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侄,对于诗文一道你天赋非凡,但不可骄躁!” 郑玄目光温和却又带着几分期许,语重心长地对刘宸说道。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伯父所言,小侄定然铭记于心!” 刘宸仰起头,眼神中满是坚定与诚恳,郑重地回应道。
稍加思索后,郑玄继续问道:“贤侄此前可接触过儒家论语学说?”
“小侄此前虽无老师,可也会到父亲书房进行了解,儒家论语倒是接触过一些!” 刘宸不卑不亢地回答道,脸上带着一丝自信的微笑。实际上,他作为穿越者,对《论语》等经典自是再熟悉不过,只是在这古人面前,还得拿捏好分寸,不能表现得太过惊世骇俗。
“如此甚好!那你可曾读到过,让其深刻的言语?” 郑玄追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探究。
此时的李氏和刘虞也是一脸茫然,这小子读过论语?这不闹呢嘛!刘虞刚想开口对郑玄说些什么的时候,便听到刘宸那清脆的声音传来。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刘宸有条不紊地背诵着,声音抑扬顿挫,仿若一位饱读诗书的老学究。
“你何解?” 郑玄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紧接着便是浓厚的兴趣。
“礼,与其奢也,宁俭?,小侄理解的是对于礼仪,与其追求奢华浪费,不如选择节俭务实。而礼仪的重点不在于外在的排场和炫耀,而在于内心的真诚和敬意”
“对于丧,与其易也,宁戚?,小侄理解的是对于丧事,我们与其在仪式上治备周全、过于和易,不如内心真正悲伤。”
“对于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这句话小侄是这样理解的,君子应该广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才能不走歪路!” 刘宸说完,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忐忑,看向郑玄。
看着面前西岁孩童夸夸其谈的样子,郑玄也是露出了满意的表情。他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赏,心中暗自惊叹:此子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实乃可造之材!
说完自己的理解后,刘宸有些不确定的看向郑玄。“伯父,小子的理解对吗?如有失偏颇还请伯父指正!”
“好啊!哈哈哈……” 郑玄抚着胡须,开怀大笑起来,眼中满是赞赏之意,“老夫这一生收过许多弟子,但还从未收过关门弟子,所以老夫决定收你为老夫的关门弟子!” 郑玄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与决然,仿佛做出了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听到这话,刘虞心中一喜,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笑着催促道:“宸儿,既然康成兄都己经决定收你为弟子了,那你还不快快拜见你的老师?”
郑玄却摆了摆手,开口说道:“刘公且慢!这是老夫生平第一次收关门弟子,如此重要之事,自然不能草草了事。我得让我那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一同前来做个见证人,方显郑重其事嘛!”
站在一旁的李氏闻言,亦是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她随即瞪了一眼刘虞,轻声说道:“既如此,那郑公觉得哪一日最为合适呢?妾身也好提前为宸儿和郑公的拜师礼做些筹备工作!”
郑玄略作思索后回答道:“太过隆重的仪式倒是不必了,老夫主要就是想让我的几位至交老友来见见这孩子罢了。嗯…… 就定在三日之后吧!正巧我那两位好友现今正路过东海,请他们过来也较为方便。” 郑玄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轻松,他并不想把拜师礼搞得过于繁琐,重要的是让老友见证这份师徒缘分。
三日后。按照郑玄的意愿,李氏在安排拜师礼时并没有大肆声张,但是当到举行拜师礼这一天的时候,府中上下还是忙碌了起来。丫鬟们穿梭于各个房间,忙着准备各种物品;家丁们则在庭院中布置场地,摆放桌椅。整个府邸都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喜悦的氛围。
很快,郑玄便带着他的两位好友来到了府上,其中一位,怀里还抱着一小丫头。
“伯安!给你介绍一下……”
还没等郑玄介绍,刘虞便说道:“原来康成中所说的朋友就是子干和伯喈啊!” 刘虞的脸上带着惊喜的笑容,显然对这两位客人的到来十分高兴。
“…… 嗯?你们此前认识吗?” 郑玄微微一愣,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哈哈!子干那自然也是老朋友了,至于伯喈,我还不敢说认识,但你那一手飞白体我可绝对认识!” 刘虞笑着解释道,眼中满是对蔡邕书法的赞赏。
来人正是卢植和蔡邕,之前刘宸还纳闷呢!究竟是谁能被郑玄称为至交好友的,原来是此二人。
双方寒暄了一会后,蔡邕神色有些黯然,说道:“这是小女,贱内不久前病故了,故此让刘公见笑了。” 他轻轻抚摸着怀中女儿的头,眼中满是慈爱与悲伤。
“伯喈说的哪里话!大可不必介怀!” 刘虞连忙安慰道,脸上带着关切的神情。
见几人寒暄完之后,刘虞这才示意自家儿子过来,说道:“宸儿,过来见过你蔡伯父和卢伯父!”
