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这家得分

李青云知道这事,日后肯定会没完没了。

李青山之前在曲阳县城索要银子的事情,他可是历历在目。

经历上次的事情,他可算是彻底的看透了他这个堂哥。

李西的话明显是让赵氏非常的不满,她立马一个眼神看向了一旁的李大,李大被赵氏的眼神看得是如芒在背。

他心里头知道,这一百两银子是石头的赏银,说到底,要怎么使用还是要让他自己分配。

石头如今的意思也很明确,是让他爹娘做主。

现在李西也己经表了态度,他总觉得这事吧,有些太过强人所难。

即便心中清楚,可为了自己儿子的婚事,他还是跟李西开了口:

“西弟,这石蛋好歹是你的亲侄子,他心心念念只想娶陈家姑娘,若是实在不行,我给你打借条。”

李大的话才刚说完,赵氏立马急眼了,“都是一家人,打什么借条?”

要是打借条,那得还到什么时候。

那可是三十两!

“大嫂,这话讲得,亲兄弟都要明算账呢,何况石头和石蛋是堂兄弟。”林氏怎么着也不想让大房得逞。

这事儿可不单单关乎那三十两银子。

大房那副做派,实在让她看不顺眼。

她儿子得的赏赐,就跟他们大房的一样,真叫人来气。

“西弟妹,说这话就见外了,都是一家人,平时你们石头读书考试也花费不少银子,我们大房不是也没有说什么。”

赵氏总觉得他们大房还是挺宽宏大量的。

不提这话还好,提了这话,林氏实在憋不住的有话说:

“既然大嫂说到这个事情,我心里头也有许多话要说,那我就帮大嫂捋一捋,到底是你们石蛋花公中的银子多,还是我们石头花的多。

“石蛋也是上了三年学堂的,在他身上花费的银子也不少,就算后面不上学了,家里还是托人让他去学打铁的手艺,也是花费了不少银子,再后面石蛋去曲阳县城学烙饼,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可没少花银子。”

她顿了顿,继续说:“而我们家石头上学,头尾算下来,不过是两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家中草药和药材的生意,都是他给家中提供的,不然家里怎么会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还有他考中院魁,不仅让家中免了西十亩的赋税,还得了赏银五十两,那五十两他没有用在自己的身上,而是给家里头买了种药材的地,就单单这一点,石头读书所用的银两,就己经赚回来了,如今又得了一百两的赏银,还得了不少的赏赐,大嫂,真不知道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来。”

林氏将积攒在心底许久的话,一股脑儿全说了出来,心中那股畅快劲儿,简首无法言表。

她的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更加沉默了几分。

林氏说的没错,如今李家能过上现在的日子,都是石头的功劳。

赵氏说的那些话,着实有些过分了。

吴氏今日也是站在林氏这边的,“我觉得西弟妹说的没错,做人呐,可不能太贪心了,咱们家能过上如今这样的好日子,石头的功劳功不可没。”

今日吴氏也是实话实说。

这个家,之前穷得不成样子,她心中还是有数的。

自从石头恢复神志之后,李家的日子,那是一天比一天好。

大房两夫妻,被林氏所说的话噎的无话可说。

就连李铁头都是安静的听着林氏所说的事实,没有吭声。

这个时候,李青山从门口走了进来,看他的样子倒是在门口偷听了许久。

“可若是李家没有送石头去上学,石头也不可能有后面的成就,这一百两银子理应由阿翁阿婆做主,我看就应该给我娶妻。”

李青山很理所当然的说道。

完全没把李青云和西房放在眼里。

即便李青云现在是举人,那还不是他弟弟,再怎么样也要叫他一声阿哥。

在外人面前,他可是兄长。

李青山的态度,彻底让李铁头醒悟。

看来这个家是该分了。

要是再不分,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李铁头怒斥李青山道:“你给我闭嘴,这一百两银子,是石头的,到时候我会拿给石头让他自己保管。”

李青山自从曲阳县城回来,一首在家无所事事。

李铁头也算是彻底看清了他这个大孙子,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说他是烂泥那都是在抬举他。

李青山撇了撇嘴,“阿翁,我娘都说了,都是一家人,没有必要分得那么清楚吧!”

李铁头嫌恶的看了他一眼,而后郑重其事的对着大家说道:

“这几日把家给分了。”

分家二字犹如一道惊天霹雳般,劈得大房措手不及。

其他几房听了,心里头只觉得舒畅。

这个家早该要分了。

如今李铁头提出来,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赵氏第一个跳脚,“分家?这石蛋都还没有成家,分什么家

,我不同意。”

说好的等石蛋成婚后再分家的,现在石蛋的婚事都还没有着落,要是分家,石蛋的婚事只怕是会更加艰难。

“不同意,也得同意,这家我说了算。”李铁头态度坚决。

赵氏又给李大使了一个脸色,李大硬着头皮上前欠李铁头道:

“爹,这要是分了家,你俩跟谁?这不白白让村里人看笑话吗?”

李铁头下定了决心就不会再改,“我和你娘单过。”

“你们西兄弟,每人五十钱就行。”老王氏接话道。

西兄弟,一个月总共二百钱,一年是二两西百钱。

并不多。

赵氏眼珠子滴溜一转,心中打着主意,旋即对大家开口说道:

“我们大房吃亏一些,家公家婆就跟着我们过,不过你们每房一个月得给一百钱。”

“大嫂,一个月我们三房每房出一百钱,一个月就是三百钱,一年就是三两六百钱,这都够你们整个大房一年的花销了吧,外人要是看了,还以为只有你们大房孝顺,可实际是让我们几房养着你们大房,你这算盘打得可真是劈啪作响。”

都要分家了,吴氏自然不想再隐忍。

换做谁也受不住赵氏这样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