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这传播形式太便捷

朱棣的命令秦放不敢不听。

他马上放下手,出去买报纸去了。

报纸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新鲜的事物。

秦放走出了饭店,就见一个小伙子背着一个大包,里面装满了纸张,这些纸张上面也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片。

此时,他正在吆喝,手里拿着报纸一个个的问。

秦放立刻付钱买了一份。

随即快速地来到了朱棣的面前。

朱棣拿过手来,立刻就被这东西给吸引了。

大明的纸张和印刷水平已经很高了,这得益于宋朝的毕昇。

这也是为什么宋朝会出现那么多的文人,就是因为印刷术的提高,让书籍可以得到普及。

书也就可以便宜了。

大明的印刷水平,比宋朝又要好一些了。

因此也才能够完成《永乐大典》这种巨作。

朱棣对于这方面的印刷技术可以说是非常的了解的,大明的朝廷掌握着最顶尖的印刷技术。

可是他看到这手里的报纸,朱棣还是有些震惊了。

这活字印刷术的确是提升了,但一般来说,这个字还是4号大小就是极限了。

因为如果再小一点,就容易出现蹿墨的情况,朱棣是深知这个情况的。

当时他在编纂《永乐大典》的时候,还是觉得字大了点,因为字一大,就会用更多的纸张。

一册也就会少许多的字,增加了页面就会增加重量等等。

他就要求过,把字尽量弄小。

可是四号就已经是极限了。

但这个报纸上面的字,比《永乐大典》里面的字要小。

大部分的是小了一个号码,是5号左右。

里面一些打广告的字,还要更小。

朱棣看着这些字,就能够想象,这印刷的水平有多高。

他先看的是字,觉得震惊无比。

他觉得这么高的印刷技术,当用来做些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才是。

按理说,报纸的内容就应该非常的好才行。

朱棣没有理会姚广孝他们的震惊。

而是自己非常专注地看着报纸上面的内容。

仔细看去,让他差点把之前吃进去的吃食给吐出来。

“这~~~”

“这么好的印刷技术!”

“就用来印这些家长里短?”

这个报纸上面密密麻麻就是谁家的鸡又掉了两只,悬赏抓偷鸡贼。

什么小孩三岁会做七言诗了。

那个少妇女子的发簪出现在了王大爷的卧室。

招生招生,这里是阳光健身游泳学校!

看起来五花八门的,不过都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朱棣对此不感兴趣。

不过,倒是可以看出来,这些人的生活方式的确和京城不同,要自由许多。

朱棣想看看那些更小的字,会不会有什么隐藏的惊喜。

毕竟有的时候,越是有用的东西,越是要藏起来。

结果这一看,朱棣更加傻眼。

夫妻关系不和谐吗?试试这款药吧,全本草无副作用,保证妻子对你言听计从。

高价回收各种珍稀古玩。

手头紧,找信哥,低利息,高额度!

就是些广告,乱七八糟。

朱棣翻开里面一看,有些还有插图介绍,哪里的新房子开启了预售,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什么马车拥有了高端享受等等。

一大堆商业广告。

朱棣只是大致能够理解,只不过,他不能理解的是,商业行为都可以这么明目张胆的打广告了吗?

这个地方当真是思想开放啊。

正想到这里,他就看到了,之前小厮提到的什么阳光城中心校。

是一则数据统计。

里面详细的记录了阳光城这些年扫盲运动的成果。

目前扫盲率已经达到了100%,强制扫盲得到了阶段性的胜利,就算是有残疾的人,或者是七老八十的老人,都实现了基础扫盲。

都可以认识日常所用的二千多个汉字了。

朱棣看到这里,不由得抬头看了樊忠和秦放一眼。

“你们两个倒是该去扫扫盲,你们看看,连这里的残疾人都比你们有文化!”

其实,朱棣自己的识字量,都不一定比得上这里的普通人。

朱棣看到这个数据,也算是知道了为什么这里的小厮都会读书写字了。

只不过,他觉得这似乎是有些浪费人才。

这些人都会读书写字,可却没有办法全部当官,他们会不会心理不平衡啊。

就像这个小厮,在这里干这种又苦又累的活,他会写字读书,去其他地方给人教教书,写写信,不也是可以过活的吗?

