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竹难书 作品

第47章 咱大明朝要出杨广了

晨光初起,九重汉白玉阶自殿前铺展,每阶皆刻云龙纹,龙鳞在曦光中泛出冷冽的灰白。免费看书就搜:闪爵小说网

殿顶覆明黄琉璃瓦,重檐庑殿的飞角高挑如刀,垂脊上立着十尊琉璃走兽,獬豸、狻猊昂首向天,似要镇住四方邪祟。

朱红殿柱粗可三人合围,柱身盘绕金漆蟠龙,龙睛嵌黑曜石,漠然俯视着殿前广场。

百官熙熙攘攘,步伐沉稳且有力,他们踏步于青石台阶上,向着奉天殿而来,洪武朝时期朝廷的气氛很压抑,纵然此时他们还未步入到奉天殿内,可依旧没有官员相互低语。

当然,这个时候交谈,说上几句话,其实也不会犯什么大忌讳,可自从朱元璋以铁血手段清理了一批又一批官员后,大部分官员在朝堂上都显得格外沉默。

有人认出了今日的持旗力士换人了,当他们看到是永昌侯蓝玉时,皆一个个脸色微顿。

“永,永昌侯?”开口说话的定远侯王弼,他愣了愣,仔细地打量着蓝玉,那嘴角微微颤动,仿佛在强忍着憋住笑意。

蓝玉赤红的脸,唰的一下黑了几分。

他和定远侯王弼的关系很好,感情方面更是不用说,这是共同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但此刻看着王弼这幅样子,他怎么能看不出来对方在笑话自己?

忍,忍住!

绝对不能破口大骂。

“哈哈,哈哈哈!”王弼强忍了很久,终于憋不住了,肆意的笑了起来,他刚想说什么,随即又注意到了另外一边的一位持旗力士。

“咦,这不是蓝斌么?”

蓝斌是永昌侯蓝玉的次子,很多人都知道,王弼的声音刚传出,很多官员立刻就纷纷将目光投向蓝斌,然后又转过身来看了看蓝玉,好家伙,爷俩一起来持旗?

“真的是...”王弼并没有读过书,想了想,憋出了一句话,“真的是打仗亲兄弟,看门父子兵啊,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噗嗤!哈哈...”

王弼这番话,顿时逗得其他臣子哈哈大笑,蓝玉终于忍不住了,他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持旗不算开门’...‘镇守大殿的事情,能算父子兵吗’之类难懂的话,引得众人更是哄笑起来,奉天殿外充满着快活的空气。

当然了,除了定远侯王弼外,其他开国功臣武将,也忍不住揶揄蓝玉起来,这些官员中,文官们自然很是顾忌,和武将们则就显得胆子大了些了,实际上在军营里他们开玩笑的话,比这严重多了。

众人也没有在这里逗留多久,很快就陆续进入到奉天殿内,蓝玉脸色乌漆嘛黑,拳头猛猛的握紧,他感觉自己的胸膛都要被气炸了,可他还是长长的吸了一口气,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动怒,千万不能做出不该做的事情,这个机会自己一定要把握住。

辛辛苦苦建功立业,不就是为了封侯拜爵吗?若是真的连个善终都无法获得,甚至宗族都要覆灭了,岂不是冤的很?

一定要忍住!

哼哼,你们笑吧,等以后你们就笑不出来了。

不过蓝玉心中也知道,这些老兄弟并没有坏心思,他心中在想,需要找个时间也和王弼等人好好说道说道这事了,让他们以后行事也低调些,不能再像以往那般了。

陛下,可是一个能拿得起刀的君王啊。

奉天殿内,朱元璋和朱标还未到来,群臣各自在自己的位置站好,经过方才王弼等武将打趣蓝玉,今日朝堂上的氛围倒是没有那么死寂了,不过依旧有很多臣子不安,蓝玉贵为永昌侯,到底是何原因,今日竟然在奉天殿外担任一个小小的持旗力士?

他犯了什么错?

这般惩罚?

很多人都没有消息来源,文华殿内本就森严,来往的大部分都是皇子皇孙和教书先生,纵然能传出来消息,也不会这般迅速。

时间并没有过去多久,皇帝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到了。

依旧和往常惯例般,大臣们禀告诸多事务,等到这些事务一一做出决定后,朱元璋注视着下方大臣,言道:“一条鞭法,咱已经下令在上元县、江宁县、句容县试用。”

“可却传来各种问题,诸多环节指派官吏弄得不清不楚,混乱不堪!”

