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竹难书 作品

第65章 搅吧,搅吧,你们就搅吧

“那是我认为错了?”

叶煊故意提高声音语调道,就这么静静的看着魏政和,而此时魏政和整个人都已经被彻底的吓到了,他不断的摇头解释着,可叶煊已经不想再继续听下去了。

只见叶煊淡声道:

“锦衣卫北镇抚使蒋瓛现在就在我的院落周围,我可以立刻把他喊出来。”

“不管你怎么说,我都不会下令毁矿杀人的。”

“最终,这矿可能会毁,也可能不会毁,但终究和我没有任何关系,同时这段时间你多次和我提起过此事,我皆没有同意,而你此时独自前来拜访我,目的不就是这个吗?”

叶煊没有理会魏政和的表情,他忽然沉声道:

“这里是东宫,你有什么资格随意出入,甚至进入到这宫廷之中?”

“你身后的人,力量很庞大啊...”

这些话说出来,已经彻底将魏政和吓破了胆,他睚眦欲裂,感觉到胸口发疼,自己的心在砰砰的跳,为什么,为什么这个叶煊什么都能看的出来?

“滚吧。”

看着魏政和这番模样,叶煊也没有选择继续说下去。

终究是一个小人物,被人安排的棋子罢了。

“下官这就告退,下官这就告退...”魏政和慌不择路的离开了院落内,随后不久,暗中的蒋瓛走了出来。

只见蒋瓛对着叶煊躬了躬身,随即便言道:“叶春坊为何故意打草惊蛇,这岂不是让他们不敢毁矿杀人了?”

面对蒋瓛的疑问,叶煊想了想道:“我就是故意这么说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各自先慌乱起来。”

“这群人胆子也太大了,竟敢从军器局内运走大量火药,准备炸毁句容县七十里外的那座矿山!”

“其中不知道牵扯到多少人,我想让他们一个个都浮出水面。”

听着叶煊这么说,蒋瓛闻言点了点头,随即他将心中的另外一个疑惑说了出来,“现在不确定,这群人到底准备什么时候炸矿。”

“我们是否提前阻止,毕竟是一千多条人命。”

叶煊看着蒋瓛。

没想到,蒋瓛心中有着这份心思,竟然为百姓们考虑。

“我问你,若是阻止了,他们难道就能活下来吗?句容县官民勾结,这是铁一样的事实,并且陛下已经知晓了,陛下会放过他们吗?他们终究还是一个死字。”

“所以,我们无法阻止。”

“同时,若是炸矿事件真的发生了,那么确实,句容县的阻力将彻底消失了,而且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一条鞭法首选的第一个县是句容县,但却遇到了这种阻力;突然间发生矿洞坍塌事件,那么其他各地的百姓肯定会认为,这是朝廷为了推行一条鞭法,不择手段。”

“可等到案件水落石出的时候,到时候处死这群参与的官员,那么其他百姓就不会认为是朝廷心狠手辣了,而是会将各种骂名,全部甩到这群官员身上,所以这件事情对我推行一条鞭法,百害而无一利。”

叶煊给蒋瓛解释着,对方虽然是锦衣卫,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很不错了。

说实在的,他也并非是仁慈之辈。

不可能因为这群矿户是百姓,就大发慈悲的要饶恕他们,而且自己也没有饶恕他们的资本啊,他又不是皇帝。

以朱元璋的性格,肯定会把所有矿户论罪的,别看老朱对待官员狠,老百姓犯罪了他也不会手软的。

这么说吧,这群人的的阴谋只会对自己带来各种好处,若是他看不清楚背后的一环又一环阴谋,确实是栽入进去,但看清楚了,那又不一样了。

“在下佩服。”

听着叶煊的解释后,蒋瓛心中满是敬佩,若是他也有这种脑子就好了,可惜可惜啊。

随即,蒋瓛也不再多留,离开了院落。

叶煊独自坐在院落中,仰望着天边的赤红骄阳,心中计算着这群人的炸矿时间,若他猜测没错的话,这群人会在皇长孙朱雄英当日的册封大典这一日,炸矿!以此来让朱元璋彻底震怒,从而迁怒自己,甚至杀死自己!

新型火药是自己研究出来的,自己又是军器局的大使,负责推行一条鞭法的也是自己,选择在句容县推行一条鞭法的也是自己。

而句容县的复杂棘手情况,迟迟无法推行一条鞭法,那么急的也应该是身为通文殿大学士的自己。

所以,到时候炸矿这件事情,他们一定会诬陷到自己身上的!

