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和赵佶相处的时间不算多,可是,他太了解自已父皇的秉性。
一贯是唯我独尊。
这是个只管自已享乐,不管死后洪水滔天的人。
尤其是刚才,赵佶对他破口大骂,现在却和颜悦色,明显有诈。
赵构立刻跳开一步,和赵佶拉开距离,说道:“父皇,我和您远一点好,怕雷劈您的时候牵连我。”
“你,你……”
赵佶更是勃然大怒,最后却忍不住叹息。
赵桓是逆子!
赵构也是逆子。
唯有他的老三,最乖巧听话,最像他,可惜被逆子圈禁了起来。
赵佶不再和赵构多话,吩咐道:“皇帝,朕饿了,要吃饭。”
赵桓喊来周瑾,让周瑾带着赵佶去吃饭。
赵桓看向赵构,赞许道:“小九,抓住在江南的时间,多了解百姓的疾苦,了解地方运作的方式。有了经验,你在外藩治理,才有足够的精力去应对。”
“臣谢陛下!”
赵构欢喜起来,躬身行了一个大礼。
不管外藩在哪里,只要去外藩当土皇帝,就算是开荒也可以,总比做一个富贵闲人好。
赵桓在行宫处理政务。
第二天上午,李孝忠和朱伯材才一起回来。
李孝忠神色严肃,禀报道:“陛下,涉案官员的家眷全部抓了,各家族也查封。”
“目前抓捕的人,已经多达一千五百余人。”
“除此外,还有些官员不是丹徒县人,以及商人也不是丹徒县人,他们所在的家眷无法抓捕查封,需要派人去两浙路,以及其他各路抓捕。”
李孝忠道:“目前的丹徒县,已经肃清了。”
赵桓赞许道:“做得好。”
朱伯材接过话,继续道:“陛下,官商家族的物资,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盘点。”
“翁彦国家中,搜出十万两金子,三百余万两银子,还有无数的珠宝古玩字画和玉器。”
“初步估测,至少五百万两银子。”
“大商贾杨通的家族,搜出黄金三万两、白银六十万两,以及许多的珠宝古玩和字画等,折合有两百万两银子。”
“之所以杨家的钱少,是杨通和其他的大商人,捐了很多钱给太上皇。”
“这笔钱都在行宫的库房,有一千万两银子。”
“其他在丹徒县的官商家族搜集起来,还查出六百余万两银子。”
“目前的数额,有十三万两黄金、近两千万两银子,以及无数的珍宝古玩和字画。”
朱伯材正色道:“刚才李大人说,还有许多官商的家族在两浙路、江南各路,他们掌握的商铺、地契和钱财,还没有算进来。”
赵桓也是眼前一亮。
两千多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加上无数的珍宝玉器和古玩字画,以及商铺、田地和宅子,更是巨富的一笔钱。
就算商铺、住宅和田地,留给接任的官员作为启动资金,也还有无数的钱。
等金国送来赔偿款,赵桓手中有钱,就可以着手谋划燕云十六州。
夺回燕云十六州,只是大宋崛起的开端。将来覆灭西夏,横扫金国,四夷宾服,万国来朝,才是真正的大一统。
偏安一隅,没资格称大一统。
赵桓想了想,问道:“岳父,其他参与谋逆的人员名单,诸如两浙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等地,都查出来了吗?”
“查出来了!”
朱伯材毫不犹豫回答。
皇帝当着李孝忠的面,称呼他岳父,对他的礼遇,让朱伯材心中暖洋洋的。
陛下待他,恩重如山。
女儿也一直教导他,要谦逊低调,忠心耿耿,不能知法犯法,以权谋私,他都记在心中的。
不能给女儿抹黑。
不能让外孙难堪。
他这个外戚,不是那些没眼力的外戚,是要留名青史的。
赵桓眼神冰冷,吩咐道:“有名单就好,只是皇城司在江南的力量,能否把各路参与谋逆的官商,全部抓捕归案?”
“能!”
朱伯材立刻回答。
在皇帝的支持下,皇城司在各地发展了力量。有钱,有皇帝的支持,就没有不好办的事情。
赵桓点头道:“凡是参与谋逆的官商,全部抄。所有的物资,要全部送回东京,你亲自坐镇安排。”
“臣遵命!”
朱伯材抱拳道:“陛下放心,一切会安排妥当的。”
赵桓看向李孝忠,继续道:“抓捕回来的人,连夜审问,参与谋逆的人在午门外全部斩首示众。没有参与谋逆,作为谋逆者的家眷,全部流放琼州文昌。”
“遵命!”
李孝忠抱拳回答。
赵桓把事情进一步安排,朱伯材和李孝忠才转身退下。
赵桓想着江南后续的事情,因为后续的治理是个大工程。在赵桓思考时,临近傍晚,周瑾进来道:“陛下,太上皇求见。”
赵桓道:“请进来。”
周瑾去安排,不一会儿,赵佶走了进来。
赵佶埋怨道:“桓儿,朕好歹是你爹啊,怎么回了行宫,连解渴的蜜水都没有,山珍海味也没有。朕都不折腾了,至少让朕安享晚年吧。”
赵桓淡淡道:“朕一直忙,哪有时间安排?父皇躺着享福,要求这要求那,好意思吗?”
赵佶说道:“大局已定,你有什么要忙的?”
赵桓回答道:“翁彦国、杨通等人谋逆,不抄家处置吗?民心不进一步安抚吗?”
赵佶惊讶道:“你全部抄家了?”
赵桓道:“当然!”
赵佶神色好奇,试探着道:“抄了多少钱?”
赵桓回答道:“不多,也有十三万两黄金,两千万两白银,还有无数的翡翠玉石古玩字画。加上田地、住宅和商铺,应该能有三千万两银子。再算上还没有抓捕归案的,估计会更多。”
嘶!
赵佶瞪大眼睛,呼吸都急促起来,皇帝抄家也太赚钱了。
赵桓击败金狗,扫荡夏蛮,立下赫赫战功。
如今大规模的抄家捞钱,杀得人头滚滚,百姓不反对还支持,这样的情况下,逆子岂不是有大帝之资?
赵佶心中忽然酸溜溜的。
如果他励精图治,一定不会输给逆子,肯定能治理好大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