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奸细

郑仪没有接话。.5-4!看¨书` ·更^新-最^快?

新诚集团突然杀入新能源领域,背后必然有强大的推力,但如今文件被动手脚,说明这股推力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稳固,甚至……可能是被故意推出来试探江东地方派反应的牺牲品。

如果新能源项目在评审会上被唐为民抓住漏洞批驳得体无完肤,不仅新诚集团要颜面扫地,王振国的改革威信也会受损。

周慕云忽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郑科长,既然你点破了这一点,想必……不是来单纯提醒我的吧?”

郑仪拿起茶壶,缓缓给自己续了半杯,他语速平稳:

“周总在商海沉浮这么多年,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有时候,不是谁想保你,而是你自己得先证明有保的价值。”

“郑科长的意思是?”

“新诚想要破局,得拿出真东西。”

郑仪放下茶壶。

“你们和京城的合作到底几分实几分虚?技术路线是否真有问题?如果这些都没底,我凭什么冒险?”

周慕云神色凝重,沉默片刻后,低声道:

“郑科长,有些事……本不该明说。”

“新诚进军新能源,确实并非偶然。我们原本并不涉及这个领域,但京城有人找到我父亲,提出合作。”

“谁?”

郑仪直接问道。

周慕云斟酌了一下措辞:

“国家能源研究院的廖院士,在新能源领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白.马¢书!院+ !更.新`最_全+而他……和发改委某些关键人物关系密切。”

郑仪目光微动。

能源研究院的院士,地位超然,确实能影响到技术路线的选择。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至于让周慕云如此讳莫如深,真正的幕后之人,恐怕还在更高处。

周慕云继续说道:

“廖院士带来的技术方案,是经过严格验证的,并非冒进。”

郑仪的手指轻轻敲击红木桌面,他的思路逐渐清晰。

“技术没问题。”

“数据却被动了手脚。”

这意味着什么?

新能源技术的真实性并非关键,真正的问题在于——它动了太多人的蛋糕!

江东省多年来以煤炭、化工等传统能源产业为经济支柱,背后涉及庞大的利益网络:煤老板、电厂高管、地方政府税收,甚至与国企相关的金融贷款。

而新能源一旦大规模铺开,这些既得利益者必然遭到反噬。

所以,他们不能让“新能源试点”顺利成功!

但直接反对高层定调的“双碳政策”,没人敢这么明目张胆。

因此,他们会让新诚集团这个“试点”失败!

只要新能源的首批项目被证明“技术不成熟”“数据造假”或”经济性不足”,就能以”江东省不适合激进转型”为由,延缓甚至搁置后续政策落地。·x`i¨a?o*s¨h,u.o¢y+e¢.~c-o-m.

郑仪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所以,现在你们是被架在火上烤。”

周慕云苦笑一声:

“确实如此。”

他叹了口气,继续道:

“按照原计划,我们的技术路线应当毫无破绽,顺利通过评审,然后在江东省首批试点落地,以此成为新能源改革的标杆。”

“但现在数据被人动了手脚,一旦在研讨会上被唐为民这些人抓住把柄,不仅项目泡汤,新诚还要承担‘数据造假’的骂名,甚至可能被列入失信企业名单。”

局势再清楚不过了,新诚已经成了各派势力博弈的牺牲品。

如果项目成功,王振国可以借此推动后续的能源改革;

如果项目失败,则正是地方派的反击机会,证明“新能源不可行”,进而拖延改革步伐。

而新城集团,则成了这场游戏中最脆弱的一环。

茶室的灯光柔和,窗外江水缓缓流淌,郑仪的思绪却如暗流般翻涌。

周慕云的解释,验证了他的猜测,新诚集团的背后确实有一股来自京城的力量在推动。

但江雪的名字不仅在青年干部培训营名单上,又作为国家发改委空降干部,明明和王振国一样是改革派,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冷眼旁观?

郑仪点开手机屏幕。

江雪的微信界面一片空白,头像依旧是一片雪景,没有任何消息。

这很不寻常。

在酒局上,江雪主动加他微信,明显是某种示好或试探,但之后却毫无动作。

以官场的作风,这种主动但看似随意的“好友申请”背后,往往都有更深的考量——或许是观察他的反应,或许是等待合适的时机联系。

但江雪选择了静默。

江雪的沉默,远比她的主动更加精妙。她在酒局上当众示好,随后又刻意冷落,这种若即若离的姿态,恰恰是最难应对的招数。

若郑仪急于联系,显得沉不住气;若

他无动于衷,又可能错失先机。

这就说明江雪此人手段极高。

但官场上最忌的就是沉不住气,既然她愿意等,就让她等着。

“周总,如果你们还想保住这个项目,明天之前必须做好三件事。”

周慕云露出认真而严肃的神色:

“请说。”

“第一,把所有原始实验数据、检测报告、第三方认证全部调出来,不要经过任何人的手,直接由你和我审核。”

“第二,联系廖院士,让他以国家能源研究院的名义出一份技术说明,盖章签字,必须是红头文件。”

“第三……”

郑仪顿了顿,声音低沉:

“查清楚是谁动了你们的数据,找到证据。”

周慕云眉头紧锁:

“前两条不难,但第三条……”

“必须做。”

郑仪打断他。

周慕云沉吟片刻,忽而苦笑:

“其实我大概知道是谁。”

“谁?”

“我们集团的技术副总,张维。”

“可靠吗?”

“不太可靠。他是三个月前空降过来的,简历很漂亮,说是廖院士推荐的人。”

郑仪眉头微皱:

“你们没查过?”

“查过,背景确实没问题。但现在想来……”

周慕云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也许从一开始就是安排好的。”

郑仪心中了然。

这招无间道“够狠,在技术团队里安插钉子,关键时候捅一刀,即使事后追责,也会被认为是“技术争议”,而非政治博弈。

“张维现在在哪?”

“今晚应该还在实验室。”

郑仪看了看手表,晚上八点四十。

“带我去见他。”

周慕云一愣:

“现在?”

“现在。”

郑仪起身。

“赶在研讨会前,我们得把数据源头的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