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氏一听李青云这么说,提着的心稍微放松了一些。
“可我看着太后挺正常的,完全就不像你说的那个样子。”
老王氏刚才跟太后聊天的时候,太后还是挺正常的,根本就不像是半疯癫的人。
李青云没有接话,指不定刚才太后的精神状况,就不是正常的,不然怎么会跟他阿婆说那么久的话。
要知道他阿婆可是大字不识一个,聊天说话都比较无状,太后怎么能跟她聊那么久。
老王氏对于李青云的质疑,有些不太乐意。
“我看太后精神正常哩。”老王氏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过她后面貌似又想到什么,对着李青云道,“让我好奇的是,貌似太后对他儿媳妇很不满,说她儿媳妇处处监视着她,刚才她是偷偷跑出来的,你说太后的儿媳妇是不是皇后。”
李青云听到这话,心中大为震惊。
太后可是皇上的生母,皇上最是孝顺。
皇后就算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对太后无理,对她进行监视。
“阿婆,我都跟你说了,太后精神状态有些欠佳,她说的话,不能相信。”李青云赶紧把他阿婆拉出亭子。
再迟一些,宫宴就快要结束了,他要赶在宫宴结束之前,带着阿婆赶回大殿。
老王氏被李青云拉着出了亭子,不过嘴上依然絮絮叨叨,坚持说太后看着不像精神有问题的。
回到大殿之后,李青云和老王氏入座之后,只见大殿内的气氛有些异样。
果然如他想的那样,看来太子和端王、楚王之间肯定是发生了点什么。
李青云不禁勾了勾唇角,太子的性格果然是一点就爆。
自从知道李府满门被屠,跟太子有关,即便现在没有足够的证明是太子所为,但是这事估计也是八九不离十。
许多事情,他也就不介意推波助澜,加速恶化太子和端王、楚王之间的关系。
现在只是第一步。
他要报仇,第一步还是让太子失去储君之位。
-
过了年,很快就到了三月春闱的时间。
李青云早就做好了会试的准备。
虽说坐上翰林院侍读的位置之后,一切都还算顺利,可到底位置太低,实力不足以和太子相抗衡。
至于吏部尚书府顾高瞻那边,他时不时会用一些方法去试探,但效果都不明显。
想来还需要等他考完春闱,再慢慢想办法。
春闱考试,跟之前院试乡试没有多大区别。
只不过考试的地点变了,考试的地点设置在礼部贡院举行。
除了地点之外,就是竞争对手变强了。
每一位考生都是来自各地的举人。
春闱前一两个月,这些考生,就从全国各地来到了京城。
以至于每年春节过后,京城都会迎来空前的人潮涌动景象。
春闱这日,李青云早早的被家里人叫醒。
不管是他爹娘,还是他阿翁阿婆,到了春闱这日,比李青云本人还紧张。
这次春闱比以往任何一次考试,时间来得还长。
一共考三场,一场三日,是连续考试。
中途考生是不能出来的,也就是说春闱考试,一共要连续考九天。
这不仅对考生精神上的考验,还是身体上的考验。
这么长的时间,吃住拉撒都要住在狭小的考舍里,对考生来说是极大的考验。
李青云考试用的东西,早在半个月前,林氏就为他准备好了。
京城三月份的天气,比西南地区还要恶劣许多。
时不时会来一场黄霾,黄霾对考生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不仅会让考生引发一系列的身体状况,比如咳嗽,气喘等,还会对眼睛造成影响。
林氏特意为李青云准备了面罩,万一遇到黄霾可以用上。
等东西都准备好之后,便由李西亲自送李青云前往礼部贡院。
本来李铁头也是要去的,李青云念及他年纪大了,让他不用去,外边的天都还没有亮呢。
李铁头只好作罢。
到了礼部贡院门口,李青云见贡院场上己经挤满了来考试的考生。
他在贡院门口,看到了葛家的葛千秋。
看到葛千秋,他便放大的范围的找寻葛千奇的身影。
却并没有看到他的身影。
自从上次乡试结束,葛千业出事之后,李青云给葛千奇寄了几封信,可都没有得到回信。
这很不合乎葛千奇的性格。
李青云上前主动和葛千秋打了声招呼,并且向他询问葛千奇的情况。
为什么他给他写信都没有回信。
提到葛千奇的情况,葛千秋脸色闪过一丝异色,“舍弟自从上次乡试没考中之后,便整日勤加苦学,争取三年后能考上乡试。”
葛千秋说的很是委婉。
葛千奇之所以没有给李青云回信,是因为葛千奇没有考中乡试,便被他爹娘阻断了他跟所有人的接触,每日把他关在书
房里,就连三餐都是下人给送进去的。
而且吃睡都在书房,完全没有多余的其他活动。
葛千秋作为他堂兄弟,对葛千奇的遭遇十分同情。
的亏他过了乡试,不然他的情况也会跟葛千奇一样。
谁叫这是葛家的规矩呢。
只要考不上,就得心无旁骛的用心苦学,首到下次考中为止。
根本没有自由可言。
不然葛家也不可能出那么多人才。
李青云听了葛千秋的解释,心里稍微安心了一些,没事就好。
很快就到了进考场的时间。
程序跟之前的考试八九不离十,一开始无非都是对考生全身上下以及所带之物的检查。
检查之后,便进入贡院,跟官吏抽考场号。
李青云对这些流程都轻车熟路了。
领了考场号,便对号入座。
还算幸运,并不是臭号。
只要不是臭号,一切都好说。
第一场考卷发下来之后,无非是对西书五经的考问。
不过这考问可比之前乡试的难度提高了。
他们会把西书五经里面的内容,拆分了拿出来考。
这就很考验考生对西书五经融会贯通的能力。
西书五经内容庞杂,当考题将其中内容交叉融合时,考生很难一下判断出语句的准确出处,在答题时,极易张冠李戴。
但对于过目不忘的李青云来说,就相当的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