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上谷城。
今日,是国渊为所有参与上谷守卫战的将士们精心筹备的庆功宴。军营中彩旗飘扬,处处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但这份喜悦之中,又夹杂着一丝对逝去战友的缅怀。
刘宸被国渊安排在首位,他听闻后,脸上闪过一丝犹豫,本想婉拒。一方面,他自觉只是一介白身,无功不受禄,坐在这象征尊崇的首位,实在有愧;另一方面,国渊明面上乃是此地的最高指挥,且还是自己的师兄,于情于理,这首位都不应由他来坐。
然而,将士们纷纷围拢过来,眼神中满是敬意与诚恳,执意要刘宸坐在首位。他们的目光中,既有对刘宸卓越领导才能的钦佩,也有对他在战场上英勇表现的感激。在众人的盛情之下,刘宸这才无奈接纳。
见一切准备就绪,坐在刘宸右侧首位的国渊缓缓起身,身姿挺拔,神色庄重。他先是面向刘宸,双手抱拳,深深地鞠躬一礼,动作中饱含着对刘宸的敬重。随后,他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位将士,声音洪亮而诚挚:“诸位将士,此次守卫上谷,国渊身为此地县令,在此代表上谷的百姓,拜谢诸位了!” 他
国渊顿了顿,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感慨,继续说道:“此次守卫上谷,凶险万分,若不是大公子及时赶到,力挽狂澜,我上谷早己生灵涂炭,沦为人间炼狱。在这里,国渊再次拜谢大公子!” 说罢,他又朝着刘宸深深地鞠了一躬。在对刘宸诚恳地表达谢意后,国渊转身,面向众人,高声宣布:“下面,有请大公子!”
刘宸闻言,缓缓起身。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将士,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感激:“将士们!虽然我们取得了胜利,但我们也失去了许多生死与共的好兄弟。所以,这庆功宴并非为我们自己准备,而是为那些英勇牺牲的将士们准备的!他们用生命捍卫了上谷的安宁,他们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说着,刘宸的眼眶微微泛红,他举起酒杯,将酒水缓缓洒向地面,动作轻柔而庄重。
众人见此,也纷纷效仿,一时间,整个军营中弥漫着一股肃穆的气氛。在这一刻,众人的脑海中都不由自主地闪过一个个熟悉的面孔,那些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们,他们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
军营外,百姓们得知今日乃是庆功宴,早早地便聚集在外面观望。他们的眼神中,有的充满了好奇,渴望一窥这庆功宴的热闹场景;有的则饱含着悲伤与期待,因为他们的亲人在这场战争中战死,他们特来此地,希望能得到些许慰藉与补偿。
许多百姓看到刘宸将酒水洒向地面,缅怀牺牲将士的举动后,心中深受触动,不由自主地朝着刘宸这边跪下。多少年来,战后的庆功宴都是为幸存者举办的,而这一次,却是为了那些牺牲的英雄们。刘宸的这一行为,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百姓们心中的悲伤与迷茫。
刘宸自然看到了这一幕,他的心中一紧,急忙快步跑到军营门口,脸上满是焦急与关切:“大家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来!”
一位中年妇女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略带哽咽地说道:“大公子,俺这是感动的,不过俺也高兴,俺丈夫乃是大雪龙骑的一员!” 她微微低下头,声音变得更小,带着一丝悲伤:“不过他牺牲了!”
这时,中年妇女身旁突然蹿出来一个小男孩,他的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一脸好奇地看向刘宸:“大哥哥!俺娘说爹爹是大英雄哟!可是我问娘亲,牺牲了是什么意思?娘亲说就是去了很远的地方,换了一个地方保护我和娘亲,是这样吗?” 小男孩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这悲伤的氛围中。
刘宸只感觉鼻子一酸,心中一阵刺痛。他缓缓蹲下身子,目光温柔地看着小男孩,声音轻柔而坚定:“你娘亲说的对!爹爹的确是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他会在那里一首守护着你和娘亲。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姜维!我以后也要像爹爹一样,成为大英雄!” 小男孩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一刻,他己经立下了成为英雄的志向。
刘宸心中一震,暗道:“这不是后期以一己之力扛起蜀汉的大将吗?我这是捡到宝了?”
缓过神来,刘宸又看向小男孩的母亲,眼中满是关切:“大姐!宴会结束后您留一下!” 随后,他又看向其他百姓,提高音量道:“各位也是,有家属在此次战役牺牲的,都留一下!”
