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这样的朝堂才有规矩

张虎听到如此的任命,高兴非常。

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等到了正大光明的站在阳光下的这一天了。

以前他一直帮助朱高炽办事情。

也是特务机构。

但是属于的黑特务。

他们看到锦衣卫等这些朝廷的机构就要躲,为什么?

无他。

他们所做的事情和这些人差不多,但他们不能被发现,否则太子殿下的事情要是泄露了,那么他们可就死得很惨。

由于他们一直都是和锦衣卫北镇抚司等在暗处打交道。

他们所有人对于这些机构都要无比的了解,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分析,这种高强度的了解之下,让他们所有人都在等着有一天。

他们也可以光明正大的行走在大街上。

也可以该怎么办事的时候,就怎么去办事,不用这样像一个蟑螂一样,一直躲在暗处。

现在,张虎终于可以见阳光了。

而且职位还不小,锦衣卫指挥使,按照洪武朝的建制。

拥有直面皇帝的特权。

监察百官等等。

他这个职位,虽然是没有封侯拜相,实际上其威慑力远超过王钊的大将军职位。

这一点张虎知道,王钊和三杨知道,天下的官员都知道。

他们都是一起为朱高炽出力的人物。

三杨算是拜相了,王钊算是封侯了,而他只是一个从二品的锦衣卫指挥使。

但是却没有人敢有一点点看不起他,这就是真实权力的厉害之处。

更让他觉得爽的是,曾经他们偷偷仰望的锦衣卫北镇抚司南镇抚司,东厂等等这些特务机构。

之后都是他的手下,他掌握着这些人的生杀大权,这种感觉让他无比的痛快。

以前他们见到这些人就要躲,现在该换一换了。

“臣领旨谢恩。”

之后,朱高炽根据个人的功劳,还有一些朱棣一朝的官员,在本职岗位上面做得好。

都一一进行了安排。

这些受到了封赏的人一个个都是欢天喜地的,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喜悦。

他们跪着叩首,难掩兴奋的情绪。

还有一些是没有得到升职的官员,他们看着连一些年轻的新人都爬到了自己的头上。

心中十分的不满。

有一种嫉妒之感。

但看到当今陛下不是那种好说话的人,他们也没有办法这个时候去毛遂自荐。

并且,他们也实在是没有那个实力。

其实,这些人没有升官,是朱高炽做了调查的,他们没有什么过错,因此没有被杀。

但是也没有多少能力了,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混吃等死,朱高炽本来想全部让这些人退休回家养老算了。

不过,一来他的后备人选还不足。

二来,他也不能做的太过分,一当皇帝把前朝的官员基本上赶走完了,那这也不好,对他的名声不好,所以,他打算先留着这些人,反正这些人也不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等着再养一两年,后备的科举有新的人才进来了,再慢慢换掉也就是了。

所以,留下这些人都是一种大恩了,还想升职?

做梦去吧。

朱高炽面相不凶,但心中清楚得很。

看着这些不满的官员投来的目光,朱高炽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于是,当下板着一张脸,那意思自己识趣点,少说话为好。

这些官员见到陛下这样,也不敢再有什么期待,只能有气往自己肚子里面咽。

朱高炽赏赐有功之臣那是真金白银的给钱给权,毫不吝啬。

可对于没有作为的人,对于犯错的人,那也是手段强硬不容置疑的。

朱高炽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各位领了新职位的,即日就到岗上任,没有新职位的依然在原职位任职,接下来朕就对每一个部门的职能进行要求,细则由各部的负责人,完善起草之后,交给我朕审批之后,方可生效。”

朱高炽威严的声音再次如雷鸣般响起,覆盖大殿的各个角落。

让众人在喜悦之中,拉回了现实。

获得新职位高兴是高兴,可是还是要做事情的,不然可对不起君恩浩荡啊。

“张虎!”

'臣在!'

张虎身穿一身特质飞鱼服,彰显出指挥使的荣光,他来至大殿中央,双手抱拳,态度恭敬。

单膝跪在地上,听侯旨意。

“三日之内,将原北镇抚司,南镇抚司,东厂,原锦衣卫以及你手下的特殊部门全部统一整改为锦衣卫,规范职能职权,此事关乎重大,不容有半点拖延,将相关收集到的情报全部收集整理,呈于朕阅。

除此之外,你还要去统计出大明京城的人口田亩财产等,进行一次大普查,此事不能直接誊抄户部数据,需要你们锦衣卫进行一次完全的普查。

对于参与到皇位之争的官员们,财产进行查抄。

在普查的过程中,如果有人敢阻拦执法的,锦衣卫可以不经过程序,先斩后奏。

如若有冤案错案的,需要赔偿其财产损失。

查抄的财产,交给户部登记造册,上交国库。”

朱高炽的锦衣卫职能就去模仿后世公安部的效能来进行。

对于大明京城的普查只是第一步,他们打了一个样之后,后面就会让锦衣卫和户部一起去各个地方进行普查。

他当一个新皇帝,就要对大明的完整底线进行一个大摸排。

之前他是太子也知道一些大概数据。

不过,那怎么能够和后世的普查比呢。

吃空饷,吃死人税这种事情在哪个朝代没有,朱高炽就是要借此机会好好的摸清大明的情况。

之所以要派锦衣卫去,就是不单单只对人口和财产田亩进行了解。

锦衣卫特权在手,到了各个地方,还会有各种不一样的奇效。

到时候都可以通过锦衣卫的特殊渠道,传至朱高炽的耳朵里。

朱高炽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要想攘外必先安内。

“臣领命”

张虎这种人是非常的喜欢办事的,这也是他领到职位的第一个任务,他当然要好好去办。

“户部尚书何在?”

朱高炽扫视着群臣。

“臣,户部尚书夏元吉参见陛下!”

一个精神抖搠,浑身上下散发出精明的官员,面目沉稳,目光坚定,每一步都带着稳重和威严。

即便年老,依然是透着精神。

这就是大明第一户部尚书夏元吉。

后世也十分有名的响当当的人物,朱棣能够那么多次御驾亲征,户部作为后勤供给粮草,功劳不可谓不大。

“朕刚刚说的你都听见了吗?可有异议!”

朱高炽注视着他,对于这种人才,他还是十分恭敬,想听听这个老臣对于他的政策是不是有什么看法。

“老臣觉得陛下的旨意甚好,老臣一直想对天下的田亩财产人丁进行深入的了解,怕这里面会有漏报瞒报的,只苦于一直没有时间,也没有这么多的人手。

现在陛下要做这件事,又有锦衣卫牵头,想来也会减少很多的麻烦。

毕竟这件事可能会损害一些人的利益。

老臣愿意配合!

老臣领命!”

夏元吉语气坚定,声音洪亮,还带着一丝期待。

他是一个好官,就想为民办事,只是苦于应付前线的军粮,现在终于有时间和机会好好规范一下大明的税赋了,他十分乐意。

因为,这不仅仅关乎于朝中的税务收入,也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只有了解清楚具体状况,才可以去真正帮助到那些贫困之人。

实现他心中的圣贤志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想社会。

朱高炽见他没有意见,也看出他对此十分期待,看来这一次,这位夏老爷子,是真的可以再展宏图了。

有臣子如此,朱高炽也为此高兴。

朱高炽继续宣布他的任命和职能,姚广孝等人在一旁,也是深感震惊。

他们心中暗想:“这简直超过永乐陛下的政策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