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原大魔王 作品

第四十八章 父子相谈 前往洛阳

这天,刘虞神色凝重地将刘宸唤至书房。

“相信洛阳传来的消息,你也有所耳闻了,宸儿说说你的想法!” 刘虞的声音低沉而沉稳,其中夹杂着对局势的忧虑。

刘宸微微颔首,稍作思索后回应道:“父亲,根据洛阳传来的消息,称皇子辩德不配位,这才退位让贤于汉中王刘协。但依孩儿看,此等消息十有八九是董卓传出来的,定不是所谓地退位让贤!”

刘虞轻轻叹了口气,神色愈发凝重:“没错!皇子协比皇子辩年纪甚幼,我猜想定是皇子辩忤逆了董卓,这才被董卓贬为了弘农王。而皇子协尚幼,董卓更容易掌控。如今,我刘氏江山,己然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

他顿了顿,目光紧锁刘宸,继续说道:“如今,你大败匈奴,活捉于扶罗一事,想必早就传到了洛阳。董卓定会上书陛下,要你我父子押送于扶罗回京。现在的洛阳,犹如龙潭虎穴啊!”

刘宸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缓缓开口:“父亲,这其中确实利弊交织。若我们押送于扶罗回京,这无疑是一次向天下彰显我幽州实力的绝佳机会。孩儿大败匈奴、活捉于扶罗,本就是大功一件,此番进京,能让更多人知晓此事,提升我幽州在朝中的威望与影响力。” 他一边说着,一边缓缓踱步,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而且,到了洛阳,我们便能更首接地接触朝堂局势,了解各方势力的动态。在这混乱的局势下,知晓对手的一举一动至关重要。” 刘宸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与自信。

刘虞微微点头,对刘宸的分析表示认可,但他的神色依旧凝重:“但这其中的弊端也不容小觑。洛阳如今被董卓掌控,他把持朝政,肆意妄为,朝廷上下皆是他的眼线。我们此番前去,无疑是深入虎穴,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董卓生性多疑且手段狠辣,他或许会忌惮我们在幽州的势力,担心我们对他构成威胁,从而对我们父子下手。”

刘虞站起身来,缓缓走到窗边,望向窗外那看似平静的庭院,仿佛看到了洛阳城中那波谲云诡的局势,忧虑地说道:“再者,一旦我们进入洛阳,便会被董卓置于他的眼皮底下,行动处处受限。他可能会以各种理由将我们留在洛阳,实则是将我们当作人质,以此来牵制幽州。如此一来,我们在幽州苦心经营的势力便会陷入被动,无法自由行动,甚至可能会被董卓逐步瓦解。”

刘宸上前一步,安慰道:“父亲,孩儿明白其中凶险,但孩儿以为,我们也并非毫无胜算。朝廷传旨之人应该不日就到,等到了洛阳,亲眼目睹了朝廷局势,届时我们再行商议。但我们也要提前做一些准备,如今乌桓还与公孙瓒对峙着,父亲可下令公孙瓒退回右北平固守。父亲书信一封给公孙瓒,相信他知道该怎么做!幽州有着乌桓的压力,董卓不会不管,否则诸如黄巾之乱一般,也不利于他继续把持朝廷,董卓现在比任何人,都希望天下太平!”

刘虞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欣慰:“宸儿分析的有道理,那就我父子俩一起去洛阳走一遭!”

三日后,阳光依旧明媚,可渔阳州牧府内却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董卓派出的传旨人,身着华丽的服饰,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州牧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幽州牧刘虞,其子刘宸,接旨!” 传旨人的声音高亢而洪亮,在州牧府的庭院中回荡。

刘虞带着刘宸,迅速跪地,声音坚定:“臣刘虞携子刘宸,接旨!”

“匈奴来袭,幽州牧刘虞守卫上谷,守卫我大汉边疆,其子刘宸大败匈奴,一举灭杀匈奴数万人,且活捉匈奴可汗!今令幽州牧刘虞携子刘宸,押送于扶罗回京,届时再论功行赏!钦此!” 传旨人一字一句,清晰地宣读着圣旨。

刘虞恭敬地回应:“臣领旨!”

起身后,刘虞满脸笑意,热情地说道:“公公一路辛苦,我己备好宴席,公公请!”

“咱家多谢刘州牧好意,宴席就不必了!刘州牧还是尽快押送匈奴可汗回京,交予京兆府。陛下圣旨咱家己传达,咱家就不便久留了,咱家还要回去复旨,告辞!” 传旨人言辞简洁,态度坚决。

刘虞道:“既有要事在身,我也就不留公公了!”,随后看向刘宸道 “宸儿,替我送送公公!”

刘宸恭敬地将传旨人送到州牧府门口,传旨人转身道:“公子就送到这儿吧!请回!”

刘宸见状,不动声色地上前,将一锭金子塞到了传旨人的衣袖里,一脸笑意道:“公公宴席不用就算了,此乃一点点心意,还望公公莫再推辞!”

传旨人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既如此,咱家就收下了,多谢公子!”,随后走到刘宸耳边,低声道 “公子到了洛阳,言行举止当多注意些。此外,相国大人很是欣赏公子,公子到了洛阳,若是有时间的话,自可前往董府找相国一叙!” 说罢,便转身离去。

刘宸回到府中,立刻将此事告知了刘虞。

刘虞听完,眉头微微皱起:“看来这传旨人就是董卓的人,董卓这是想拉拢幽州吗?”

刘宸沉思片刻,分

析道:“父亲,拉拢不拉拢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董卓至少对幽州还没有多大敌意,所以我们此次前往洛阳,至少我们在见过董卓之前,我们都是安全的!”

次日清晨,刘虞立刻派人前去召集阎柔、鲜于兄弟、黄忠、典韦以及赵云等人前来州牧府商议要事。

不多时,众人纷纷抵达州牧府大堂。当他们得知刘虞和刘宸即将前往洛阳时,除了阎柔外,其他人皆毫不犹豫地表示想要一同随行。

然而,刘宸却摆了摆手,朗声道:“此次前往洛阳,诸位还是留在幽州为好!我与父亲只需带上几名亲信随从即可。毕竟当前乌桓仍与我们幽州对峙不下,如果大家都离开了,那幽州如何能让人安心呢?”

话虽如此,但黄忠显然并不甘心就此留下。只见他匆匆忙忙地又追了上来,一脸诚恳地说道:“少爷啊,若不是有幸遇到您,我黄忠一家人怎会有如今这般安稳的生活?这一切皆是因为少爷和刘公的大恩大德。如今,刘公和少爷要远行洛阳,我黄忠怎能不在身旁侍奉左右呢?”

刘宸听后,心中感动不己,但他依然坚定地拒绝道:“汉升!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将你留在幽州,所能发挥的作用远比跟随我去洛阳要重要得多!你只管放心便是,待我归来之时,定然不会让你闲置无事的!”

恰在此时,郑玄也追了上来,道“跟那童老头子在一起,为师怕会被气死!放心,待为师处理完洛阳的事情,便举家迁来幽州!”,刘宸闻言,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郑玄可是桃李满天下,董卓若是无端动了郑玄,怕是会被天下文人的唾沫淹死。

安排好了幽州的各项事务,并嘱咐众人务必严守城池、抵御外敌之后,刘虞便带着刘宸和郑玄押送着于扶罗,前往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