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的大殿。
没有经过重新的装修洗礼。
但由于换了主人,换了这一批年轻的官员,显出一份凝重的气氛和庄严感来。
在他们的认知中,也知道。
新的历史开始了,从今天开始,就要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他们不能再活在过去的时光之中了。
朝堂的局势也必然发生巨大的改变。
朱高炽软硬兼具,他知道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该强硬的时候他绝不会手软,该收拢人心的时候,他也绝不会心疼钱和笑容。
这让他手底下的这些人十分的愿意跟着他混。
跟着他十分有好处。
就如三杨,他们在朱棣一朝的时候,就可以做得很好,也可以受到重用。
但他们依然被朱高炽给挖了过去。
虽然他们依然保留着朝廷的职位,可是他们的主要心思都是在帮助朱高炽上面,对于朝堂的精力就有限,因此,也就没有历史上那么显赫,官职升迁基本上与他们没有多大的缘分。
现在朱高炽成功了,自然是不会亏待他们三人的。
朱高炽当即宣布。
“即日起,任命杨士奇,杨溥,杨荣,胡广为内阁大学士,参与政事审议决策!”
朱高炽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响着。
如同一记重锤一般,落在众人的心中。
内阁大学士,这是永乐一朝首创。
权力基本上等于是丞相,高于六部尚书,地位何其尊贵。
胡广本是老臣,在前朝就是内阁之人,这倒是可以想得通。
这三杨,一直以来就没有什么存在感,整日就知道往东宫跑,现在东宫太子得位,他们倒是一步登天了。
有些人心里有些不平衡,可是现在他们又没有别的理由可以反驳。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惯例,太子登基用自己的人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谁叫他们之前看不起太子呢?
不去巴结呢。
当时一个个的都认为太子朱高炽一定会被废掉,去投靠他,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现在看着三杨一步登天,他们怎么办?
只能是眼红,还能说什么,以后啊,看到人家还得恭恭敬敬的行礼,在人家手下办事,还得低声下气。
这就是没有智慧的眼光,最后落得的这样结果。
三杨也同样是感到无比的震惊。
没有想到太子殿下的承诺依然是算数的。
说到做到的。
他们现在已经就达到了人臣的顶峰了,这是一份了不起的荣耀,同时也是一份莫大的压力。
他们还记得当时太子殿下,点拨他们的“兔死狗烹”也就是在提醒他们。
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要时刻有一个警惕,切不可因为一朝得势力,就无法无天,忘记初心了。
三杨对此感激不尽,他们不会忘记朱高炽的恩德,也不会忘记朱高炽的期望,他们还将一如既往,好好的为他分忧办事。
三人连忙谢恩。
胡广虽然是有点意见,一言不发,但他还是不想在新朝刚开始就不给面子。
他打算先观察观察看看,也可以把一些不满先记下来,到时候积累到一定程度,一起上奏也是可以的。
他也跟着谢恩。
“王钊王太勇为威武大将军,统领三军,可以剑履上殿,遇王不拜,封为长林侯!”
此令一出,大殿犹如闪电划过一般的亮堂。
王钊也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
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他已经封侯了,要想获得如此殊荣,本来是要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才可以的。
他虽然没有上战场打过一天的仗。
可是他在朱高炽的安排下,完完全全的按照朱高炽的命令和意见办事情。
将朱高炽的军马扩充至现如今的规模,以及武器盔甲战车等都是大明最高水准。
许多想法和建议都是朱高炽根据后世的一些武器,而想出来的。
但具体的操作,以及相关的各种难题,都是王钊在一手的想办法。
他本来以为这一次皇位之争,他有机会大展手脚,到时候就可以得到封赏,或许有封侯的可能。
却没有想到,这一次竟然是兵不血刃就拿下皇宫。
不过,就算是如此,太子殿下,承诺给他的还是一样给他,丝毫没有因为具体的战事就减少他的封赏。
王钊是一个武将,性子比较直爽,本来一直就是忠心耿耿之人,朱高炽也十分的放心他。
现在,他得到了这样的封赏,自己心里倒是觉得有些亏欠一样,有些对不起封赏一样。
他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为陛下补一个军功,一个漂漂亮亮的军功。
他的心里想法往往都是写在脸上的,这也是朱高炽很放心他的一个原因。
一个心里不藏事情的人,就会让人安心。
朱高炽一看到他这个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朱高炽心里暗喜,在心里自言自语地道:“放心,太勇,以后有的是仗给你,朕觉得大明现在的疆域还不够,到时候你不要嫌累!哈哈哈”
王钊身穿着最新式的铠甲,全是精铁打造,看起来格外的威风。
他还有特殊的剑履上殿的礼遇,就是让天下人都看到,朱高炽对于他的信任。
尤其是遇王不拜,这一点朱高炽十分的清楚。
大明现在也已经走了三代了,称王的人不少。
尤其是朱元璋的儿子很多,这些人有些还活在这个时代。
他们不参与政务,不过地位却是还在。
朱高炽下一步想法就是要查一查这些王,看看他们有没有在私底下搞些什么小动作。
因此,作为朱高炽手下的第一大将,自然要有一些特权,才能为他办好事情,不然只要一些王站出来阻碍,就又要闹到他这里来,他可不就得忙死。
因此,就是要有这种特权,才能彰显新朝的气象和决心。
“另外,北镇抚司,南镇抚司,东厂等机构部门都进行改组,统一纳入锦衣卫官职系统之下。
锦衣卫依然如洪武时期一样,拥有值宿卫,监察百官,典昭狱的职能。
之所以出现后面的部门,那是为了互相监督。
本来就是特殊部门,还互相监督去了,互相内斗去了,那么必然会导致他们应该有的职能发生减弱。
即日起,由朕信任的人张虎来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一职。
张虎拥有直面朕的权力,一应事务均可直接汇报!”
这些看起来小小的改革,却是让人无比的惊愕。
他们虽然是习惯了北镇抚司和锦衣卫东厂等并立的时期,现在又改为一组,重回洪武时期的锦衣卫。
他们都知道历史,朱元璋时期的锦衣卫,那可是非常的恐怖的。
难道这是又要来一场血雨腥风的改革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