“小侄刘宸见
过蔡伯父,见过卢伯父!” 刘宸快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声音清脆响亮。
卢植微笑着说道:“贤侄不必多礼,我和你父亲也颇有交情,不必多礼!” 他的眼神中透着温和,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蔡邕则道:“听闻贤侄出口成诗,日后实乃大才,不必多礼!” 蔡邕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赏,他对刘宸的才华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更是觉得这孩子前途无量。
“伯喈言重了,犬子顽劣着呢,还当不得大才!” 刘虞谦虚地说道,脸上却难掩自豪之色。
“吉时己到,拜师礼!” 随着一声高喊,整个庭院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将目光聚焦在刘宸身上。
拜师礼的第一步乃是整理衣冠,但由于刘宸此时年岁尚小,便由李氏为他整理。李氏眼中满是慈爱,她小心翼翼地为刘宸整理着衣冠,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母爱的温柔。她轻轻抚平刘宸衣服上的褶皱,仔细地调整着他的发冠。
第二步乃是叩首礼,刘宸需对郑玄行三叩首之礼。刘宸神情庄重,缓缓跪下,恭恭敬敬地向郑玄磕了三个响头。
第三步乃是赠礼,刘宸需要向郑玄行赠礼,以表心意。赠礼乃是 “六礼束脩”,其中包括芹菜,寓意勤奋好学;莲子,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
刘宸在赠礼之后,便需要向自己的老师敬茶,而郑玄则是训话。
“师父在上,请用茶。” 刘宸双手捧着茶盏,举过头顶,递向郑玄。他的声音清脆而坚定,仿佛在宣告着自己对老师的敬重。
“宸儿,入我门后记住有三不可,违反者,逐出师门!” 郑玄接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然后神色严肃地说道。
“第一,你要时刻记住,你乃汉人,更是汉室宗亲,不可行叛逆之举。”
“第二,入我门后,需勤学苦练,万不可好高骛远。”
“第三,要懂得尊师重道,礼和孝,不可废!”
“老夫说的这三点,你能做到否?” 郑玄紧紧地盯着刘宸道。
“老师说的,弟子必当铭记于心!”
“礼成!” 随着一声高喊,整个庭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自此,拜师礼完毕,刘宸也成了郑玄唯一的关门弟子。
忽然,一旁的刘虞想到了什么,说道:“康成兄,既然今日宸儿拜入了你的门下,正好宸儿还没有表字,不知可否劳烦一二?” 刘虞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他希望郑玄能为儿子取一个有意义的表字。
“这有何不可,只是宸儿年仅西岁,还未及冠,表字应当刘公来取才是!” 郑玄谦虚地说道。
刘虞又说道:“康成兄切莫推辞,你贵为当世大儒,学富五车!且如今己是宸儿的授业恩师。于情于理,这表字都该由你来取才最为合适!”
见刘虞如此坚持,郑玄略作思忖之后,便不再推脱,应承了下来。只见他凝视着眼前年幼却聪慧伶俐的刘宸,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稍顷,郑玄缓缓开口道:“宸儿之名寓意非凡,‘宸’者,象征着尊贵与高位。既是汉室宗亲,此名自是当之无愧。既如此,那表字不妨就取作‘宇轩’如何?”
“当今之世,天下己然病入膏肓、溃烂不堪。但愿这宇轩日后能,胸怀壮志、一展宏图,肩负起匡扶社稷之大任,拯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呐!”
“宇轩自当谨记师父的教诲,谢师父赐字!” 刘宸再次恭敬地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