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单独的司法

朱棣还以为这个小厮是担心他给不起银子。

朱棣作为皇帝,怎么会没有钱呢,随便从身上拿一个玉佩什么的,就是价值连城,放在古玩市场那就是天价的东西。

按照他和其他人的想法,店里的东西打包带走这不是很普通的事情吗?

怎么到了这里就不行了、

这是什么道理。

小厮也看出了朱棣是能够消费得起的人,他吩咐下人的时候,就有一种威严感。

小厮只得客客气气地回道:“客官啊,我想你可能是误会我的意思了。

这五粮液酒你们当然可以买,只不过这个酒只能在阳光城喝完。

按照我们这里的律法,谁要是敢把阳光城的东西带出城去,那就是犯罪,犯大罪的。”

嘶。

朱棣听到这个政策,觉得十分的荒唐。

大明何时有这条法令了?

大明没有这条法令,这个城怎么敢自己私自设立法令呢?

朱棣也干脆问道:“大明有这条法令吗,不允许酒水的买卖?”

当然是没有的,大明就算是商人地位低,但正常的商业买卖还是可以的。

小厮也是非常有耐心地回答:“这不是大明的法令,是我们阳光城自己的法令。

我们阳光城的东西,包括阳光城人,在这里都是十分的自由的,东西可以交流,可以买卖,但是要带出城去,那就是严重的走私罪过。

会引起外面的人的恐慌的。

我们城主管这个叫做内循环。

不过,我们的东西现在也一直都在生产,都放在库房里面保存着,将来还是要卖出去的。

但那得有上面的命令才行。

现在是特殊时期,城市已经戒严了,除了江宁商会的人能够自在出入之外。

其余的人是只能进不能出的了。

我们这里的人都会有人普及,还有报纸会为我们报道外面的情况。

如果我们的东西流出去,会扰乱其他地方的民生。

到时候会出现很多麻烦的事情。

你们看到的这个酒,要是流出到外面去,这酒就算是在京城也是顶流的存在,哪怕是这装酒的器皿。

在你们外面估计都是奇珍异宝的级别了。

在我们这里,刑罚和朝廷的不一样,要轻许多,但这走私的罪,却判的很重,直接是死刑!”

小厮知道他们是外地人,还是有些骄傲的。

他为这些人好好地说着阳光城的规矩。

朱棣一听这个解释,倒是也能够理解一点点这背后的意思了。

这种贫富差距太大,恐怕会引来一些人觊觎这里的一切,那么到时候这个地方也就休想安定了。

只不过,他是真的爱上了这个五粮液。

他还是试探性的问道:“我是朝中的大官呢?”

“噗嗤!”

听到朱棣这话,小厮忍不住直接笑出了声。

这话他听起来,就像是朱棣拿官位吓唬他。

外面的人对于他们不了解,可是他们对于外面的一切都是十分清楚的。

小厮觉得有趣,他天天接待的都是本地人,也很难有在人面前显圣的机会。

现在这几个外地人,明显就是跟着先帝的送葬队伍来的。

倒是可以好好给他们说道说道,免得他们还以为自己的官位有多好使。

“我已经知道你是从京城来的了,你们对于我们不了解。

可是我们对于你们那是了如指掌的。

大官有什么了不起,京城最不缺的就是大官。

前段时间在皇宫的门前不是杀了一批又一批吗?

那些贪官污吏,那些仗势欺人的狗官,还有那些个什么贵族之类的,不都是人头落地了吗?

朝中还剩下一些,这些人是比较干净的。

可是他们也干不长久了。

新陛下或许不会杀他们,但也不会重用他们了吧。

他们的老思想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节奏了。

你们要是不想死,还想好好回京,那就还是好好的遵守这里的规定吧。

至于你们回去之后要是敢随便说阳光城的事情,你放心,自然有人会找上门来的!”

朱棣听完,心中为之一惊。

这小厮说话都如此的豪横了的吗、

但是现在他在人家的屋檐下,他能怎么办呢。

于是,他还是说道:'那行吧,那就给我装个几壶吧,我回去喝,保证不带出阳光城。'

小厮知道他们是外地人后,知道他们想要带走之后,就有些担心了。

听到朱棣还是要求,就试探性地问道:“你们今晚就要喝?

明天一早不是还要去送葬吗,醉酒送葬,那是会出事情的哦!”

朱棣听出他的话语之中的可以商量的语气。

就保证道:“我们几人都是军旅出身,酒量大,这几壶完全没问题。”

“行吧,反正我给你说过了,你们想要带也带不出去,要是喝不掉倒了都行,可千万别带出去。”

“那就多谢小兄弟了!”

朱棣没有想到,自己在这里还要受到律法的要挟。

以前的他,说的话就是圣旨,他说的理就是道理。

而如今,他却做不得主,连想要喝的酒,都没有办法带走,他心里十分的郁闷。

刚好,这有酒可以消愁。

于是,朱棣干脆也别带走了,就和他们一起畅饮算了。

樊忠和秦放他们一听这话,眼睛都要冒出金星来了,如此贵的酒,如此好的酒,陛下请他们畅饮,太爽了。

他们不知道朱棣其实是无奈,带不走才这样的。

.......

明长陵。

这是明清皇陵的最开始,在后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朱棣是第一个迁都来北京城的,他也是第一个葬在这里的。

朱元璋的墓还在南京。

可以说明清以后的皇帝,葬在这里,就从朱棣开始的。

这里还有一座坟,是徐妙云的墓。

上次朱高炽来这里,就是为了送徐妙云。

在朱高炽的心中,这天底下只有这个母亲是对他最好的。

母亲从小开始就呵护他,朱棣想要立朱高煦为世子的时候,她劝朱棣。

朱高煦伙同朱高燧欺负他的时候,母亲护着他。

她是最偏爱朱高炽的,他也知道朱高炽不受朱棣喜欢,也不比不过朱高煦,按照大明的规矩,藩王世子都要刀马骑射,他胖的很又不灵活无法练习,遭受诸多白眼。

只有母亲站在他的面前。

朱棣是一个怕老婆的人,他一向只得听从,徐妙云在世的时候,他的日子也就好过一些,可是他死后,朱棣换太子的心就更加强烈了。

朱高炽也就不得不开启了自我防御机制,一方面不敢出错,一方面着手准备。

他早早就穿越而来,但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的确只有母亲徐妙云才是真正爱他的。

这个过程中,他也的确是有了深厚的感情。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朱高炽的发展选择在京畿地区,这样也可以让母亲的在天之灵,可以看看他的成就。

朱高炽在这里伤春悲秋,感慨万千,忽然一个官员打破了他的思绪。

“喂喂喂,站在这里发什么呆?

送葬队伍都往前走了。”

朱高炽闻言,一回头,那官员看到那双威严的眼睛,结合身材,当下吓得脸色惨白。

立刻跪在地上高呼:“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