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崇祯望着面前空荡荡地通济桥与双桥,有种撞鬼的感觉,感觉心里毛毛的。
他纵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通惠河为何会是这幅景象。
“朕的大伴为何不在桥上?”
崇祯转头问身边的锦衣卫同知。
同知愣了一下,有些惊恐地猜测道:“王公公,恐怕是缴械投降了!”
“大伴对朕忠心耿耿!怎会投降?”
崇祯气愤地说道。
同知指了指干干净净地通济桥与双桥说:
“若不是缴械投降,桥上怎会不见人影?即便是打输被俘,也该留下一些痕迹才对啊!”
崇祯心情顿时变得极为糟糕。
“难道,大伴真的背叛朕了?不可能啊!谁都可能背叛,唯独大伴不会!可他为何又不见人影?莫非是还来不及抵抗,就被俘了?”
“陛下!”同知十分着急的说:“王公公的事还是等回了紫禁城再慢慢查吧!乱党马上就要追上来了!如今当务之急是过桥啊!陛下用不着担心,即便河对岸有伏兵,我们也能和先前那样突出重围!”
崇祯听着身后的喊杀之声,无可奈何地收回思绪,咬着牙用力点头。
与此同时。
朱元璋一言不发地坐在某个僻静的街道之上。
身后簇拥着洪武朝锦衣卫的绝顶高手。
身前则跪着两三百崇祯朝只会一些三脚猫功夫的各种“二代”。
王承恩也在其中。
“老爷!”
忽然,刘文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他狠狠地扇了自已一巴掌说道:
“属下无能!没拦住官军!他们已经杀到通惠河的附近,准备渡河了。”
朱元璋说道:“如今的锦衣卫,金吾卫,虽说功夫比不得咱那时候,但也不是你们一群才刚刚吃饱饭没几天的流民能比,挡不住不足为奇,咱让你准备的事儿,可都妥当了?”
“老爷放心!属下已经亲自检查过好几次了,绝对不会出任何纰漏!”
刘文信誓旦旦地说,而后问:“那,现在就按计划行事?”
朱元璋却是摇头:“不,孙子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你马上带着王承恩去堵通济桥,等崇祯帝带着人渡桥,就让他缴械投降,他不从,再按照原先的计划行事,咱其实是想亲自去的,不过,咱现在不适合公开露面。”
“啊?”
刘文满头的雾水,大惑不解:“这,这哪能行啊?”
蔣瓛冷冷扫了他一眼道:
“老爷这样安排,自有道理,你不必问太多,按照吩咐办事便是。”
“额,是!”
刘文应声,当即识趣地收起了不该有的好奇心,转头对王承恩说:“老爷的话你也听见了,老实点跟在我后头,别想着逃跑!否则定叫你人头落地!”
王承恩马上就猜到了朱元璋的心思,表情变得苦涩了起来。
朱元璋让刘文去见崇祯,是什么意思可太明显了。
让他跟着一块儿,无非是想给崇祯上一点心理压力,你的好大伴都已被俘,你还在挣扎什么?
故而王承恩想拒绝,可马上就发现即便是拒绝了也毫无意义。
都已经是阶下之囚了,去不去岂能由了自已?
于是,王承恩选择了闭嘴生闷气。
……
“过桥!过桥!”
通惠河之上。
一千多残余的锦衣卫与金吾卫以最快的速度朝着对岸狂奔而去。
忽然。
有人高喊了一声:
“陛下!前面有人!”
崇祯本是想说敢拦路不管是谁都直接砍了。
可抬头一看,眼珠子差点没从眼眶里飞出去。
只见桥的另一侧站着两个人。
一个,看着像是乱党的人。
另外一个,则是王承恩!!
崇祯质愤怒地问道:“大伴!你,你为何会在那边?你莫非真做了那卖主求荣之事?”
“臣哪怕是被千刀万剐,也不会背叛陛下啊!”王承恩的表情极为复杂,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于是,转头朝身边的男人看了一眼。
崇祯的目光跟着王承恩移动到了桥上另一人的身上。
先前没注意,只觉得是乱党的人。
可仔细一看,他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惊惧交加,一时不慎,竟直接从马背上摔了下去。
“陛下!!”