“咱想问问,到底是这些官员无能,还是诸卿嘴上愿意使用这项制度,可心里却不愿意啊?以至于如此恶心咱!!”

这番话朱元璋说的格外用力,群臣纷纷被吓到了,又是习惯性的惶恐不安,甚至有的大臣已经有些免疫这种感觉了,当今洪武朝,基本上隔山差五朝会的时候他们就会害怕一次。

没有人开口回应,都颤颤巍巍的低下了头,朱元璋面色平静,又言道:“别逼咱让锦衣卫查查这群负责三县推动一条鞭法的官员,是否受人指使,暗中搅乱一条鞭法的实行!”

“咱,不想再让锦衣卫又设立一起案子了。”

这番话说出来,事情就严重的多了。

其实很多大臣知晓,陛下虽然嗜杀,可往常说些阴狠的话,基本上都是在吓唬恐吓官员,以达到威慑群臣的目的,可一旦陛下若是想将这件事情成立为案件,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洪武朝但凡出现涉及官员的案件,那可就不仅仅是死一个人两个人那么简单了,轻者三五百人,重则数千乃至上万!届时人头滚滚,抄家灭族!

这种案件,陛下肯定会想办法牵连大多臣子入狱!

朱元璋没有继续威慑这群官员,声音再度响起,“或许,也可能是这群官员确实不熟悉一条鞭法,所以执行起来过于繁琐,以至于导致各种问题出现。”

“范敏、滕毅二人,对于一条鞭法倒是熟悉,咱决定让他们两人将功补过,负责一条鞭法在三县区域内实行。”

“传令!”

话语落下,满堂寂静。

范敏、滕毅两人犯下的是死罪,更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当今大明朝的律法严苛的令人发指,堪比秦朝了,不过与秦朝不同的是,秦朝的律法针对的百姓,而大明朝律法针对的官员。

这两位六部尚书兼主考官私自篡改考题,导致科举无法顺利进行下去,整个京城内喧哗沸腾,甚至激起了大量士子的愤怒,是死罪中的死罪,陛下却要放过他们两个!

正常来说,肯定会有人站出来反对的。

见不得范敏滕毅两人好的;心中对于六部尚书位置虎视眈眈的;和范敏两人有恩怨的;文官大族中认为两人就是提出压制土地兼并方法的,朝堂上这种人太多了,可此时却无一人反对,尽皆保持沉默。

况且,陛下已经‘下令’了,这谁还敢出言反对?

随着圣令下达后,朱元璋环顾众臣,那目光扫视着春官王本和六部尚书,叹了口气道:“四辅官制度,对于我大明朝有着很多缺陷。”

“所以,咱决定取消四辅官制度,重新设置殿阁大学士制度,以此来让朝廷正常运转!”

春官王本,这位老臣闻言心中不由的一松,这对于他来说可是好事啊,天大的好事!可别以为他愿意当这个春官,这官真的是狗来了都不愿意当,本身就没有各种权力,同时做事又需要各种限制,最后又要承担诸多责任,这所谓的四辅官制度,他这段时间甚至认为,陛下设立的目的就是用来折磨他这种老臣的。

王本脸色很正常,心中却乐开了花,既然四辅官制度取消了,那陛下应该会给他安排一个闲职吧?不用再参与到这波谲云诡的官僚斗争中了。

这时,朱元璋已经开始说起了这番制度的体系框架,以及人员任命:

“命;宋讷为华盖殿大学士、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吴沉为文渊阁大学士、鲍恂为东阁大学士...”

“大学士品级:正五品...”

朱元璋缓缓说着,诸多臣子默默听着,制度的轮换就代表着权力的更迭,这是必然的,而当今朝堂又要掀起诸多事宜,因殿阁大学士制度所掌握的权力,亦或者其代表的地位,还有其能与其他官员联合起来能获得的权力利益,将会成为各方大族思索的对象。

今日重要的事情,倒也不多,就这两项,随着朱元璋宣布完毕,朝会也就此结束。

等到群臣跪拜,皇帝朱元璋和太子朱标离去了,大臣们陆陆续续走出奉天殿,很多人看了看蓝玉,仿佛方才庙堂间那沉寂的压抑消失了许多,特别是武将们,更是憋不住的乐。

“发生了什么,你怎么在这里当上持旗力士了?”打趣归打趣,依旧是定远侯王弼,来到蓝玉身边询问道,那话语中的意思很明显,若是蓝玉惹了什么麻烦,他们这些做兄弟是绝对不会坐视不顾的。