“搅吧,搅吧,你们就搅吧!”叶煊摇了摇头。

.......

又过去了两日。

这一日,是皇长孙朱雄英的册封大典!

册封大典,在奉天殿举行。

奉天殿!

殿前的汉白玉阶蒸腾着燥热,像一条淬火的龙脊蜿蜒而上。

文武百官,各地藩王,皆已经到齐,汇聚于奉天殿外,此时没有人喧哗、交谈,个个神情肃穆,谁都知道今天这个日子

代表着什么。

“宣——皇长孙朱雄英,觐见!”

鸿胪寺官的唱喏劈开凝滞的空气,朱雄英抬头望去,奉天殿的琉璃瓦在烈日下淌着鎏金色的光,恍惚间竟似祖父龙袍上的血。

他起身时险些踩到衮服下摆,东宫右春坊叶煊立刻一把攥住他手腕:“殿下,丹陛九十九阶,一步一叩首。”

朱雄英点了点头,他心中微慌,但好在有着老师在,他立刻脸色认真起来,一步一步叩首,向着奉天殿内而去。

此时,太子朱标手持玉册、金宝,已经等候良久了。

这是礼部制的册宝。

玉册中,青玉刻字,文曰“皇孙雄英,嫡长承祧,宜正储位,授以册宝,永固宗祊”。

金宝上,龟钮金印,篆书“皇太孙宝”,重百两,印匣雕九龙逐日纹。

随着朱雄英缓步进入到大典之内,朱元璋脸色肃穆,亲自带着他行祭告天地宗庙之礼。

先是圜丘祭天。

朱元璋亲祭,献苍璧、黄琮,读祝文:“天命大明,付予嫡孙,谨以玄牡,昭告昊天,佑其克承洪业。”

接着是太庙告祖。

朱雄英随朱元璋入太庙,向朱元璋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等神主行四拜礼,献帛、爵,太常寺官诵《嗣统文》。

随后朱元璋、朱标、朱雄英回到奉天殿内,这个时候就需要行四个拜礼。

朱雄英着九章衮服,这种衮服是有特殊含义的,代表着[减皇帝三章],于丹陛行四拜,每拜乐奏《肃和之章》。

随后朱雄英跪拜而下,接受册宝,他双手过顶承接,转交内侍,复行四拜,乐奏《豫和之曲》。

叶煊这个时候,已经回到原位了,他知道古代仪式的繁忙复杂,但这个时候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若是按照流程的话,接下来好像是...

群臣舞蹈!

是的。

古人喜欢用歌舞来表达开心、喜庆,特别是舞蹈,男人们最喜欢载歌载舞了,叶煊心中正思索着的同时,就听到奉天殿内鸿胪卿的声音传来,“百官朝贺,君臣共舞!”

叶煊脸色一垮,他也不会跳舞啊,对于这个他还真的不了解,一个大老爷们跳什么舞?但现在也不能不跳,不然的话有些不妥。

随着这道声音传来,文武百官依品级序列,行五拜三叩礼,齐呼:“皇太孙千岁!大明江山永固!”,接着就是舞蹈环节了,叶煊看到皇帝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也走了下来,身躯晃动着,脸上充满笑意,群臣更是如此,一个个扭动着身体,叶煊想了想,也跟着乱扭起来。

管他呢,反正这么多人呢,又不丢人!

“皇长孙师,授训词!”

随着君臣共舞完毕,终于轮到叶煊亮相了,他现在是皇太孙朱雄英的老师,这种场合自然要露个面,并且还有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拟定训词。

通常而言,拟定训词是皇长孙的老师与礼部共同撰写的皇长孙的《谢恩表》及《嗣统誓文》,强调“仁孝治国”“勤学修德”等理念。

叶煊随即从文百官人群中走出,他年龄虽小,但已经长得很高了,面容清秀,身穿绯色云锦袍,梁冠七道,配饰着象牙笏板,青玉带,乌皮靴,显得尊贵。

面对着百官,叶煊显得从容,并未因为身处于这种庄重宏大的盛典而怯场,他将自己编撰的训词缓缓念出:

[维洪武二十五年,岁次壬申,秋九月丙辰朔,东宫太傅臣某,谨奉太祖圣谕,以丹心碧血,撰训词以诫皇太孙殿下:]

[殿下承天景命,膺兹储副,当念太祖提三尺剑,扫荡群雄,肇基开国,栉风沐雨之艰!今,望殿下日省月修,毋负社稷!]

