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荷儿 作品

第163章 顺天府鬼故事,崇祯:朕的大伴呢?

与此同时,通惠河的对岸。

顺天府宽敞的街道两侧的昏暗巷子里忽然灯火通明。

紧接着便有上千人大喊着“活捉皇帝赏银千金封万户侯”之类的口号忽然冲了出来。

原本正在逃窜的那些人也猛地止住脚步,一改之前慌乱的模样,抄起手里不像样的兵器便毫不畏惧地朝着锦衣卫与金吾卫杀了过去!

“此处居然真的有埋伏?!”

锦衣卫的同知惊恐地大喊了起来。

而崇祯刚刚那想要建功立业的嚣张气焰立刻就被从四面八方杀过来的那些士卒冲刷的一干二净,他满头大汗,很是慌张:“你先前不是说,乱党不过是一群流民构成的乌合之众,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根本就不是锦衣卫,金吾卫的对手吗?你快给朕想办法退敌!”

锦衣卫的同知这会恨不得抽自已一个耳光,刚刚怎么就被功劳冲昏了双眼,大放厥词呢?

此时的他就像是一个赌输了的赌徒,心里对自已之前的选择懊悔不已。

不过,只要能在此处击败敌军,那么一切都还能挽回!

于是,锦衣卫的同知马上指挥起了手下的人,摆阵迎敌。

但可惜,此处是狭隘的城市街区,大兵团根本就没法完全展开,战马也无法尽情驰骋,再加之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就连机动的空间都没有多少!

并且,如今的崇祯朝,本就是上下离心的状态。

整个王朝,根本就找不出多少愿意为皇帝卖命的人。

历史上大明因何而亡?

最根本的原因自然是土地兼并。

可最直接的原因,不是大清,也不是大顺。

而是以吴三桂为代表的那些封疆大吏,以及朝廷里大多数的士大夫,全都无所谓大明的存亡,主动开关迎敌,梦想着大清入关之后,会和蒙古人那样搞包税制,让他们赚的比现在还要盆满钵满。

最重名节的士大夫尚且如何,何况是底层的士卒?

故而还没打多久,双方的士气便开始以恐怖的速度此消彼长。

任由锦衣卫的高层如何手段尽出也难以挽回。

“陛下,敌军攻势凶猛,臣以为,应暂避锋芒!!”

锦衣卫的同知终于放弃了幻想。

崇祯气得不行。

“暂避锋芒?朕看你分明是被那群乌合之众打的丢盔弃甲!”

同知低着头不敢说话。

崇祯捶胸顿足地说道:

“朕,悔不该不听大伴的话哟!”

“陛下,王公公此时正在通惠河死守,敌军一时半会应该攻不下来,我们应该马上去支援公公!”同知说道。

崇祯回过神来,心惊胆战地看着已经快杀到自已眼前的敌人,连忙点头。

马上,锦衣卫与金吾卫就护着崇祯,朝着通惠河方向突围。

中途,崇祯还对所有的人许诺,这次护驾有功之人,皆赏纹银十两!每斩杀一个贼寇,赏纹银十两,战死者,抚恤家属纹银百两!

这番话的效果立竿见影,本已经沉入谷底的士气稍微回涨了不少,而士气一上来,装备的优势也凸显了出来。

潜军人数虽然众多,然而手里毕竟没有像样的装备,也没接受过专业的训练。

故而包围圈,很快就被撕开了一道口子。

“大伴!你可千万得顶住啊!”

崇祯无比着急的在战马上自言自语。

没过多久,通惠河的轮廓就出现在了他们的眼中。

紧接着,一幅古怪的画面就呈现在了崇祯的眼前。

通惠河的两岸漆黑一片,既不见敌军的存在,也没有任何交战的痕迹。

通惠河的通济桥与双桥之上同样如此,但,那儿不仅是没有敌军,就连守桥的士卒都不见踪影!

崇祯顿时大惊,心中困惑不已:“乱党若是要围堵我军,双桥,通济桥,当是必争之地!此处怎会没有交战的痕迹?大伴呢?他又为何不在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