哪怕是朱元璋责罚。

他们也敢一起去闹一闹,让陛下看在曾经兄弟们浴血沙场的情面上,放过蓝玉一马。

蓝玉犯错了,打也打的,骂也骂的,让他在这奉天殿外担任一个小小的持旗力士,丢人现眼,这算什么事情啊?陛下这么做恐怕有些过分了吧。

“没发生什么,不用管我。”

“我自愿来的,准备改改自己的脾气性格。”

“赶紧走吧。”

蓝玉规规矩矩站着,身姿挺拔,看着老兄弟们很是关心自己的样子,甚至想要为自己出头,蓝玉心中升出一份暖意,不过他想起了太子朱标的话,立刻果断拒绝了。

“你这...”王弼等人还想说什么,就见蓝玉目不斜视的注视着正前方,不再看他们,那样子分明是不想继续说下去了。

见状,众人也只能作罢。

等回到家后,再慢慢打听大厅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吧。

原本奉天殿内的朝会结束后,朱元璋通常和朱标都会回到乾清宫,继续处理一些杂事,亦或者召一些臣子来见,毕竟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在朝会上解决,不过朱元璋想了想,准备带着朱标前往文华殿一趟。

“去看看,今日叶煊给雄英讲了什么。”朱元璋道。

闻言,朱标脸色微顿,有些不解:“父皇,

我们不用现在去吧,雄英每天晚上都会把这一日的功课记录下来,交给父皇的,到时候父皇不就知晓了吗?”

“亦或者,等处理完政务,问问叶煊就好了。”

听了这番话,朱元璋不由的瞪了朱标一眼,语气颇淡:“咱是担心,叶煊教给雄英一些不太好的东西。”

“这不能吧?”朱标有些懵,摇了摇头,叶煊的能力他们已经见识过了,同时教人的能力也很不错,可以说把雄英交给叶煊,他们很是放心,叶煊能教给雄英什么不好的东西?

见朱标似乎并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朱元璋叹了口气道:“其实咱并不是怀疑叶煊的能力,咱是担心叶煊教雄英,成为类似汉武那般,穷兵黩武的君王。”

“你也知道,前些日子叶煊提过'倭国境内白银储量'的事情吧?叶煊虽然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的意思很明显了,准备灭了倭国!想要发动战争!不过也确实,为了这些白银咱也准备对倭国动手了。”

“但,你觉得凭借着叶煊的智慧,难道就没有其他方法,从倭国境内获取白银了么?他肯定有,甚至还不少,完全不需要发动战争,可叶煊对咱只提出了发动战争这个想法,其目的就是为了灭掉倭国,这个小子征伐的心思太重了,若是他将这种理念灌输给朱雄英,会出现何等情况?”

“周围这些国度,很有可能其他国度也有各种金银铜等矿产,到时候朱雄英被灌输了这种理念,岂不是一个个都给灭了?这不就成了汉武帝那般的君王?”

说到这里,朱元璋脸色严肃了几分,语气更是加重:“昔日的汉武帝是打赢了,打的异族退守漠北,这才得了武帝名声;可若是他败了呢?那他可能就是炀帝了!隋文帝时期,隋朝何其强盛,可隋炀帝三征高丽,导致强盛隋朝覆灭,你难道不担心这种事情会发生在雄英身上么?”

听到这话,朱标有些沉默了。

他确实有些担忧了,雄英真的被叶煊教导成了一个喜欢战争的君王,那对于大明朝,并非是幸事啊。

等到朱元璋和朱标即将到达文华殿正殿时,却发现朱元璋忽然示意朱标,将脚步声压低,然后颇有些鬼鬼祟祟的向着前方而去,朱标看到这一幕愣了愣,还是头一次见到父皇露出这幅样子啊。

等到两人贴近文华殿正殿外,随即就听到了其中隐隐传出来的的叶煊声音。

[王朝地理自然环境,以及周边国度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吞并、扩张影响]

这是叶煊今日给朱雄英讲解的课题,而朱雄英只能很是懵懂的明白其中几个词的意思,比如王朝、吞并、扩张等等。

“老师,自然环境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时间,叶煊已经给朱雄英讲了一些内容了,但他隐约发现,朱雄英听的似乎不是太懂,这时朱雄英忽然问道:“老师,能否再给我讲讲,自然环境的意思?”

文华殿正殿外,朱元璋和朱标的耳朵立刻竖了起来,啥玩应?自然环境?啥是自然环境?

