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普及了教育

大家都惊讶于这钢笔用起来更方便。

的确是适用于工作比较特殊的人。

只有朱棣注意到了他的字以及这背后更加深层的含义。

朱棣看着这菜单上面的字,看向了小厮开口问道。

“小伙子,你读过书习过字?”

这种饭店端菜接待的小厮,在朱棣的印象中是不可能识字写字的。

哪怕是在大明现在的盛世背景下,普通人要想读书写字,那也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先不说这教书先生能不能请得起,就是这读书就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那他们的生产怎么办?

还有就是这纸张和笔墨等等处处都得花钱。

一般的普通百姓,就算是有意识培养孩子学习成才。

可是真正能够寒门登科的人,还是少数,就是这供养一个读书人的花费就会难倒一大部分的人。

就像小厮这样的,他显然是没有去考得起科举,然后就只能在这个饭店当个小厮。

说起来就算是父母做了亏本的买卖了。

在大明这种情况还是非常普遍的。

因此,自然也就会有很多的家庭不会选择去培养孩子读书。

他们知道这种鱼跃龙门的机会少之又少。

而那些本来就家庭条件不错的,不仅仅有好的老师,还有足够他们学习的书籍和用具。

他们可以安安稳稳的读书,到最后走上科举的道路。

这样其实也就慢慢的形成了阶层的固化。

而老百姓,他们首先就是要为了生计而奔波,就很难接受到教育了。

所以,朱棣看着这个小厮居然能够读书,还写得出一手字,怎么能不感到意外。

小厮见朱棣客气的问起。

他用清纯的目光看着朱棣沉重的眼眸。、

不知道,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对此好奇。

他还是谦虚地回答道:“我这算什么哦,就是当初不好好学习才在这里端盘子嘛!

只会写识字写字,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我们这里的所有孩子都要接受系统的学习,我属于是班里的差生了。

那些尖子生,就可以继续读书深造,那才叫做读书人。

他们那才叫做厉害,什么勾股定理,什么元素周期表之类的都是样样精通!

好啊,客官稍等,菜马上就到!”

小厮说着,准备拿过菜单。

朱棣眼神有些呆滞,他不知道怎么形容,就是觉得不可思议。

他没有将菜单递给小厮,就像是怕他待会儿和之前那个好心人一样,不理会自己。

他想要搞清楚,这背后到底是为什么。

于是,他客客气气地问道:“不着急,小兄弟,可不可以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呢。”

“嗯,客官你请说!”

小厮一直都是秉持着服务至上的态度,这也是店主所要求的。

朱棣继续接着刚才他的话里面的内容。

“小兄弟,你说的那些同学读书人,现在在干什么你知道吗?”

小厮听到这里,还有一些骄傲,毕竟这些人是他的同学。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自豪地说道:“他们啊,都去了京城做大官,就是前段时间的事情,听说最大的都已经是礼部侍郎了。

可了不得啊,他和我一样的年纪,我在这里端盘子,他在朝中参与国家大事。

你说让人羡慕不。

这就是读书的好处啊。”

朱棣眼中也是惊奇,看小厮这年纪也才二十五左右,他的同学估计也不到三十岁。

古时候入学以及考试没有一个标准的门槛,因此同学之间是会有年龄的差别的。

不过,就算有几岁的差别这也有些让人意外了。

现在朱棣算是想明白了,为什么当时朱高炽上台之后,可以一夜之间杀了朝中一半以上的污点官员都不怕朝堂的运作。

原来这里早就有储备好的青年才俊。

姚广孝他们当时是参加过朱高炽的第一次上朝的,当时那些新任的官员,齐齐整整的站在那里的时候,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他们给大明的朝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原来他们是在这里培养出来的,怪不得。

姚广孝他们又是一阵恍然大悟,这种自己先前的疑惑,忽然就发现了原因的感觉,让人真的非常的畅快。

朱棣对于小厮说的话,还是很认同的,读书的确是好事情。

只不过他自己是不喜欢读书的。

他继续追问道:“那你们都学些什么呢,刚才听你说什么元素周期表,什么定理的,这是什么学问?难道不是应该学什么四书五经之类的吗?

学你刚才说的那些东西,能考科举吗?”

小厮对于他的问题感到一阵震惊。

“不是吧,你们这都不知道?

这些都是科学好吧,科技发展离不开这些东西的,至于你说的那些什么四书五经的东西,不过是一些禁锢人们思想的东西而已,还搞什么文字限制,非得是什么朱熹注解四书章句?

这简直就是浪费人才,扼杀天性。

我们这里的人都学这些的,九年义务教育除了几本是文学课外,其余的多数都是这些内容。

阳光城中心校你们不知道吗?

还有科举什么的,根本就不需要参加的。

之前太子殿下不是杀了很多朝中的官员吗?

那些空出来的位置,就由这些优秀的学子补上就好了。

我们这里有自己的考试录取系统,叫做公务员考试,非常的难。

考过的就会进入人才储备库,哪里有职务空缺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去上任了。

如果不愿意出去上任的,就可以在当地做研究,也会有很多的研究经费。”

小厮说着都是得意洋洋,他们也知道外面的社会是什么样的,而他们阳光城以及京畿地区其余的城池是如何的。

有了对比幸福感就自然是不一样。

他有些意味深长的看向朱棣几人,继续道:“你们不是京畿地区人士?

看样子你们对这里的事情都不了解!”

朱棣对于这个小厮倒是没有多大的防备,也十分真诚的坦言:“的确,我们不是这里的人,我们是从京城来的,所以对于你们这里的事情十分的好奇。”

“哦!”

小厮的态度有些异样,他在后悔,自己好像是说多了。

不知道会不会惹祸上身呢?

朱棣察言观色的能力很强,见他的态度急转而下,心中也是疑惑。

于是就继续问道:“小兄弟,你怎么了,我们是外人,跟着送葬队伍来的,你怎么好像不太欢迎一样?”

小厮嘴角微微一咧,摇了摇头,有些无奈。

“我们阳光城是有禁令的,不允许接待非京畿地区人士的,如果有发现,可立即上报,可获得赏金五十两。

对于我们来说,这可是一笔天大的数字。”

朱棣闻言甚为震惊。

他们几个人要是被上报,那小厮就可以获得二百五十两银子啊。

这小厮不会把他们卖了吧。

他倒是不怕,就是这样的话,那就装不下去了。

不过,朱棣反应过来,小厮似乎并没有要举报他们的意思,否则的话,他何必告诉他们呢。

见他没有什么敌意,朱棣他们打算继续打听其他的事情。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卖报的声音。

“卖报卖报,城市晚报,10钱一份!”

小厮看出来他们的疑惑就道:“要不你们先买一份报纸了解了解,我先为你们上菜,到时候有什么不懂再问我如何?”

小厮就准备走,秦放则立刻站了起来,一把按住了他的肩膀

他想的是,这人知道他们几个是外人,这一走怕不是要去报官领赏钱吧。

“坐下!”

朱棣连忙呵斥。

“秦放,你去买份报纸来,休得对小兄弟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