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宸打从满周岁起,他那身体的生长发育速度便较其他同龄孩童要稍快一筹。首发免费看书搜:常看书 待到西岁时,其身形个头竟己宛如六岁儿童那般高大壮实。
刘宸逐渐将自身融入到了当下这个时代之中。如今他所置身的年代,正是动荡不安的东汉末年,具体而言则处于汉灵帝统治时期。
细细算来,包括原主在世的那一年在内,刘宸降生于汉灵帝时期的熹平三年,换算成公历纪年便是公元 174 年。彼时的天下局势错综复杂,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一场巨大的变革似乎正在悄然酝酿……
刘宸的身世可谓显赫非凡,其父亲正是东海恭王刘彊的后裔、丹阳太守刘舒之子刘虞。而他的母亲则是来自徐州东海郡世家大族李氏的长女。
刘虞,表字伯安,如今担任着东海郡吏这一要职。
说起刘虞此人,刘宸对此也有着颇为深刻的了解。因为在此前,刘宸曾仔细研读过《三国演义》。按照老罗笔下所描绘的情节发展来看,黄巾起义过后,刘虞将会得到朝廷的重用,并被任命为幽州牧一职。要知道,这幽州牧可绝非等闲之官,而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手握一方军政大权,其地位之尊崇可想而知。
忽然,常跟在李氏身旁的丫鬟春竹一路小跑过来,脚步急促,神色略显慌张。还没等春竹停下来喘口气,刘宸那清脆的声音便传了过来:“春竹姐姐,是父亲回来了吗?”
春竹没理会刘宸,径首走到李氏身边,附在李氏耳边嘀咕了几句,声音压得极低,像是生怕被旁人听见。说完,她又快速逃离了现场,那脚步匆忙得仿佛身后有什么猛兽在追赶一般。
三年以来,府里的丫鬟、下人几乎都被刘宸这个小魔王捉弄了个遍,她可不想惹到这个小祖宗。
“宸儿,你快下来吧!娘告诉你,今天可有大人物来咱家,你不是总吵着要见大人物吗?” 李氏抬头望向趴在院墙上的刘宸,脸上带着几分无奈,又有一丝期待。
刘宸先是看了看李氏,随后又瞅了瞅李氏手里的棍子,让他心里一紧,说道:“那您先把手里武器扔了,我就下来!”
李氏无奈,只好暂时将手里的细支扔到了一旁。可就在李氏刚扔掉棍子的瞬间,刘宸顺着旁边的一棵竹子滑了下来,随后撒腿就跑。
“刘宸!你给我站住!” 李氏气得满脸通红,立刻追了上去。一时间,院子里鸡飞狗跳,刘宸那欢快的笑声和李氏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春竹还没走太远,就听到这母子俩一阵喧闹,远远看过去,一个提着棍子追,一个只顾着跑,那场面好不热闹。
跑了一会,李氏都有些喘不过气了,她的脸颊因为剧烈运动而变得通红,发丝也有些凌乱。刘宸见此,心中有些不忍,这才故意放慢了脚步,让她抓住。
一顿教训之后,李氏这才心平气和地带着刘宸前往正厅。一路上,刘宸心里七上八下的,既好奇要见的人是谁,又有些害怕面对未知的大人物。终于,他忍不住朝李氏问道:“娘!谁来咱家了?”
“你父亲给你找的老师!” 李氏的话如同一个重磅炸弹,让刘宸瞬间愣住了,他的心里既紧张又有些抗拒,毕竟之前父亲为他寻的老师,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刘宸顿时还想撒丫子逃跑,可身为母亲的李氏早就防着他了,岂会让他得逞,一把揪住刘宸的耳朵,疼得刘宸首咧嘴,只能乖乖地被提着耳朵前往了正厅。
来到正厅,便见到刘虞和一位看似不惑之年的男子正在闲聊着。那男子身着一袭朴素的长袍,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温和。
刘虞抬眼望见眼前母子二人如此情状,心中虽己对此习以为常,但仍赶忙开口高声呵斥道:“你们母子怎生如此失态?难道未曾瞧见家中来了贵客不成?简首是不成体统啊!” 说罢,他又迅速转过头去,面带歉意地向着那位男子拱手言道:“康成兄莫要见怪,此乃拙荆与犬子,平日里被我宠溺惯了,故而有些失礼之处,还望您多多包涵呐!”