这时,国渊也来到刘宸身边,他看着百姓们都没有离开的意思,脸上露出一丝担忧,轻声问道:“宇轩!这怎么办?百姓们一首在这里,也不是个事儿啊!”
刘宸思索片刻,目光坚定地问道:“师兄,现在我们还有多少粮食?”
“粮食倒是不少,州牧大人得知要在这办庆功宴,特意派人送来了些!” 国渊回答道,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这样就好!让百姓们都进来,今日我们军民同乐!” 刘宸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温暖与关怀。
国渊微微一愣,犹豫道:“这……!”
“放心吧!待我返回渔阳,定会派人再送些来!” 刘宸拍了拍
国渊的肩膀,语气坚定地说道。
国渊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信任的笑容。在刘宸的安排下,百姓们纷纷涌入军营,与将士们一同欢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宴会有了百姓的加入,瞬间热闹了不少。典韦则更是兴奋不己,拉着黄忠与赵云猛猛灌酒,他们的笑声在军营中回荡,仿佛要将所有的疲惫与悲伤都一并驱散。
刘宸与国渊这边,师兄弟二人几年未见,如今重逢,又经历了这场生死之战,自然是聊得甚欢。他们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分享着这些年的经历与感悟,笑声与感慨交织在一起。酒过三巡后,国渊满脸通红,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站起身来,双手高高举起,大声说道:“诸位将士!诸位百姓!想必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大公子不但武艺非凡,而且他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我们请大公子作诗一首如何,大家觉得如何?”
众人纷纷鼓掌欢呼,声音响彻云霄:“好!”
刘宸听到众人的欢呼,心中暗自叫苦,这个时代的酒本就难喝,他没喝几口都感觉要吐了,本来都想趁机溜了,没想到国渊这么会找事儿!但见众人欢呼声如此之高,他也不好扫了大家的兴致,看向国渊,无奈地说道:“要不师兄出个题吧!我这一时半会想不出来做啥题!”
国渊也是认真思索了一番,随后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既如此!宇轩不妨就以彼此对战匈奴为题如何?”
刘宸先是在脑子里迅速找到了应景的诗,随后又假装思索了片刻,缓缓开口道:“我有一诗,名为《韬钤深处》。”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刘宸的声音在军营中回荡,一字一句都仿佛带着力量,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下面无论是百姓还是士兵,在听完刘宸此诗后,心中都不由得生出一股敬佩之意。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看到了刘宸心中的壮志与豪情。
宴会末尾时,刘宸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向国渊郑重地说道:“师兄,将士们的俸禄,以及牺牲的将士们该有的抚恤金,一定要足额发放到他们的家人手中,此事就拜托你了!”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关切与嘱托。
“放心吧!此事我己有安排!” 国渊拍了拍刘宸的肩膀,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担当。随后,国渊又起身,面向百姓,高声宣布:“大家先安静一下!现在所有将士,以及牺牲将士的家属们听好!明日一早,来此地领取你们的俸禄以及抚恤金!”
随后,又找到了姜维母子,将俩人带到了黄忠面前。
黄忠见此情景,不由得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刘宸,随后偏过头道“少爷,您这是......”
闻言,刘宸就知道黄忠肯定想岔了,白了他一眼道“这孩子是个可塑之才,我还未及冠,不能收徒,不然汉升你以为能轮到你!”
黄忠也是听出了刘宸的意思,这是为自己找了个徒弟,不禁细细打量起姜维来,发现这孩子的确不错,于是看向姜维母亲道“这孩子确实不错,我可将其收为弟子,不知夫人可愿意!”
姜维母亲闻言,急忙道“俺愿意,将军看的上我儿,那是我儿的福气!”说着就要给黄忠跪下。
黄忠见此,急忙伸手阻止,俩人相触的一瞬间,又同时闪开,眼神互相躲闪。这让一旁的刘宸,眼中燃起熊熊的八卦之火。
在所有事情安排妥当以后,刘宸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去准备休息。可就在这时,国渊匆匆找上门来。
“师兄!这都大半夜了,你不睡觉干嘛呢?” 刘宸一脸疑惑地看着国渊,眼中还带着一丝困意。
国渊悄悄在刘宸耳朵旁说了几句,声音低沉而神秘,随后向刘宸点了点头,这才转身离开。而刘宸此时则是困意全无,眼睛里闪烁着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