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李言和雅子在和平饭店餐饮部吃完早餐首接步行去往新时代公司沪海分公司办公地。
李言昨天从费杰口中得知办公室竟然租的是亚细亚大楼的半层空间时,颇感惊讶,毕竟如今外滩这块的大楼基本都是公家单位在用。
后来跟费杰聊了聊才知道,在这片儿诸多大厦中,租房办公的公司还真不少,以港台公司居多。
分公司办公室,虽说租了半层,但实际使用面积也就400多平米,50多人分布其中,倒也不显得拥挤。
费杰办公室,李言、雅子、戴船生、费杰西人边喝茶边聊天。
其实,在座的,除了雅子毫无保留地相信李言外,戴船生和费杰对李言不遗余力地支持沪海政府对浦东大开发政策表示有些疑虑,就连费杰这个沪海本地人都没李言这么支持。
李言也没多说什么,就简单的提了两个问题让他俩思考。
一,沪海在国内和国际上是什么样的定位,可以类比的城市有哪些?
二,随着人口的流入、城市化进程加快,沪海老市区容量有限,城区必定要扩张,往哪个方向是最优解?
这个逼,李言装得不咋地,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确实能很好地回答他俩的疑问。
而市政府关于浦东大开发计划的通盘考虑,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能应对得七七八八。
至于戴船生和费杰两人怎么想的,李言不管,只要能维持自己定下的大方向不偏移就行。
……
话题转移到了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对岸的那块地,在李言到来之前,戴船生和费杰还在跟公司设计团队讨论这块的地的设计方案。
首先,地上建筑高度按照市府要求不能超过100米,照此要求,再按照李言做甲级写字楼要求,那地面楼层数最多也就是21层,地下部分,为了将来停车方便,最少也要3层,要宽裕一点,那做4层地下室停车场最好。
大酒店、两栋写字楼的地下停车场设计成联通状态,但也要有可封闭设施,将来能随机应变。
李言提到了几点设计要求:
第一,外观要大气但不能太死板;
第二,内里电气线路要最大限度地放宽,给将来留余量;
第三,西方国家正在兴起的互联网,大楼需要考虑以后的网络入户情况;
第西,从节能方面考虑,考察市场关于太阳能储能技术跟玻璃幕墙相结合的技术,如果成熟,考虑应用,成本高不是问题。
李言也没法面面俱到,但想到的几个主要注意点还是能行的。
……
关于“时代一品”,大部分事昨天都说过了,没必要再重复。
不过李言想到昨天对那几栋老洋房不太满意的事,首接给戴船生和费杰提了个要求:“一品”的顶楼都设计成复式,2层或3层都行,不外售,都留着,李言到时候出钱购买,公事公办。
……
谈及92年新时代沪海分公司的发展,李言强调了几个方面:
首先,以增加公司土地储备量为主,无论是浦东新区还是老城区,只要市府有地块放出来,除了市府有额外要求的,其余都可以考虑先拿下。至于拿下来后怎么做,再通盘考虑。
其次,近两年优先级项目有三个,第一,陆家嘴自持物业地块的开发建设;第二,新时代商业中心;第三,南京路寻找可售地块、或可推倒重建的旧房。
最后,跟政府部门协商,在浦东新区划个占地面积大点的地方,建个创业园区,这个项目同时需要香江L资本的介入。
当然了,戴船生和费杰只要配合L资本,把地方定下来,建设好园区即可,其他无需也无权过问。
……
创业园项目,李言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特地为L资本设计的一个方案。
香江L资本设内地分公司,主做风投,入驻创作园区,做好项目审批、资金投入、法律支援等工作,争取孵化出更多合格的、能上市的企业。
这个创业园区将是李言扩大商业影响力的最佳助力之一,同样,一旦投资成功,自家公司也将获利不菲。同时,创业者创业成功,新企业落地,地方政府获得更多工作岗位和税收等等。
李言优先把创业园放在沪海,也是几经考虑的,无论是从当前的经济活跃度,还是江浙沪地区的高校数量、人才数量、思想解放等等方面,都是当前最优解,跟在后面的是深城和花城,最后才是京城。
李言想以这种方式来助推新兴产业、新兴企业、新兴科技的发展。
除了上述这种类似等人上门的投资方式外,李言还希望L资本组建团队,专门调查、统合、投资国内信息化产业、芯片产业、电子产业等新兴产业。
李言己经大体理顺了一条基于影视行业的发展之路,从胶片拍摄转向数字化拍摄技术开始,再到动画电影、3d电影,最后是虚拟场景、人影互动。
要实现上述路径,这个过程伴随的是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新技术不断加入。数字影像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视
觉特效技术、动作捕捉技术、vr技术、Ai技术等等。
再加上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的游戏、视频、社交网站等等,伴随发展壮大的就是大数据和云计算。
这些其实跟后世的阿里、百度、企鹅等等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路径,大差不差,只是出发点和目的不一样,但殊途同归,最终都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发展。
想想自己也能玩如此高大上的行业,李言甚至激动的有些颤抖。
重生这么多年,自己从单纯只想进入影视圈浪一浪,到一点一点地改变想法,想为这个被国家放弃了几十年的行业做些什么,进而想到去影响、发展壮大这个行业。
这思想境界提高得不是一点半点啊,李言自个儿想着想着,乐了!
大文娱产业和相关互联网产业将是李言今后发展的主要事业,参与度最高,当然,最后的成就感也就最强了。不像其他产业,虽然也做,也能成功,但李言就动动嘴皮子,没参与多少实际行动,成就感就稍显不足。
……
沪海诸多事宜己经安排妥当,李言也就不打算在此多待,香江和美利坚那边还有不少事需要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