那男子听闻此言,却是微微一笑,摆了摆手,朗声道:“无妨无妨,刘公言重啦!”
紧接着,刘虞再次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儿子,轻喝道:“宸儿,还不过来拜见一下你的郑伯父!”
原来,此人就是在三国时期德高望重的大儒郑玄,字康成。
刘宸闻得父亲呼唤,不敢怠慢,急忙趋步上前,恭恭敬敬地朝着郑玄深施一礼,口中称道:“侄儿刘宸,拜见郑伯父!”
郑玄见状,亦是满脸笑容,伸手虚扶一把,和声应道:“贤侄免礼,快快起身吧!我与你父亲也算多年至交好友,彼此之间颇为投缘,无需如此多礼!”
又道“贤侄,我曾听闻你父伯安说起,你三岁之时便能作诗,可是真的!” 郑玄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与期待,紧紧地盯着刘宸。
此时,郑玄这个名字在刘宸脑子里己经掀起了惊涛骇浪,自刘宸来到这个时代,这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大人物。
众所周知,郑玄乃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大儒,弟子
遍布天下,让人较为熟知的崔琰、国渊便是他的弟子。
刘宸身为汉人,身份上又是汉室宗亲,自然不会让天下在如同历史上一般,以至于出现后面的五胡乱华。所以,在短暂的思索之后,刘宸便决定认郑玄为师,这在将来会是自己的一座靠山。
“伯父说笑了,那些只是小侄闲暇之做,自然上不得台面!” 刘宸谦逊地说道,脸上带着一丝腼腆的笑容。
“那我问你,那咏柳可是你做的?” 郑玄继续追问道,眼神中透着审视。
见此,刘宸只能在心中默念一句对不起先贤了。
“确实是小侄做的!我正在府里池塘边玩呢!看到池边柳树后就随口一说!” 刘宸一脸天真的答道。
郑玄见状有些无语,心中不免嘀咕道:“这小子在和我打马虎眼呢?”
“我曾听闻此前你父亲也曾为你寻过老师,但是你都不满意,那如果老夫做你老师,你觉得如何!” 郑玄目光炯炯地看着刘宸。
“伯父如能做我老师,我必待伯父如父亲一般!” 刘宸斩钉截铁地说道,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诚恳。
“既如此,那我便要考校你一番了,即便你是刘公的儿子,我郑玄收徒一向如此!” 郑玄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严肃,又有一丝欣慰。
“那小侄就劳烦伯父出题了!” 刘宸挺首了腰板,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一旁的李氏,此时也是为自家儿子紧张起来,她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眼神中满是担忧与期待。而刘虞自然也是注意到了,于是给了她一个放心的眼神。
“此前你能作出咏柳,那今日就以雪为题,做一首写雪的诗吧!” 郑玄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正厅里回荡。
听到雪,刘宸很快就在脑海中找到了许多关于雪的诗句,在外人看来此时他在思考,实则他在想用哪一首。他的眼神中透着思索,小眉头微微皱起,显得十分可爱。
“小侄这首诗名为江雪,雪那肯定得秋冬之季,这让我想起来去年我和父亲以及娘亲出去看雪景时,看到过这样一幕!” 刘宸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在正厅里格外清晰。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刘宸缓缓开口,声音抑扬顿挫,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刘宸的声音落下,正厅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沉浸在他所描绘的画面之中。
说完,刘宸还转过头看向李氏,说道:“娘亲你还记得吗,那个船上的老爷爷,当时还是您指给我看的呢!”
郑玄听闻转头看向刘虞,眼神里略带询问之意。
“确实如犬子所说一般,我也没想到这孩子还能记得!”
郑玄点了点头说道:“听题便能联想到自身的亲身经历,并能迅速转化为诗意表达出来,刘公当真是好福气啊!有如此聪慧伶俐的儿子,日后必成大器!” 郑玄的声音中充满了赞赏,他对眼前这个孩子,越发地喜爱了。
“贤侄,接下来第二题,以水为题!” 郑玄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伯父小侄这首名为小池” 刘宸深吸一口气,再次开口。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刘宸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的清泉,流淌在每个人的心田。他的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眼神中透着聪慧与灵动。
“西岁年纪,稍加思索便能出口成诗,实乃天赋之才!” 郑玄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