[‘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今殿下非雏凤,乃幼龙也!龙潜深渊,则吐纳风云;龙翔九天,则泽被苍生。愿殿下以孝陵松柏为骨,以长江波涛为血,使大明国祚,若钟山巍巍,永镇大明山河!”]

群臣听着这训词,皆脸色微顿,这番训词倒是蛮新颖的,没有陈词滥调,故弄玄虚。

“百官贺!”

随着叶煊诵读完训词后,开始了下一个环节,也就是百官贺词!

由藩王先行恭贺!

只见藩王中,秦王朱慡出列,他容貌俊伟,身材魁梧,眉宇间带着些许的厉色,可脸上的笑容却很少的遮掩住了,他躬身行礼,然后道:

“臣,恭贺皇太孙殿下!殿下仁孝天纵,德被四方,今日正位东宫,实乃社稷之福,臣等愿肝脑涂地,辅佐殿下永固大明!”

叶煊暗中偷偷的观察着秦王朱慡,洪武时期这位藩王可是很能打的一位了,其用兵的能力绝对不弱于那些名将,但这位藩王性情太暴戾了,在当地可是害了不少的百姓。

“皇太孙殿下承天景命,绍隆圣统!臣等谨奉《尚书》《周礼》,愿殿下克勤克俭,远佞亲贤,则天下归心,河清海晏!”

然后就是官员们的恭贺词,比如户部尚书范敏,今日这种大事他自然不可

能留在通文院了,皇长孙册封大殿这种天大的事情,就算你家里出了事,也得到位,不然问题可就大了。

随着六部尚书和百官们各自上了恭贺词,武将们也纷纷出列。

“末将等叩贺殿下!殿下英武似太祖,他日必能提三尺剑,扫清六合,臣等愿为殿下马前卒,踏平漠北,扬我大明军威!”

这些勋贵武将中,就属蓝玉的声音最为洪亮,他难得今日不用再担任持棋力士了,毕竟,这可是自己的外甥孙啊。

百官贺词后,又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环节,叶煊充分知道了,什么叫做礼仪繁重,这才刚刚开始的,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礼仪呢,一直到了下午,终于来到了倒数第二个环节,也就是皇帝训诫。

朱元璋今日难得在朝堂上露出笑容,慈祥、和蔼的笑容,他穿着宽大的皇袍,淡声道:

“雄英,尔今日为皇太孙,当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朱家与万民共守之业,朕以布衣取天下,尔生于深宫,若不知民间疾苦,何以承社稷?”

“自今日始,每岁秋审,尔需亲阅死囚案卷;每遇灾荒,需代朕巡狩赈济,若敢耽于享乐,怠慢国事,朕纵在九泉之下,亦不认尔为孙!”

叶煊听着这些话,脸色顿了顿,这老朱语气还挺严厉的,没看出来啊,不过也正常,哪怕是向来喜欢宠溺朱雄英的朱元璋,在这种场合也需要更严肃一些。

接着,朱元璋注视着下方的文武百官,言道:

“众卿听旨,皇太孙年幼,尔等需以忠事之,以诚辅之,若有人欺他仁弱,结党弄权,或暗通藩王,图谋不轨——朕虽老,尚能挥剑,昔日胡惟庸之流,便是榜样!”

群臣闻言,皆胆颤心惊,陛下真的是哪怕这种场合,也要吓吓他们这些臣子啊。

“颁诏天下,君臣共宴!”

终于,仪式来到了最后一个步骤,此时天已经要黑了,随着朱雄英被册封为皇长孙的诏书,由翰林院撰写,加盖“皇帝奉天之宝”,由通政司发六百里加急,传檄各省府州县后,就可以开始君臣共同举行一场大的宴会了。

朱元璋、朱标、朱雄英三人开道,群臣和藩王们跟在后面,向着宴会的地点方向而去,这当中并没有马皇后,叶煊知道马皇后此时正在负责主持宴会的各种事情。

同时,他心中不由的思索起来。

今日,句容县的那处矿山,到底会不会被炸?

这群官员们,胆子到底有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大,非要挑这一天,炸矿杀人?

心中思索间,叶煊和百官们距离宴会之地越来越近。

同一时刻,句容县七十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