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下定决心最后一击

“你确定没有看错?”

“是的,绝对是朱高炽无疑!”

朱高煦的中军大帐,他和手下副将钱无右正在对话。

朱高煦一生大大小小的仗也不知道打了多少。

当年他还是年轻小伙子的时候,就跟着朱棣一直训练,一起靖难打天下,后来每一次对敌作战,他也是大多数都是胜利的。

而这一次,他没有想到,居然被一个文人尚书拦在了京城脚下。

之前,他在大殿之中,相信了徐辉祖,以为徐辉祖会帮助他登基继位。

那个时候的他,外有自己的二十万大军在城外驻扎,内有各种官员,各种藩王世家支持他继位。

毕竟那个时候先皇就死在他的身边,他是绝对的胜者。

只要他一回京,就可以快速的按照预想的事情,去完成废太子,然后他继位的事情。

大势在他。

朱棣对他的厚爱的情况下,他在朝中的人缘也十分的不错。

朱高煦认为这一切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却没有想到在最后被徐辉祖给出卖了。

他居然要扶持自己的三弟朱高燧上位,这还不是最可气的。

最可气的是他在朝中信任的那些人也跟着就倒戈了。

难道他们真的不知道那个圣旨是假的吗?

只不过,徐辉祖太卑鄙,居然先把自己架起来然后再宣布圣旨,这样自己就不能先失信于人了。

他就可以把去推朱高燧上位。

而这些垃圾狗官,这些信誓旦旦要支持自己的人,却选择相信。

太可气了。

对于这些人来说,谁当皇帝都一样,都不会影响自己的地位。

反正一山不容二虎,哪一个赢了,另一个都是死。

而他们不管是帮助谁,都是有功的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了徐辉祖这边,选择了老三。

可是最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那个死胖子居然还留着这么一手,居然早早就在做准备了。

真是十足的心机胖子啊。

好在他见势不对提前逃走了,否则还不知道现在是什么下场。

狠啊。

恨啊。

恨自己不早一点动手,直接将他给弄死,或者直接效仿杨广来一个杀兄弑父,也绝不会导致现在这种情况。

现在,他被拦在了京城之下,他也十分的着急。

一来粮草补给是一个问题,现在他已经被当成了反贼了。

军心也不稳固,他已经没有什么退路了。

这些人现在是念在曾经一起作战的份上,才跟着自己试一试。

朱高煦经过这一次之后,对于人心有了一些认识,他觉得一切人都还是会因为利益来选择自己的路。

现在这些人跟着自己,不过是知道了朱高炽出城了,去给先帝安葬去了。

那么这个时候京城可就空虚了,谁掌握了京城,那么谁就是未来的皇帝。

这一点在古时候也出现过很多次了。

毕竟朱高炽说到底还是太子的身份,还没有正式的登基,他们就还有机会。

只要他们赢了,那么这结果和情况,还不是任由他们书写吗。

因此,这些人就是看着这个份上,想要快速攻下京城,掌握京城,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快速登基。

以武力压制京城的文官,让他们承认自己。

这一点当年先皇靖难之役的时候,已经用过了,效果还是不错的。

如果实在有不愿意诚服的,那就送他一个诛十族就行了。

反正刀架到脖子上,谁敢不服就杀谁!

这一点朱高煦还是有信心的,毕竟他和朱棣有完全相同的借口。

朱高煦想得很好,却没有想到,他居然会吃了败仗。

而且还是吃了一个空虚的京城的败仗。

这简直对他来说就是一个耻辱。

被一个文官兵部尚书给挡住了。

朱高煦感觉到要抓狂。

但他知道这不能被手下的人看出来,否则,他还不等人家来打,这些人就得反水。

朱高煦变聪明了,他不愿意相信任何一个人,他知道,他现在就是孤军作战,就是他一个人想要打,如果这些人反水,把他给绑了交给朱高炽,那么他们这些人不仅仅不会死,还会升官发财。

因此,朱高煦不能让他们看出自己的颓废,如果看出来了,那么他自己就很危险。

现在朱高炽回京城了,那么这会有两种结果,一种就是手下这些人知道了这个消息,十分的高兴,只要攻破了城,杀了朱高炽,那么天下就是他的了。

是毫无疑问的天子了。

这是他们放手一搏的好处。

但是还有一种,那就是他们知道了朱高炽回来了,他们就可以去投降了。

这两种结果,朱高煦当然只要第一种,因此,他需要一场胜仗,只需要一场胜仗,只需要城破。

城破之后,他就赢了。

根据他的情报,朱高炽之前亮相的军马都已经出发去了漠北,还有锦衣卫也去应战藏王那边去了。

这个城中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军事力量了,唯有这个城墙了。

朱高煦对于大明的军队的建制都是十分的了解,对于京城有多少的人马大致也是了解的。

因此,他觉得这场仗很好打,应该很快就可以打下来,然后控制京城,获得正名,再慢慢收拾朱高炽的人马。

至于其他的势力,他都可以慢慢的来。

可是他始终想不通,他的二十万大军,居然被于谦那个狗贼给挡住了。

这实在让他无比的抓狂。

不过,好在,经过这一天一夜的对战,对于他来说也就死了三四万人而已,并没有伤到什么根基。

而在对战的时候看到于谦他们都是些老弱残兵,只能仗着城楼高耸进行防御,根本不敢出战,他们甚至派不出一个像样的先锋。

这种情况下,看来是只能打消耗战了。

反正自己这边人多,于谦就那么多人,累也要累死他们。

于是,朱高煦召集了一众将领,直接将朱高炽回京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并将于谦的底细和京城的军事情况都告知了大家。

“诸位将士,胜败在此一举,朱高炽已经回京了,正好是自投罗网,只要我们破城杀了朱高炽,这天下还有谁与本王争?

你们助本王获胜,每一个人本王都会记住,都会重重有赏!

经过这一日一夜的对战,于谦他们的这些老弱残兵已经是累得筋疲力尽了,我们再继续猛攻,只要破城了,我们就赢了。

诸位许多都是随着本王和先帝参加了靖难之役的老将了,这京城本来就该是我们的,却被朱高炽那小子给偷取了,他凭什么,就凭他是老大吗?

靖难之役的时候,他在哪里,他在北平吃香喝辣,我们在战场浴血厮杀,最后他却做了京城的主人,就问你们服不服?”

“不服!”一众将士听朱高煦说起,想想也的确是这么一回事。

“对,我们大明从太祖开始,就是兵马大将军,就是要刀马娴熟的人才能服众,否则朱允炆为什么让人不服,诸位随我破城,共享这大明天下如何!”

“好!”

这些将士们听着也十分的激动,他们想起了在朱元璋一朝,那些跟着打江山的人,后来全部都是封侯拜相的,他们这些人何尝不想呢。

况且,胜利就在前方,区区几万老弱而已,这种便宜都不占,那才是傻子。

朱高煦看着这些人炽热的眼神,看出了他们对于胜利的欲望,他当即下令。

“众将士听令。”

“在!”

“速速整顿军队,让士兵吃最后一顿饱饭之后,砸掉锅灶,烧毁军帐,背水一战,全军出击,不破城绝不撤退!”

“是!”

朱高煦的决心,也成功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将士,他们知道,这一仗只能赢不能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