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仓鼠 作品

第233章 挖坑

听到李环的话,程岱宗好奇向床边走去,等看清床上躺着的人后,他愣在了原地。

“丘月?她不是跟着胭脂红回去了吗,怎么在这?她这是怎么了,谁伤的她?”

年轻人不知道是着急还是好奇,一连问出数个问题。

李环似笑非笑看着他,将楚洪脱离水蛭,中毒身亡,自己几人替他报仇,杀了毒弥勒的经过简短讲述一遍。

少年听完以后,久久没有开口,最后叹了口气道:

“我以为她的命运已经够惨了,没想到楚洪前辈也走了。”

“想帮她吗?”李环突然开口。

少年想都没想就说道:

“若是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见其神色认真,李环收敛起笑容,一脸凝重道:

“这法子也不用你上刀山下火海,但过程实在艰难。

一旦中途放弃,反而会让丘月的情况变得更糟糕。

师弟,我希望你能想清楚。”

程岱宗低头沉思一会儿,又看看昏迷不醒的丘月,最终将目光放到桌上那把剑上。

那是众人分开前丘月送自己的,虽然不知代表了什么,但少年一直十分爱护。

此刻对方蒙难,哪有不救的道理?

想到这,他眼神变得坚定,点点头道:

“无论多难,我都要试试。”

“不只是试试,你必须要全力以赴,但凡有坚持的余地,就绝不可放手。”

李环声音不带丝毫商量余地。

程岱宗神色严肃,抬手道:

“咱们击掌为约,若是我程岱宗半途而废,管叫我天诛地灭,不得好死。”

“好!”

李环毫不迟疑一掌拍在了对方手掌上,死死握住道:

“既如此,我也就不卖关子了。

唤醒丘月的方法就是——亲她一口。”

“嗯,不过是亲……”

少年话说到一半,反应过来,立刻睁大了眼睛:

“你说什么?!”

李环露出奸计得逞的笑容,仿佛胖子附体般劝说道:

“岱宗啊,师兄还能骗你不成?

丘月这丫头命苦,自小死了爹娘,孤苦无依。

她体内的伤病早就被我清除干净了,之所以迟迟不醒,是因为她自己不愿醒。

这世上已经没有什么值得她留恋了。

你们年纪相仿,临走前她还送了你那么贵重的宝剑,这份情义你难道能无视?”

“不是,那……那我也不能亲她啊。”

少年说着,下意识往昏迷不醒的小姑娘那看了一眼。

当目光触及对方的姣好面容时,他一张脸立刻变得通红,声音小了许多道:

“而且你就敢保证,我按你说的做了,她就一定能醒?”

“你试了就还有机会,如果不试连机会都没有。

这里就咱兄弟俩人,如果不管用,我也不会说出去。”

程岱宗现在很难相信李环的为人,他尝试着抽回手,却发现被握得死死的,对方显然不打算就这么放过自己。

少年哭丧着脸道:

“师兄,我倒不怕她醒不过来,我是怕她醒过来,到时就解释不清了。”

“到时我帮你解释,佛家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你身为当代少侠中的翘楚,难道会见死不救?”

程岱宗被说得有些动摇了,最后咬咬牙,甩开李环的手,大跨步向前走去。

来到床前,少年咽了口唾沫,脸色反而没刚才那么红了。

他深吸一口气,毅然俯下身去。

就在嘴唇要挨上对方时,就见一双冰冷眸子正一瞬不瞬盯着自己:

“你要做什么?”

……

刺史府中,众官员的议事尚未结束,确切来说,他们已经骂起来了。

当中一人,毛发过于茂盛,肤色黝黑,头发胡须根根如钢丝,瞪着一双牛眼,朝身旁明显比他儒雅不少的将领唾沫横飞道:

“徐朗,你他娘就会纸上谈兵,要我说,不如直接带着三十万兵马长驱直入,打入北川军的老家,还谈他娘屁的和。”

年过四十留着美髯的中年儒将瞥了对方一眼,云淡风轻道:

“本将出身武官世家,我带兵打仗时,你薛开石还不知道在哪呢。

别以为自己在西线拿了点军功,就可以在北线吆五喝六。

你接触过北川军吗?就敢贪功冒进!”

脾气火爆的薛开石显然不愿承认自己不如人,似乎嫌坐着骂得不过瘾,站起身道:

“徐朗,你出身好就了不起?你家老子就教你个死守?

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咱就这么窝囊守着,你丢得起这人我可丢不起。”

“本将不和你这莽汉一般见识,连形势都看不清,也不知怎么爬到这个位置的。”

美髯将领回了一句,索性闭目养神起来。

满脸胡子的黑面汉见状气不打一处来,抬脚就要往对方那边走去,中途却被一个老者给拦住了。

“胡前,你拦我作甚?”

老人始终一副笑脸,伸手安抚一下对方道:

“薛将军,大家今天是来商议的,你别激动。

再说回来,守城谈和是京城给的决定,连素太尉都没有异议,你觉得自己比得过他?”

听闻老人提起太尉,本还怒气冲冲的汉子立刻偃旗息鼓。

绰号“黑面太岁”的将领虽然输了辩论,但心中仍是不服气,嘟嘟囔囔道:

“就算这样,洒家还是瞧不上他个小白脸,我要跟他单挑。”

此言一出,满堂立刻哄笑不止。

徐朗也睁开眼,面色古怪看着对方。

自己活了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被人称作小白脸。

不过和那黑面汉一比,自己确实算得上白净了。

在军中辈分不低的老人将薛开石拉到一边,小声道:

“你这不是自取其辱吗?徐朗年轻时做过禁军枪棒教头,实打实的一品高手,你能打得过他?”

汉子一张黑脸难得透出红意,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话来。

这时李丰年站起身,拍板道:

“胡老将军说得不错,守城谈和是百官跟陛下共同决定的。

我知道在座各位都想攫取军功,但北川军此行有备而来。

若是冒然开战,不但对战事不利,百姓们也会跟着遭殃。

诏国从不惹事,但也不会怕事。

倘若北川铁了心要打,咱们奉陪到底,到时有的是机会给你们建功立业。”

在场武官虽然一向看文官不顺眼,但对眼前这曾只身赴北川的人物还是信服的。

他们一个个站起身,冲对方抱了下拳,算是认同了这个军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