他哪里知道后世的人都读过书,也不一定都能当大官,只不过大家都有文化了,才更有利于朝廷的管理,不会被几个文人一忽悠,就跟着乱来了。

这一点,朱棣还是不很赞同,他觉得人还是要分成不同的阶级,老百姓读那些书干什么,又不考功名。

最好,朱棣看到了一个整面的信息。

上面只记载了一件事。

“永乐大帝出殡将于今日抵达阳光城!”

接着就是详细的介绍他的一生事迹。

那文笔非常的优美。

从他小时候如何的桀骜不驯,如何迎娶徐家女诸生,到就藩燕地,跟随徐达学习军事本领,到靖难之役如何打赢这场仗,后来又是怎么样御驾亲征,派郑和六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迁都紫禁城,如何改革缔造了永乐盛世等等。

言辞非常的公正,将他和汉武帝,唐太宗做对比,说他称得上千古一帝。

结尾还公正评价道,他是正统的皇帝,当续上太祖的谥号,为大明太宗!

朱棣看着这些文字,激动的心花怒放,如此称赞自己,没有想到他说得如此的好。

朱棣心想,这里面的内容,他要完全记下来,以后可以给人好好的吹嘘一番。

“秦放去把报纸都买了,朕以后拿回去,让底下的人人手一份,上朝之前就给朕背上一段”

秦放当下就出去了,结果那个卖报纸的已经走不见了。

这里面情况太复杂,又不熟悉,他还要保护朱棣的安全,只得回去给朱棣禀告。

朱棣虽有些遗憾,也没有影响他的喜悦。

“没事,以后让那些文人抄嘛,下朝之前抄一遍,抄完才能回家!”

姚广孝听到这话就觉得荒唐。

不知道啥时候起,陛下如此的自负了?

不过,他又有什么办法呢,他只是一个和尚,还能再找一个人造朱棣的反不成,所以,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没一会儿,小厮就把饭菜给端了上来。

菜很好看,也很美味,倒是没有御厨那样的精致。

但味道比宫里的好吃。

饭菜都还好,尤其是酒,这个五粮液。

就这酒壶就是上好的玻璃制成。

几人都是爱酒之人,一闻就立刻被吸引了。

都没有来得及去细看这漂亮的酒壶。

朱棣还是没有忘记之前的话,端起酒碗,神色庄重道:“诸位,这趟行程之后,朕就要去漠北抓马哈木了,朕在这里也看到了,太子的能力相当出众,朕很多都看不懂,老了。

这酒就当是送行酒了吧!”

“来,干!”

几人都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哇,这酒真醇啊,好酒好酒!”

朱棣直接大呼过瘾,他得到了许多的贡酒,可还真没有尝过这么醇的酒。

“小兄弟,再来几壶五粮液!”

朱棣又喊着。

这一次,他的喊声的确引起了旁人的注意了,这五粮液可是贵得很的酒啊。

其他人也不是谁都喝得起的,这一下子一口气要几壶,他们还真的好久没有见过这么豪横的人了。

很快,小厮就提了好几壶五粮液来,这下子几壶五粮液在饭店的火光映照之下,闪闪发光。

他们才注意到这酒壶的珍贵。

看到这里,朱棣立刻起了一点私心,打算将这些酒全部带走,私自去喝,顺便可以留下这几个酒壶,以后可以在打仗的过程中自己装酒用。

朱棣冲着小厮说道:“小兄弟,帮忙包起来,我带走!”

樊忠他们刚喝得起劲,觉得品尝到了仙酒,还以为陛下还会请自己喝。

听到要打包带走,当下失望了,不过,他们的身份悬殊,也不敢有什么意见。

朱棣有时候就是会这样来取乐,他看出这些人的心思,反而是一种快意。

然而,下一秒,小厮的话,却让朱棣高兴不起来了。

“客官,这酒你带不走,因为你是外来人士!”

“啊?”

朱棣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接下来小厮的一番话,还会让他更加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