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主张南迁者,斩

朱高炽一直在朱棣的心目中是不合格的,在朱元璋的心目中他不能刀马骑射,也都是不温不火的。

这些问题,朱高炽都清楚。

因此,他不仅在加强自己的身体减肥,也经常去训练骑马等等。

由于他在监国的期间,掌握着朝中的大权。

他可以为自己去选一些好马。

就算是朱棣知道,他也不会说什么,反而会觉得朱高炽是在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

朱棣就这么一直对朱高炽失望,又时不时的得到一点点的希望,加上朱高炽监国的时候,一直都是谨慎小心,让朱棣实在是抓不住什么废太子的把柄。

所以,他也就这样一直在太子的位置上待着。

现在他的骑马技术已经很不错了。

从明长陵到京城,原来是要一天路程的,现在他却只骑了三四个时辰就到了。

他还没有感觉到辛苦。

这就是身体有好转。

看来禁欲,节食,加上锻炼的确可以让身体变得更好。

他知道朱高炽的活不久,也知道他是当上皇帝之后自己作死的。

不过,倒是没有听说他有什么意外和什么奇怪的疾病,那么就说明,只要自己注意养生,说不定就可以延长寿命。

朱高炽现在别的什么都不用担心,毕竟他当了二十年太子了,早已是非常成熟的帝国雏形了。

各方面的事情对于他来说,也都是可以解决的,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实力方面他不担心,钱财方面他也不担心,等粮食这些种出来,这都不是问题。

他最担心的就是时间,也就是他的生命。

生命要是没有了,那一切都是白费力气了。

所以,他可能是一众穿越者里面的为数不多的奇葩,穿越当了太子,当了皇帝,甚至不敢享受,不敢翻牌子,后宫佳丽他都不敢去施点雨露,因为他要命。

他等着以后身体好了,再说这方面的事情。

他回城的消息,在朝中早已经传开了。

此时,三杨正带着朝中的大臣在京城的门口迎接。

而远处就是朱高煦的扎营之地,眼前还有成片的尸骸,血流成河,看来在不久之前,这里已经发生了一场血战。

朱高炽看着三杨的一瞬间,没有来得及寒喧,急急忙忙的问道:“于谦于尚书现在可还安好?”

三杨之中的杨士奇,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回禀陛下,于尚书,连连与逆贼朱高煦苦战了一天一夜,这才打退了他。

现在于尚书就在城楼上面,本来臣等想让他也来迎接陛下的。

只不过,他坐在地上就睡着了。

臣等怕怠慢了陛下,就先行来迎接了。”

“于谦果然是好样的,带朕去看看他!”

三杨一行人带着朱高炽上了城楼。

只见城楼之上,处处都是鲜血,各种刀剑弓箭胡乱的堆砌着,地上躺着一排排的士兵,有些是已经死了的,有些还在痛苦的哀嚎,还有一些身体稍微好一些的,正在抬着伤员。

但看得出来,他们的年龄普遍都较大。

城楼上面的旗帜,还有一些残余的火焰,四处烟味刺鼻。

混合的血腥味,让人头脑发胀。

这就是刚刚打完一场大战的城楼啊。

朱高炽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性,而于谦就在这些尸体的包围之中,他手里拿着一杆旗帜,死死地抓住了它。

而他自己则是坐在了地上,头盔上面都是鲜血,甚至还有一根箭矢在上面。

身上的盔甲也是破败不堪了。

但即便是如此,他的头盔也是戴得端端正正,他手里的旗帜也是不曾偏离半分。

只有他人是已经困到了极点,闭着双眼,坐着睡着了。

朱高炽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是为之动容。

这就是于谦。

他真的太硬了。

杨溥看着于谦睡着,他打算去叫醒他,毕竟朱高炽来了。

但朱高炽扬了扬手,让他退下。

“别叫醒他,让他好好休息吧,朕回来了,朱高煦也就猖狂不了多久了。

说说吧,朕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杨士奇上前拱手道:“陛下,马哈木已经来到了边境,边境战事已起了,另外,元朝的一个梁王叫做木吒拖帖木儿的,他带领着部下拿下了南越国,在那里自立为王了。

并与缅甸王达成协议,从此脱离大明附属,要自立为国。

缅甸王也答应了承认南越国了。

沐英之子沐析,截获了马哈木和木吒拖帖木儿的书信,书信的内容是马哈木有意推举梁王为草原之主。

由于梁王本来就有元朝的血统,草原民族最重视的就是血统。

只要他能够北上回到大漠,那么他就可以号令草原各部落。

北元朝廷虽然是没有了,可是现在散落在各处的部落还是很多的。

只要梁王能够回来主持,马哈木就会带领大家支持他建立新的元朝。

而梁王这边已经开始集结人马了,并且缅甸王也打算支持他北上。

沐析请求朝廷增兵云南,以防木吒拖帖木儿随时北上。

这是最新消息,至于其余的消息,锦衣卫已经汇报给陛下您了。

还有就是京城现在的情况。

逆贼朱高煦率领二十万大军猛攻京城。

朝中人心惶惶,只有于谦于尚书顶住压力主张守城,他集结了城中的老弱残兵,三万人守城。

经过一天一夜的苦战,伤亡一半有余。

朝中主张放弃京城,南迁的人越来越多了。”

哼。

朱高炽就知道是这样。

他冷笑道:“主张南迁的是不是都是以前的官员?”

“回陛下,正是,反而是陛下新任命的官员,都在为这场仗出力出策!”

历史果然还是会出现相似的情形啊。

朱高炽说道:“于谦怎么说?”

“于尚书说,主张南迁者当斩!”

“那便斩了吧!传令下去,有言弃城南迁者,斩!

先前在朝中主张南迁的人,先斩了以明心志。

另外,面对如此的情况,我们还有一万五千的老弱残兵,朱高煦的纵然也有死伤,但还没有动到颈骨,你们觉得该如何?”

三杨被问到了,这个问题他们一直都想不到解决的办法。

其实在他们的心中,也有些不相信,这个城能够守住,只是他们对于朱高炽更加信任一些,打算等朱高炽回来之后再做打算,因此,没有在朝中表态。

朱高炽见三杨都哑口无言了,正准备说话。

于谦则慢慢地睁开了眼睛,他扶着旗杆慢慢地站了起来。

“陛下当年和王妃同样以三万老弱,抵御李景隆五十万大军,都可以获胜,我于谦何尝不行?

陛下要斩言南迁者,此举甚妙。

当下,只需告知百姓,让百姓与京城有共存亡之心,此战必胜矣!”

“你醒了!”杨溥过去扶住于谦。

朱高炽笑了笑,道:“知我者于谦也!

朕正有此意,杨士奇,你去办吧,大书特书朱高煦的残暴和罪孽,让百姓与朝廷同仇敌忾,只要挨过十天半个月,王钊就该回来了,那时候朱高煦插翅难逃!”

朱高炽对于他自己的军事实力还是了解的,马哈木再厉害,遇到他的部队,那也是送死的而已。

“遵旨!”

朱高炽走到于谦的身边,握着他满是鲜血的手,十分真诚地说道:“于尚书,辛苦了!”