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早八的方糖 作品

第179章 朕管他呢!朕赚银子了!谁来都不成!

两百万斤?

一听到西山藕煤产量暴涨的说法,万历皇帝非但没有欣喜,反倒脸上越发阴郁,他拍案而起,怒然说道。,w?d-s-h,u`c^h·e.n·g,.\c¢o/m~

“张子愚!连你也要哄骗于朕么!”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万历皇帝对于底层生活不了解,可也不是个笨蛋。

简单回想一下往年奏报内容便能知道,寻常矿井月产煤矿不过十几万斤的样子,哪里来的暴涨两百万斤?

不知张学颜这个户部尚书,出于什么原因,竟然敢帮助张允修谎报至此?

皇帝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张学颜则吓了一跳,连忙下跪行礼说道。

“陛下明鉴,微臣万万不敢欺瞒皇上,账目到手上后,微臣多加核查之下,确确实实是一月增产两百万斤,甚至还少算了不少零头!”

万历皇帝气笑了。

“那你且说说,这西山工坊上月产藕煤多少斤?”

张学颜深耕户部多年,对于算学与审计之法,可谓是轻车熟路,反复观看之下,这数目早已经熟记于胸。

“约莫是四百三十一万余斤,相较于上月的二百余万斤,实实在在便是涨了两百万斤左右。”

万历皇帝连连摇头说道:“从前张士元夸下海口,说什么西山工坊步入正轨之后,月产四五百万斤也不是什么难事。

上月西山工坊初定,月产将近两百多万斤,已然是令人惊异。

短短一个月,便增产两百万斤,西山且还有渗水之祸,如何能够让朕相信!”

张学颜却无奈叹息说道:“不怪陛下有此等顾虑,微臣初时拿到账目,也同样是不太相信的。

为此专程去查了西山账目。

想来,他张允修纵使有通天之能,两百万的亏空也定然是做不得假的。

微臣顺着西山账目,去查了查各地运往京城的黏土数目,可以说是一般无二。

微臣执掌户部多年,自诩于算学一途上略通其术,几经核查之下,微臣已然可以断言,这西山增产两百万斤,绝迹是无法造假的!

陛下若有所顾虑,还可召张士元来当面对峙,想来会更加清楚一些。”

张学颜这话说得很是诚恳,完全不像是信口开河的模样。

这就让万历皇帝越发疑惑了。

为什么会增产?如何会增产?这完全不符合常理!

要知道,在万历皇帝预估中,这西山产出藕煤,别说是原本的两百万斤,就算能有个一百万斤,便已然是烧高香了。,咸*鱼?墈^书~ ¨首?发¢

西山若是能够维持在两百万斤的产量,便不会亏损,甚至能够自负盈亏。

“朕来看看!”

万历皇帝紧紧皱起眉头,他的胖手慌忙翻过账目,嘴里说着什么。

“果真增产了?果真增产了!张士元又搞出来什么神迹?”

想要一探究竟。

“臣斗胆为陛下讲解一二。”

张学颜见皇帝这般窘境,连忙上前,将这账目一一翻开,细致讲解其中各个数目内容。

尤其是将前后两个月的对比,给皇帝找了出来。

他甚至还准备了印证的数目,以人员用度、马车出入数量、原料消耗等等方面,给皇帝佐证数目的真实性。

花费整整两柱香的时间,张学颜终于是讲明白了这一个月西山账目的原委。

此刻,万历皇帝重新坐回到书案边,他身子向前倾,紧紧盯着账目,一刻也不愿移开视线。

“朕再看看!”

皇帝的手有些发颤,一把抢过那本账目,再次翻看了相应位置,准备印证。

又重新对照一遍后,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神色复杂地看向张学颜说道。

“张尚书你为何不用图表法?”

张学颜没想到皇帝会有此一问,颇有些无奈地说道。

“陛下,臣愚钝,习惯了从前计数办法,再用那图表法实在有些不太适应。”

万历皇帝摇摇头说道:“以图表之法,变化趋势不就明显许多?你不可墨守陈规,找个机会去寻张士元取取经吧。”

张学颜迟疑了一会儿,无奈应答说道。

“臣遵旨。”

看起来,皇帝似乎古井不波,一副泰山崩于前而不改的模样,可张学颜能够注意到,对方手指头竟在发颤。

显然,这数目的变化已让其心中生出惊涛骇浪。

张学颜很是识趣,一直保持着缄默,等待着皇帝的吩咐。

不一会儿,却听皇帝声音有些发颤地问询说道。

“张爱卿,朕便要考考你,若是京城有了月产四百万斤的藕煤,对于朝堂社稷,于天下黎民有何裨益?”

这问题,若是换个寻常大臣来,定然是回答得花团锦簇。·咸.鱼?看¨书! ¢嶵-欣-蟑-結¨埂?芯+快+

可张学

颜却完全不同,他所编撰的《万历会计录》,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国家财政的情况,最为完整的著作。

若说朝堂之上,还有一人对货殖之道理解深刻,那就非他莫属了。

张学颜躬身,斟酌一番语句说道。

“陛下容禀。往昔各地煤窑每产不过十几万斤上下,此已属富矿。

若能将西山工坊之妙法推行四海,天下煤产何止十百倍增!

至此后,北直隶寒冬之需固可足,南直隶乃至九边十三省,皆能沐此惠泽。

再有西山独创之藕煤,极大提升煤炭燃烧之效,甚至经处理,更祛了毒烟之困。

自古以来,市货充盈则价自平,市井小民皆可受惠。”

说到此处,张学颜都有些激动了。

“若西山产煤之法,确实这般稳定,那这藕煤称天赐之物也不为过!

