道:“父皇,你不讲武德。”

“逆子,不准跑。”

赵佶追了上去,赵构却撒开脚丫子绕着赵桓跑,躲避赵佶的追赶。

赵构一边跑,一边喊道:“父皇,不怪儿臣,是您非要和陛下对着干。我又不是傻子,怎么能跟着您瞎胡来。”

“你,你……”

赵佶更加愤怒,使劲儿追赶着:“你给朕站住。”

“我不!”

赵构回答后继续跑,偏偏赵佶饿得前胸贴后背,速度慢。而赵构的身体好,速度快,还得稍微降低速度,避免弯道超车的时候撞上赵佶。

父子你追我跑,赵佶跑了几圈后,已经是气喘吁吁,停下来呼呼喘着粗气,开口道:“逆子,朕怎么养了你这样的逆子。”

赵构知道自已不会被太上皇信任了。

也好,他不会为难。

皇帝这么厉害,和皇帝对着干,岂不是老寿星上吊活得不耐烦了吗?

赵构看着喘着粗气的赵佶,停下来劝道:“父皇,陛下雄才大略,治国有方,您应该与有荣焉,何苦要折腾呢?”

“父皇在位时,虽然收了无数的赋税,最高达到一年一亿六千万贯钱。这的确很多,是历代祖宗都没达到的。”

“可是,却是涸泽而渔。”

“陛下主持政务,轻徭役薄赋税,减少苛捐杂税,天下百姓才慢慢缓过来。”

“陛下抵御外敌,挫败西夏,击溃金国,扬我国威,让我们不再受欺负。”

“反观父皇,联金灭辽,虽然击败了饿狼,迎来了猛虎,我们根本挡不住金国的攻势。”

“陛下的发展,可持续。”

“父皇执政时的政策,却是祸国殃民,瞎折腾自已的百姓。”

赵构拱手道:“父皇,不要再折腾了。陛下建功立业,让大宋变得强盛,恢复华夏大一统的格局。您身为陛下的父皇,也能沾光,何苦要不断的折腾,在煌煌青史上,留下万古骂名吗?”

赵桓意外的看了赵构一眼。

不管赵构是故意这么说,还是发自肺腑这么说,倒是不错,至少这几次的大事情,赵构是经得起考验的。

外藩的计划,可以考虑。

以赵构的聪明,去高丽,或者去倭国,亦或去南边,都能让赵构一展所长。

赵桓脸上带着笑容,赵佶一张老脸却是火辣辣的。

自古,都是父训子。

现在,却是子训父。

赵桓这满身都是反骨的逆子教训他,他惹不起,也就罢了。

赵构这逆子,无权无势,还背刺他,也想教训他。

喝了多少假酒啊?

赵佶眼中闪烁着寒光,喘着气道:“小九,过来扶朕一下。放心,不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