叶煊这给雄英讲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呢?怎么感觉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用啊。

“嗯...”叶煊想了想,该怎么和朱雄英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随即他言道:“所谓自然环境,就是未经人类大规模改造的天然存在。”

“譬如,山脉、平原、河流、湖泊、森林、平原、高原等等。”

叶煊这么说,朱雄英倒是也明白了过来,就是那些偏远的地区,就属于自然环境呗?

“明朝我大明朝,已经基本掌控了昔日的元朝疆域。”

“目前我们所在的南京京师,其自然环境因位于长江地带,水网密布,气候湿润,稻作与桑蚕业发达,可称“鱼米之乡”。”

“运河贯通南北,所以目前我南京为京师,也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说了南京后,叶煊又提到了北平府,“北平的自然环境,则以平原为主,黄河流经南部,燕山山脉横亘北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多雨,农业依赖灌溉。”

“北平的军事意义则更重一些,北平府为防御北元的前沿,燕山关隘,譬如居庸关,设重兵驻守。”

叶煊给朱雄英陆续将大明朝当今掌管的各个区域自然环境,以及其所具备的能力,尽皆讲述了一番,然后提到了今日课程的重点:

“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自然环境,也就是各地地区所带来的优势。”

“但,同样也是有其根本的劣势。”

“殿下需要熟知这些地区各自拥有的优势、劣势,以及周围边疆其他国家区域,各自地区的自然环境、优势劣势。”

朱雄英仔细思索着这番话,然后给出了自己的另外一个疑惑:“可我是大明朝的皇长孙啊,为什么要去关心周围各国家的区域,自然环境,优势劣势呢?”

“你不关心他们,他们就要来关心你。”叶煊淡声道,继续说着:“我大明朝疆域,并非铁桶一块。”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异族,始终是历朝历代难以忽视的威胁,所以殿下这

个时候就需要熟知周围各个国度的地理自然环境,以及优势劣势了;正如我方才所言,大明朝边疆各个区域,有的地区有着天然的地理防御优势,譬如燕山山脉,其横亘于今河北北部,山势陡峭、峡谷纵横,形成天然屏障,依托长城关隘,如居庸关、古北口,配合卫所驻军可有效阻挡蒙古骑兵南下,蒙古骑兵是万万打不下来的。”

“但也有的区域,并没有这种天然的自然环境,他们的地理防御优势是弱的,这种情况下面对异族来袭,就是有沦陷的风险。”

说到这里,叶煊脸色认真且严肃道:“皇长孙殿下,我的意思其实很简单。”

“若想大明王朝国祚延续,彻底断了异族侵扰之事。”

“那就要熟知周围其他国度的自然环境,然后向着外部扩张、吞并,直至我大明朝边疆,尽皆有着足够的天然环境和地理防御优势,如此才可永绝异族之患!”

这话,叶煊其实说的并不绝对,因为他没有提水军的因素,不过这个时期大明王朝的水军力量足以排在世界前锋,只要能好好发展水军,然后王朝边疆有着天然型的防御优势,那当真是不用考虑异族进攻的隐患了。

朱雄英反复咀嚼着叶煊的话,在仔细着感悟今日晨课中学习的内容,原来如此...若是能使得大明朝的边疆,皆拥有天然型的自然环境地理防御优势,就可以解决异族之患了...

若真的能让大明朝变成这般,那就可称之为千古一帝了。

文华殿外,朱元璋和朱标听了良久,其中朱元璋终于无法淡定了,好家伙,真的是担心什么来什么,他之所以来偷听,就是怕叶煊给朱雄英灌输战争的思想,没想到叶煊还真的是这么做的。

按照叶煊这说法,大明朝岂不是要一直打下去,直到打到周围全是大海,亦或者险峻山脉的地方了?

大明朝,要出隋炀帝了!!!

朱元璋老脸阴沉,想了想,没有立刻进入文华殿内,打断叶煊的讲课,晨课的时间算算也差不多了,并且能听出来叶煊这节课也讲完了,等叶煊出来吧。

他有些忍不住想骂人了。

没过多久,晨课结束,叶煊又给朱雄英讲清楚了其的一些疑惑,然后伸展了伸展身体,准备离开文华殿,前往皇宫外。

今日,滕毅和范敏就要出狱了,他需要去指点指点两人该如何顺利推行一条鞭法。

刚走出门,就看到老朱,一脸愤懑的盯着他,仿佛有着天大的怨气般!

“陛,陛下?”叶煊被朱元璋吓了一跳,这老朱什么时候来的?一直在外面偷偷的听他给朱雄英讲课?

“叶煊!”朱元璋沉声道,“你是准备给咱的乖孙,教成杨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