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搜查
皇宫,御书房。
李炎在听闻李承运是一个太监的消息后,顿感惊愕无比。
他再三向周策确定,直到自己老师确定这个答案时,他才不得不接受这个答案。
李承运竟然是一个太监?
“如果他真是一个太监,那么岂不是说明他一直都在宫中?”
周策点头,这也正是他的猜测。
所以李承运能够轻松知晓宫中的事情,而且他们也查不到李承运在何处。
可是宫中太监多大数千人,想要逐个排查找到一个李承运,谈何容易?
李炎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其实早就已经对宫中太监进行审查,可并未发现任何可疑人。
如今再次提起此事,让他不由感觉他们的想法会不会一开始就错了?
想到这里,李炎再次有所沉思后,不太确信的看向周策。
“老师,你说李承运会不会根本就不是宫中的太监?”
李炎的话直接提醒了周策,这让他意识到自己太过于执着李承运是否是太监的身份了。
李承运不是正常的男人,就不代表他一定就是宫中的太监。
周策逐渐醒悟过来,看向李炎点头,“这个猜测不错,他未必就一定是宫中的太监。”
“但是在这件事上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
李炎认可了周策的想法。
可很快李炎又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鹰国使臣的事情。
“老师,你是如何将鹰国使臣护送出京城的?”
“我可是听说出京城的队伍都遭到了刺杀,但是马车上根本就没有鹰国使臣。”
李炎特意打听过这件事,也猜到了周策会使用这样的办法让使臣离开京城。
可他所感到奇怪的就是,这些离开京城的马车上并无使臣的身影。
至于使臣如何离开的,从始至终他都不知晓。
于是,他这才特意询问起了此事。
周策淡淡一笑,“马车只是故意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而已,使臣自然不会在马车上。”
“在马车离去后不久,我就已经让使臣穿着我大虞人的衣物,又有我的令牌为通行证,所以直接离开了。”
“离开京城后,早已有护送的队伍所等待。”
李炎这才恍然大悟,“没想到老师如此聪明,学生甘罢下风!”
“只不过是一些寻常手段而已,用不着在意。”
周策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一切不过是为了保险起见。
而以当时发生的情况来看,他的警惕并没有错,否则几个鹰国使臣恐怕早就已经出事了。
李炎点头,已将周策所说的深深记下,于他而言,这是一个值得学习的一点。
如今鹰国使臣已经平安离开大虞,他也就不再担心鹰国一事。
而如今他所在意的反而是杀欧阳北的那个樱花人。
“根据老师所说,那人是樱花岛的浪人,也就是樱花岛的武士,他的一身装扮很是明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找到他。”
“不过,这李承运究竟会藏身在何处?”
周策也不知晓李承运究竟藏身在何处,目前的情况只能等到李承运自己露出马脚。
……
接下来的时间中,无论是禁军还是护城军,都在不断的对杀欧阳北的樱花人进行搜捕。
可这人就如同鬼魅一般,整个京城几乎被搜遍了,依旧一无所获。
国师府。
距离欧阳北被刺杀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天时间,如今的欧阳北伤势已经有所恢复。
安静的小院中,欧阳北独自坐在石凳上,身影显得那么的孤寂,神情木讷。
此时,周策进了小院,见到欧阳北后问道:“你肩上的那只蟾蜍没了,是被那个樱花人给杀了?”
浑身纱布包裹,欧阳北无力的点了点头,黯然神伤。
“那是我用一辈子心血去养的宠物,它就是我的命。”
“可是却因为我,被那个樱花人一刀斩杀,我恨,我也应该一起去死的。”
“可是你们却将我救了,这让我选择了活下来。”
欧阳北嘴唇惨白,无力的笑了笑,两眼无神的他再次看向周策。
“还没有找到那个樱花人?”
周策无奈摇头,“此人行踪诡异,一时一刻很难找到。”
此时的欧阳北挂着惨白的笑容,很是失望的摇头了。
“你们如此大规模的寻找,当然找不到他了。”
“如果我是他,我会选择在京城常人不会去往的地方,因为那里是最不容易被找到,最不会被发现的地方。”
欧阳北的话彻底提醒了周策。
京城之大,如此大规模的寻找到也只是在京城明面上的街道,但京城总是有的地方是阴暗的,是明面上他人不愿意去往的地方。
比如京城的西街,那里就有着还在拆除的房区,而那里是任何人都不会愿意去往的地方。
想到这里,周策立马将王龙叫来,召集了几十名府兵立马就是朝着京城的西街而去。
西街,街道末尾,这里是正等待被拆的老旧房屋,曾经只有乞丐居住在这里。
不过后来随着李炎登记,这些乞丐也就有了安定的住处,故此此处一直被荒废,寻常这里根本不会有人愿意前来。
一股臭味扑鼻而来,那是老鼠腐烂的尸体,其次还有各种说不出的味道夹杂在其中。
这让来到此处的周策与王龙等人纷纷捂住口鼻,对于这里的味道反感到了极致。
王龙更是不愿意相信会有人选择藏身在这种地方居住。
“大人,我看您是不是您猜错了,这种地方又怎么可能会有人藏在这里?”
周策没有回答,而是率先踏入了这里的拆迁区域,屋顶倒塌,房墙更是如此。
这里已经没有曾经有人居住的模样,只有随处可见的废墟。
王龙等人无奈,只能跟随在周策的身后,进了这拆迁区域当中。
随着深入这里,各种腐烂的臭味更加浓烈,而周策目光很快敏锐的注意到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地方。
那是一根顶梁柱,可这根顶梁柱上却充满了一道道深深的划痕。
周策快步走去,来到这根树立的顶梁柱前,认真的查看起这些划痕。
有的划痕还是很新鲜,明显是刚留下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