王承恩急的不行。
可崇祯却顾不得疼痛,把眼睛睁的像是两盏灯笼,直勾勾地盯着王承恩身边的那个人。
他心中不止一次的祈祷自已刚刚眼花看错了。
然而事实却一次又一次地令他更加绝望。
桥对岸,王承恩身边站着的那个人,正是朱元璋当着他面亲自指认的,蛰伏在城外的八千潜军的“统帅”,刘文!
刘文会出现在这个地方,意味着今日发生的一切,全部都是朱元璋策划的!
霎时间,很多之前怎么也想不明白的问题豁然开朗。
永定门为何会不做抵抗就被突破?
并非是东林党之人在暗中安排,而是朱元璋亲至!
现在的朱元璋可是大明皇帝的“尚祖”,想开个城门谁敢阻拦?
攻进顺天府的一群泥腿子为何懂得诱敌深入?
并非他们之中有军事奇才,而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在幕后指挥!
为何通济桥上,王承恩还没开始抵抗,就被乱党俘虏?
并非王承恩卖主求荣,而是因为他面对的人乃大明太祖高皇帝!
乱党破城之后,崇祯想过无数种可能,把锅全部甩在了东林党的身上,认为肯定是东林党的人趁机想要和自已撕破脸皮!
他在紫禁城如坐针毡的时候,每时每刻,都惦记着朱元璋,希望朱元璋能快点来救自已。
结果不曾想,这一切居然和东林党没有一丝一毫关系,从头到尾都是朱元璋在暗中操作!
至于原因用大腿想都能知道。
多半是因为他在对付东林党的事情上没有听话。
如果李暄在场的话,这时候估计已经在捧腹大笑了:
“扑克牌缺了一个大王,我还想去重新买一副呢,多亏有你不用破费了,你才是真正的小丑王啊。”
“哈哈!”
“哈哈哈!”
巨大的刺激之下,崇祯险些没得失心疯。
自已最信任的人居然带着人来造反!
“陛下!陛下!”锦衣卫的同知扶住了崇祯,着急地说:“王承恩投敌无疑!别管他了,快突围吧!”
“突围?”崇祯大笑:“有意义吗?皇祖要杀朕,那朕焉能不从?”
同知听的一头雾水:
“皇祖?什么皇祖?陛下,您清醒一点啊!我们还有机会,不能束手就擒啊!”
这个时候。
王承恩身边,本来已经下定了决心,崇祯皇帝不马上投降,他就马上按照计划行事的刘文在看清对方的面容之后瞬间就傻眼了,立刻就明白了“老爷”为何会和自已说,不能伤到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的样貌,和他初遇朱元璋时候,跟在朱元璋身边的那个年轻人一模一样!
“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刘文整个人都混乱了。
呆愣在原地有点儿不知所措。
“陛下!臣得罪了!”
同知见崇祯一副快要疯掉的样子急的满头大汗。
一时也顾不得君臣礼仪,强行将崇祯拽到了自已的马上,然后大吼道:“过桥!胆敢阻拦之人,杀无赦!”
轰隆隆——
一千多精锐立即开拔。
刘文也被这动静惊醒,表情瞬间变得严肃。
再不阻止可就来不及了!
“老爷说了崇祯帝不听话,那就依计行事,那我可就不管那么多了!”
他心一横,马上给了藏在暗处的哨兵一个眼神。
哨兵得令,拿出了一个火折子,点燃了手中的箭矢,挽弓接连朝着双桥射去。
只听咚的一声,箭扎在了桥上,点燃了刘文从顺天府库房之中与粮食一同劫掠而来的,提前撒在桥上的油。
先是一束火苗,不过只是眨眼的时间罢了,火苗就变成了滔天的烈焰,将通济桥与双桥吞噬。
“啊啊啊啊!”
“着火了!”
“救救我,救救我!”
大桥之上,有数十个官军精锐葬身火海。
其余的人则是被大火分为了两部分。
其中一部分已经簇拥着崇祯到了河对岸。
这一部分大概有四五百人。
另一部分则被大火强行留在了河的另一头。
这一部分大概有八九百人!
他们还没来得及做出是否要从另一个方向突围,想其他办法渡河的决定,潜军的追兵便已经追了上来。
而对岸。
在大火燃起的瞬间,刘文的背后便冒出来了一千多的潜军士卒。
将崇祯帝以及其残党死死堵在了河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