今年入冬北风起时,百姓因无柴取暖而冻毙之事将大大减少,救活者何止万千!

再说这天下官营煤窑数千,煤块产量激增之后,国库岁入亦当丰饶数倍......”

这番话下来,万历皇帝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他一把抓住张学颜的手腕说道。

“依照张爱卿的意思是......这朕非但没有亏银子,反倒是大赚特赚?”

张学颜觉得皇帝有些粗鄙,身为天下共主,如何能够动辄言利呢?

他想了想解释说道:“近年来,江陵公推行一条鞭法,为的就是肃清吏治,增添朝廷岁入,想来若西山之法行之有效,必然也能依靠着煤矿,增添不少收入。

不过此事非是尽善尽美,朝堂获利了,百姓获利了,自然有人亏损。

天下经营煤矿之商贾士绅,还有往日兜售煤块之商贾,怕是要赔个干净。”

万历皇帝却不管这些,他继续询问说道。

“你便说说,朕赚银子了没?西山赚银子了没?”

张学颜还是不愿直接说,他颇有些忧虑地说道。

“陛下,臣想来这天下士绅商贾,诸多以煤矿牟利,这京城内近来更有人囤积藕煤以图牟取暴利。

此番账目一出,这些人亏得倾家荡产,想必定然会惹出事端来。”

万历皇帝有些不耐烦了,他一拍桌子说道。

“莫要说这些没用的。”

冯保站在一旁看不下去了,他也提醒说道。

“陛下,慈宁宫有言,以京城百姓生活安定为要。”

两个人都在明里暗里的告诉皇帝,此事干系到慈宁宫还有晋商呢,陛下你真的不好好想想么?

“莫要聒噪!”

皇帝却满不在乎的样子,他眼睛里头有些赤红,瞪着张学颜说道。

“你便说朕能够赚到多少银子,本月能赚到多少银子,往后又能赚到多少?”

张学颜无奈,皇帝都这样说了,他便也只好思虑一番,如实回答说道。

“如今藕煤市价约莫六十文的样子,可几百万斤藕煤售卖出去,终归是有所降低的,不过也可售卖至北直隶各地,乃至于南直隶各地,都是有所销路的。

微臣想来约莫能够有个二十万两银子吧?扣除掉成本与分红,陛下能有个十万两银子,这是一个月的进项。”

又想了想,张学颜谨慎分析说道。

“至于今后,西山工坊之收入,这便要让张同知来算算了,微臣想来既然西山藕煤产量增加,想必张同知已然寻到解决渗水的法子。

依照他的描述来看,这西山工坊之产量,怕是没有达到极限。”

“嘶——”

万历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再次询问对方。

“你是说朕非但没有亏银子,反倒一个月还赚了将近十万两!今后还有增长的可能?”

张学颜点头说道:“臣万万不敢欺瞒于陛下。”

他甚至还少估算了一些收入,因为就户部的计算来看,这十日里面,市面上至少凭空出现了整整两百万斤的藕煤。

这两百万斤藕煤断然不会是晋商群体所发,他们再傻,也不会一口气抛出两百万斤藕煤砸盘,那样无异于自掘坟墓了。

基本上就是张士元这小子在使坏!

要知道,两百万斤藕煤可不是以二十文的基本价格售卖,而是以整整八十文的价格。

就算有所波动,一来一去之间,张允修起码多赚取了十万两银子的差价。

而这些银子从哪里来?

还不是从晋商们的口袋里头?

可以说,若藕煤产量源源不断,真正要慌乱的,害怕藕煤价格突然暴跌的,就不是张允修了。

而是那群妄图通过囤货居奇,以此来进行斗争的商贾了!

毕竟,他们囤积在仓库里头的藕煤,可都是加价从百姓手里收购而来。

此番下来,非但没有赚头,还要血本无归!

不知道为什么,张学颜心中竟然有

股爽快之感。

可他身处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就必然要为朝堂的稳定着想,所以还是提醒皇帝说道。

“陛下,这京城内商贾们可是要......”

“管他们呢!”

万历皇帝眼睛都红了,他现在完全不管,这晋商是不是李太后那边的人?

就算是又如何了?

朕赚到银子了!

朕有钱了!

万历皇帝甚至咬着牙说道:“这些商贾平日里就会囤货居奇,妄图牟取暴利,这次算计到朕的头上了!

愿赌服输!朕亏银子了尚且没有说什么,何故要搭理他们亏银子?

朕赚了银子,又没有抢他们的!”

那可是十几万两银子!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去岁内库金花银也不过七十余万两,也就是说,若是这样下去,一年时间,一个西山工坊所带来的收入,便可抵内库一年金花银!

你让皇帝吐出去?简直是痴心妄想!

就算是大行皇帝来了,嘉靖皇帝来了,也断然没有妥协的可能!

“这......”

张学颜脸上不免有些僵硬。

皇帝有些望之不似人君啊!

怎么一口一个“赚了银子”“亏了银子”“又没有抢他们”之类粗鄙之语。

简直是有辱斯文!

十几万两银子便让皇帝你不管不顾了么?

可皇帝可不管这许多,他即刻扭过头,看向眼观鼻观心的大太监冯保,吩咐说道。

“冯伴伴,明日将张允修召入宫中,朕要好好询问一番!”

显然,从张学颜这里得来的消息,尚且还不能够安心,一定要从张允修亲口说出,他才能够安心。

冯保立马上前躬身说道:“奴婢遵旨!”

想了想,万历皇帝却又觉得不妥,他摆摆手说道。

“不必这么麻烦了,朕亲自去一趟西山,好好看看西山煤矿!”

皇帝亲自上门?

一时间,张学颜和冯保都不免皱起眉头,惊讶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